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6000.0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7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片山洋平;中楯孝雄;野田健次;山下干郎;山冈史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4;F16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于缓冲例如汽车等的振动的缓冲器。
背景技术
通常,二轮或四轮汽车等车辆构成为,在车轮侧和车身侧之间设置液压缓冲器来缓冲行驶时产生的上下方向的振动等。该液压缓冲器通过使用致动器使工作流体所通过的阻尼孔面积发生变化,能够将所产生的衰减力从低衰减力适当地调节到高衰减力。并且,还附加有频率感应机构(衰减力根据输入振动频率降低的机构),通过双方的组合实现乘坐舒适度的提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例如,如专利文献1的图2所示,即使在将衰减力特性设定为硬特性的情况下,该频率感应机构也能够将衰减力相对于高频输入设定为低衰减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94065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缓冲器中,决定频率感应机构的衰减力可变幅度的阻尼孔面积为恒定。因此,在将由衰减力调节式液压缓冲器产生的衰减力变更为硬特性、中等特性或软特性时,不能根据各特性自由地变更频率感应机构的衰减力可变幅度。
例如,在为了抑制汽车转向时的侧倾而设定为硬特性的状态下,如果为了降低来自路面的高频振动而加大衰减力可变幅度,并且为了提高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的乘坐舒适度而设定为软特性,则不能得到为了抑制弹簧下共振频率的振动而减小衰减力可变幅度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变更了衰减力特性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各特性任意地变更频率感应机构的衰减力可变幅度的缓冲器。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第一方面的发明采用的构成为,具备:缸部件,封有工作流体;活塞,能够移动地嵌装于该缸部件内,将该缸部件内部分割成两个室;活塞杆,一端侧固定于该活塞,另一端侧向所述缸部件的外部突出;主通路,通过所述活塞的移动,使工作流体在所述缸部件内的两个室之间进行流动;第一通路及第二通路,与该主通路并列设置,通过所述活塞的移动,使工作流体在所述缸部件内的两个室中从任一室向另一室流动;主衰减阀,设置于所述主通路,对通过所述活塞的移动而产生的所述工作流体的流动进行限制以产生衰减力;衰减力产生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通路,通过所述活塞的移动而产生的所述工作流体的流动进行限制以产生衰减力;自由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二通路中,将该第二通路分隔为上游侧和下游侧;在所述第一通路及第二通路的中途,设有能够调节各自的通路面积的通路面积可变机构。
根据本发明,通过通路面积可变机构,能够分别独立的调节第一通路的面积和第二通路的面积。因此,在将由缓冲器产生的衰减力变更为硬特性、中等特性及软特性中的任一特性时,也能够根据各特性自由地改变由自由活塞构成的频率感应机构的衰减力可变幅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压缓冲器的纵剖面图;
图2是放大表示图1中的构成缩短侧控制阀的主阀和圆盘阀的纵剖面图;
图3是将图2中的主阀作为单体而从下侧看到的仰视图;
图4是将图2中的圆盘阀作为单体而从下侧看到的仰视图;
图5是放大表示图1中的活塞杆和闸门的局部剖面图;
图6是从图5中的VI-VI向视方向看闸门的横剖面图;
图7是从图5中的VII-VII向视方向看闸门的横剖面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闸门位置和开口面积之间关系的特性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频率和衰减力之间关系的特性线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液压缓冲器的纵剖面图;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液压缓冲器的纵剖面图;
图12是表示第一、二实施方式的液压缓冲器整体的纵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筒
2、71活塞
2A、2B、71A、71B 油路(主通路)
3、72、81活塞杆
3C、72C、85C 油孔(第二通路)
3D~3G、72D、72E、85D~85G 油孔(第一通路)
4缩短侧衰减机构(缩短侧衰减力产生机构)
5上侧壳体
6、15主阀
7、16主盘(主衰减阀)
7B、16B 圆弧状孔(第一通路)
8、17弹性密封部件
9、18外侧单向阀
10、19内侧单向阀
11、20圆盘阀
11B、20B 切口孔(第一通路)
13伸长侧衰减机构(伸长侧衰减力产生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6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轮距的农用车辆底盘
- 下一篇:一种治疗鼻息肉的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