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压液压刹车总泵及其刹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2167.1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谭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小兵 |
主分类号: | B60T11/16 | 分类号: | B60T11/16 |
代理公司: | 长沙丁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汪晓 |
地址: | 424418 湖南省郴***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液压 刹车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压液压刹车总泵,还涉及一种包括该增压液压刹车总泵的刹车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机动车液压刹车系统由一个双腔液压总泵和四个分泵组成,双腔液压总泵是一个液压缸、有二个进油孔和二个出油孔,二个出油孔的油管一路连通二个前轮刹车分泵、一路连通二个后轮刹车分泵。这种刹车系统结构简单,但是由于总泵只有一个液压缸,压力不足,刹车效果不理想;如果液压缸出现故障,会导致刹车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强压力、如果一个液压缸出现故障也不会立即导致刹车失效的增压液压刹车总泵。还提供一种包括该增压液压刹车总泵的刹车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增压液压刹车总泵包括一个油壶和二个并列连体设置的结构和规格相同的双腔液压缸,所述油壶和二个双腔液压缸连体设置;还并列设有二根分别与所述二个并列连体双腔液压缸的活塞接触连接的分推杆;所述二根分推杆固定于挑板,该挑板与总推杆连接,以实现二个液压缸同步工作;所述二个并列连体双腔液压缸的四个进油孔分别与所述油壶连通;所述二个并列连体双腔液压缸的四个出油孔用于连通刹车分泵。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根分推杆与挑板连接端设有调节螺纹,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挑板固定连接。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由于设置二个双腔液压缸,增强了压力;如果一个液压缸出现故障也不会立即导致刹车失效,提高了刹车可靠性。由于还并列设有二根分别与所述二个并列连体双腔液压缸的活塞接触连接的分推杆,所述二根分推杆固定于挑板,该挑板与总推杆连接,二个液压缸能同步工作,提高了增压工作效率。由于二个双腔液压缸并列连体设置,油壶和二个双腔液压缸连体设置,结构紧凑,工作可靠,也节约材料、减轻了重量。本发明能有效提高制动压力和刹车可靠性,增强刹车效果,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包括上述增压液压刹车总泵的刹车系统,包括刹车分泵,还包括集合油管,所述增压液压刹车总泵的二个并列连体双腔液压缸的四个出油孔通过该集合油管连通刹车分泵。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变矩器,所述刹车分泵并联于变矩器,变矩器与所述集合油管连通;所述变矩器包括一个油缸,油缸两端有出油孔用于连通刹车分泵、油缸中部设有一个活塞,该活塞将油缸分隔成二个油腔,所述二个油腔通过缸体上设于油腔中部的进油道与进油孔连通,所述进油孔连接于集合油管的出油孔。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由于采用本发明的增压液压刹车总泵,能有效提高刹车系统刹车压力和刹车可靠性,增强刹车效果,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由于设有集合油管,二个双腔液压缸的四个出油孔通过该集合油管连通刹车分泵,确保了各刹车分泵的液压压力平衡,既防止跑偏,又有利于发挥本发明增压液压刹车总泵的作用、提高刹车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增压液压刹车总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刹车系统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刹车系统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变矩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增压液压刹车总泵包括一个油壶2和二个并列连体设置的结构和规格相同的双腔液压缸1、3。油壶2和二个双腔液压缸1、3连体设置。还并列设有二根分别与所述二个并列连体双腔液压缸的活塞接触连接的分推杆4,二根分推杆4固定于挑板5,该挑板5与总推杆连接,以实现二个液压缸同步工作。二个并列连体双腔液压缸的四个进油孔分别与所述油壶连通。二个并列连体双腔液压缸的四个出油孔用于连通刹车分泵。
为了调节二个液压缸的压力,二根分推杆4与挑板5连接端设有调节螺纹,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挑板5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包括增压液压刹车总泵的刹车系统,包括刹车分泵,还包括集合油管,增压液压刹车总泵的二个并列连体双腔液压缸的四个出油孔通过该集合油管连通刹车分泵。本刹车系统的管路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以下列举二种主要的连接方式:
第一种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设有一根集合油管6。增压液压刹车总泵的二个并列连体双腔液压缸的四个出油孔并联同时与所述集合油管6连通,刹车分泵并联同时与集合油管6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小兵,未经谭小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21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实现四风向导风的风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废旧棉纤维制备碳微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