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研磨轮位置调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5344.0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8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伯仲;中田智治;王明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0 | 分类号: | B24B3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 位置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位置调整机构,尤其指一种可调整研磨轮(grinding wheel)位置的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今研磨设备已被广泛的为大众所使用,尤其是于现今从事制造业的工厂内部,皆可见及研磨轮的使用,以其作为研磨工件表面使的成为光滑平整表面的用,故研磨轮可广泛的受到大众消费者的欢迎并进而购买使用。研磨轮又以砂轮使用较为广泛。
一般传统式公知的研磨砂轮,因位于同一个砂轮内部的研磨粒为同一种粒径,若是使用者欲将工件研磨为镜面加工研磨时,则必须依序由粗磨与细磨加工程序方可将工件研磨至所要求的程度。也就是说,要使用多种粒径规格的砂轮分别进行加工。
但是,对于操作使用者而言,上述加工手续相当繁琐。若粗磨砂轮与细磨砂轮是利用同一驱动装置,则必定要进行拆装砂轮的步骤。在这种场合中,使用者需要考虑砂轮于拆装时的动平衡、同心度、真圆度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处理是相当耗费时间的。
另外,也有一种设计是将两种不同规格的砂轮安装在同一机台上的两个驱动装置,例如图1所示的研磨机具有二砂轮1、2分别使用不同的驱动马达3、4。虽然这样省却了拆装砂轮的繁琐步骤,但是与上述的公知设计同样都需要两道加工步骤,即粗磨与细磨。此外,上述两种设计还都需要在粗磨后、细磨前进行一端测步骤,以达到细磨加工时的正确起始定位目的,不仅加重程序上负担,也存在端测错误的潜在可能性。
因此,上述任一种传统式公知砂轮的实用性并不佳,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轮位置调整机构,能节省加工步骤、又可轻易调整研磨轮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研磨轮位置调整机构,包括:
一转动体,包括有一固定面与一第一螺纹部;
一第一研磨单元,包括有一固定部与一第一研磨部,该固定部结合固定于该固定面;
一第二研磨单元,包括有一第二螺纹部与一第二研磨部,该第二螺纹部螺合于该第一螺纹部,其中该第一研磨部与该第二研磨部径长相异、轴向相间隔且具有不同研磨精度;以及
一固定螺母,螺合于该第一螺纹部并轴向抵顶该第二研磨单元。
所述的研磨轮位置调整机构,其中该第二研磨单元包括有一砂轮与一调整座,该砂轮同轴固定在该调整座,该调整座具有一中空孔,该第二螺纹部形成于该中空孔的孔壁。
所述的研磨轮位置调整机构,其中该转动体包括有一马达心轴与一法兰,该法兰同轴固定在该马达心轴的端部,该固定面与该第一螺纹部皆位于该法兰的表面。
所述的研磨轮位置调整机构,其中该第一研磨单元为一砂轮,且该第一研磨单元的砂轮粒径较该第二研磨单元的砂轮粒径小。
所述的研磨轮位置调整机构,其中该转动体包括有一马达心轴、一法兰与一调整座,该法兰同轴固定在该马达心轴的端部并凹设有一螺纹槽,该调整座螺合于该螺纹槽,该第一螺纹部位于该调整座的外周面,该固定面位于该法兰的表面。
所述的研磨轮位置调整机构,其中该第一研磨单元与该第二研磨单元皆包括一砂轮,且该第一研磨单元的砂轮粒径较该第二研磨单元的砂轮粒径大。
所述的研磨轮位置调整机构,其中该转动体内部设有一研磨液流道。
由前述的机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不仅以单一驱动装置驱动二研磨轮而节省能源及设备成本,也达到在一次研磨步骤中即获致粗磨与细磨效果。此外,调整二研磨轮间距也非常简单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具双砂轮的研磨机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研磨机部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研磨机部分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研磨机部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研磨机部分分解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砂轮1、2;转动体10、20;第一螺纹部102、202;马达心轴11、21;第一研磨单元13、24;第一研磨部132、242;第二螺纹部141、251;砂轮15;固定螺母17、26;第四螺纹部222;第三螺纹部231;螺栓30、31、32;转动轴线X1、X2;驱动马达3、4;固定面101、201;研磨液流道103、203;法兰12、22;固定部131、241;第二研磨单元14、25;第二研磨部142、252;调整座16、23;螺纹槽221;小径部230;大径部232;间距h。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53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右行制“卜”字形分叉桥和分叉隧道的组合式交通设施
- 下一篇:一种护理饮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