[发明专利]表面处理膜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1611.6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1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福浦知浩;羽场康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B32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曦;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处理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光扩散层的表面处理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布朗管(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如果外光映射到其显示面,则视觉辨认性严重受损。以往,为了防止这样的外光映射,而对注重画质的电视或个人电脑、在外光强烈的室外使用的摄像机或数码相机、以及利用反射光进行显示的手机等实施用于防止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映射外光的处理。这样的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实施的处理大致分为:利用了基于光学多层膜的干涉的无反射处理、和通过在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使入射光发生散射而使映射图像模糊的防眩处理。由于前者的无反射处理必须形成均匀的光学膜厚的多层膜,所以成本高。与此相对,由于后者的防眩处理能够较廉价地进行,所以被广泛地应用在大型个人电脑或监视器等用途。
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防眩处理,典型的是通过将具有防眩性的防眩膜贴合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而完成。以往,防眩膜例如利用如下方法等制造:将分散有微粒的树脂溶液以调整膜厚的方式涂布在基材片上,使该微粒在涂布膜表面露出,由此在基材片上形成无规的表面凹凸(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8-152268号公报(专利文献1))。然而,根据这种防眩膜,从图像显示元件朝向前方发出的光透过防眩膜的凹凸形状时,产生可以说是晃眼(闪耀)的闪闪发光的光辉,存在显示画面的视觉辨认性降低的问题。
应予说明,有时也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使用用于获得宽视角的光扩散膜等表面处理膜,但这种光扩散膜也存在产生晃眼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通过在粘结剂树脂与分散在该树脂中的微粒之间设置折射率差来使光散射,并调整表面形状,由此来消除晃眼。然而,由于伴随着最近图像显示装置的高精细化,图像显示装置的像素和表面处理膜的凹凸形状发生干涉,所以易于产生晃眼,很难充分抑制这样的晃眼。另外,由于对表面处理膜的表面形状进行调整,所以,存在在显示画面产生白化、显示品质受损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调整表面形状就能够抑制晃眼的产生的表面处理膜。
本发明是在具有包含透光性树脂和透光性微粒的光扩散层的表面处理膜中,发现与图案屏蔽效果密切相关的线填充指数,发现通过使线填充指数为规定值以上,能够有效地抑制晃眼从而完成的。本发明包括以下内容。
[1]一种表面处理膜,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透光性树脂和透光性微粒的光扩散层,
将上述光扩散层中的上述透光性微粒的体积填充率设为P(%)、上述光扩散层的层厚设为l(μm)时,下述式(1)规定的线填充指数A(μm)为4.5以上。
A=l×(P/100)式(1)
[2]根据[1]所述的表面处理膜,其中,上述光扩散层的上述透光性微粒的体积填充率为25%以上。
[3]根据[1]或[2]所述的表面处理膜,其中,在上述光扩散层中,上述透光性树脂与上述透光性微粒的折射率之差为0.02~0.05。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处理膜,其中,上述透光性微粒包含第1透光性微粒、和重均粒径大于第1透光性微粒的第2透光性微粒。
[5]根据[4]所述的表面处理膜,其中,上述第2透光性微粒与上述第1透光性微粒的重均粒径的比率大于1且为8以下。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处理膜,其中,上述光扩散层的层厚为9μm~30μm。
[7]制造[1]~[6]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处理膜的方法,
上述光扩散层利用下述方法形成,所述方法具有以下工序:涂布工序,其涂布含有上述透光性树脂和上述透光性微粒的涂布液来形成涂布层;压缩工序,其将平坦面推抵到上述涂布层的表面而将上述涂布层压缩;和固化工序,其将上述涂布层固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表面处理膜的优选例的简要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表面处理膜的优选例的简要截面图。
图3(a)表示包含1种透光性微粒的光扩散层的截面图,图3(b)表示包含2种透光性微粒的光扩散层的截面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试验例1中晃眼的评价方法的图。
图5是表示试验例1中大粒子的配合比与线填充指数以及透过图像鲜明度的关系的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试验例2中扩散光强度的测定方法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表面处理膜的扩散光强度与扩散角度的关系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16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光纤弯曲性能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