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8900.2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杨轩;程爱明;刘国权;王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8 | 分类号: | B60Q1/08;B60Q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1001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车灯 转向 系统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汽车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AFS(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是一种智能灯光调节系统。通过感知驾驶员操作、车辆行驶状态、路面变化以及天气环境等信息,AFS自动控制前照灯实时进行上下左右照明角度的调整,为驾驶员提供最佳道路照明效果。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一种主动安全系统,AFS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系统中最关键的装置就是汽车车灯转向驱动装置。目前,转向驱动装置结构有很多种,通常分为驱动车灯水平运动的水平驱动器以及驱动车灯俯仰运动的俯仰驱动器。两个驱动器相互独立运转,分别由电机和传动机构组成且分别布置在车灯对应的位置。由于两个驱动器相互独立运转,那么驱动力也就由相应的电机提供,这样对电机提供的驱动力要求较高。且两个驱动器分别布置,各自需要独立的接口和空间,这样就占用了较大的工作空间。通常两个驱动器的结构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会增加零件和组装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及汽车,有效地降低对电机驱动力的要求,节省工作空间,减少生产成本,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及汽车,有效地降低对电机的要求,节省工作空间,减少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包括灯头,与所述灯头相连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直线伸缩件,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并排设置;
横梁,其中一个所述直线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横梁一端球铰接相连,所述直线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球铰接相连,另一个所述直线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横梁另一端球铰接相连,所述直线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球铰接相连,所述横梁在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所在平面内摆动,所述灯头与所述横梁相连接;
一球头,所述球头设置在所述灯头的顶部;
球铰座,所述球铰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球铰座与所述球头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直线伸缩件为直线步进电机或者液压伸缩缸。
优选地,所述横梁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优选地,所述横梁的数量为一个。
优选地,还包括铰接套,所述铰接套套设在所述横梁上,且与所述灯头底部铰接相连。
优选地,所述球头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灯头相连;或者所述球头与所述灯头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球头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灯头相连。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竖梁和与两个所述竖梁所在平面垂直的顶梁以及来连接三者的连接段,所述球铰座设置在所述顶梁上,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均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竖梁下端球铰接相连。
优选地,所述支架为一体式结构。
一种汽车,包括汽车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汽车主体前端的所述的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及汽车,该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包括灯头、与所述灯头相连的支架;还包括:两直线伸缩件,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并排设置;横梁,其中一个所述直线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横梁一端球铰接相连,所述直线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球铰接相连,另一个所述直线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横梁另一端球铰接相连,所述直线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球铰接相连,所述横梁在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所在平面内摆动,所述灯头与所述横梁相连接;一球头,所述球头设置在所述灯头的顶部;球铰座,所述球铰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球铰座与所述球头相配合。
该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把现有的水平和俯仰两个单独的运动耦合成本发明提供的两个并排设置的所述直线伸缩件的运动,当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位置确定后该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在空间位置上输出的角度是一定的。当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沿相反方向移动时,再通过所述球头与所述球铰座的配合,使其带动与所述横梁相连接的灯头做水平摆动;当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沿相同方向移动时,再通过所述球头与所述球铰座的配合,使其带动与所述横梁相连接的灯头做俯仰移动。两个并排设置的所述直线伸缩件以特定的速度进行伸缩运动,就可同时驱动灯头做水平摆动和俯仰移动,在实现同时进行水平摆动和俯仰移动的基础上降低了对每个直线伸缩件的驱动力的要求;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布置紧凑节省了工作空间;两个直线伸缩件结构相同,相应的零件可通用,这样就降低了零件生产和组装时的复杂程度,进而有效地减少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89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