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管膨化食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4263.0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先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8 | 分类号: | A23L1/1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陈其霞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管 膨化食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食品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管膨化食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膨化食品市场占有较大,膨化食品是六十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新型食品,又称挤压食品、喷爆食品、轻便食品等。它以含水份较少的谷类、薯类、豆类等作为主要原料,它们经过加压、加热处理后使原料本身的体积膨胀,内部的组织结构亦发生了变化,经加工、成型后而制成。 由于这类食品的组织结构多孔蓬松,口感香脆、酥甜,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很受人们的喜爱。由膨化食品的营养成分保存率和消化率都是比较高的,这就说明膨化过程对食品的营养并没有影响,其消化率比未膨化的还要高些。于用途和设备的不同,膨化食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用挤压式膨化机,以玉米和薯类为原料生产小食品;二是用挤压式膨化机,以植物蛋白为原料生产组织状蛋白食品;三是以谷物、豆类或薯类为原料,经膨化后制成主食。除了试制出间接加热式膨化机外,还用精粮膨化粉试制成多种膨化食品。
现有技术中,膨化食品多为密实结构,油炸加工,由于工艺限制,熟化后的食品外形也比较单一,例如市场销售较好的糙米卷等的款式的膨化食品技术未有公开,而且双管更利于人们对改善和丰富口感以及节制零食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管膨化食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管膨化食品,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
主要原料:大米粉、玉米粉、大豆粉或马铃薯全粉:30~40
小麦粉: 60~70
辅料: 食用植物油:5~7
白砂糖:16~25
蛋黄粉:0~0.5
全脂奶粉:0~5
大豆蛋白粉:2~5
麦芽糖:0~10
自来水:16~23
磷脂:2~3
食盐:0~2
食用香精0.2~0.3
食用色素0~0.005
馅料: 花生酱、芝麻酱或巧克力 50~60
调味粉: 2~3
食用油: 15~22.
双管膨化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配料:按相应配比称取主要原料、辅料、馅料、调味粉和食用油。
(2)拌粉:分别向两种主要原料中加水和辅料,搅拌混合,得到两组混合粉料。
(3)挤压膨化:使用双螺杆膨化机对两组混合粉料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挤压膨化成双管状料,双管状料的长度为:6-7cm。
(4)注心:将馅料注入对应的双管状料中,每个双管状料中加入馅料2-4克。
(5)烘干:对加入馅料的双管状料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120~125℃,烘干时间为17-20分钟。
(6)喷油:对烘干处理后的管状料表面喷食用油,喷油温度60℃左右,喷油压力在0.15-0.1MPa,喷油量20﹪。
(7)拌调味粉:对喷油处理后的爽管状料表面拌调味粉,使调味粉裹在双管状料表面,每个管状料表面喷调味粉用量为2~3。
(8)包装:将拌粉处理后得到的半成品冷却到40℃以下,得到成品,包装。
双管膨化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为色拉油。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制得的双管膨化食品工艺简明,高效,在传统膨化食品工艺基础上,丰富了加工手段,双管、双味、双色食品更能够引发消费者的食欲;双味膨化食品口感独特新颖;双色搭配的膨化食品,促进时尚消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双管膨化食品,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
主要原料:大米粉:35
小麦粉: 65
辅料: 食用植物油:6
白砂糖:19
蛋黄粉: 0.5
全脂奶粉:4
大豆蛋白粉:3
麦芽糖:7
自来水:19
磷脂:2.5
食盐:1
食用香精0.2
食用色素0.001
馅料: 花生酱、芝麻酱或巧克力 55
调味粉: 2.5
食用油: 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2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