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润滑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1406.2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4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段铖;夏天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减速器 | ||
1.一种自润滑减速器,包括:装配在所述自润滑减速器的机匣(1)内的桨距操纵杆(2)和助力器操纵杆(3);所述桨距操纵杆(2)内设有用来连接所述助力器操纵杆(3)的双列球轴承(4);所述桨距操纵杆(2)和所述助力器操纵杆(3)通过所述双列球轴承(4)和一个固定连接轴(42)相互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润滑减速器还包括集油槽(6),所述集油槽(6)套装在所述减速器的机匣(1)上;
所述集油槽(6)收集所述机匣(1)内的滑油,并将收集到的滑油输送给所述双列球轴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润滑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油槽(6)包括集油面(63)、至少一个导油槽(64)和储油槽(65);
所述集油面(63)设置在所述集油槽(6)的第一端(61)端面上;
所述储油槽(65)设置在所述集油槽(6)的第一端(61)端面上的与所述集油面(63)相对的位置;
所述导油槽(64)设置在所述集油面(63)和所述储油槽(65)之间,所述导油槽(64)连通所述集油面(63)和所述储油槽(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润滑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油面(63)是由所述集油槽(6)的第一端(61)端面部分向内凹入而形成的凹面,或者是由所述集油槽(6)的第一端(61)端面上的两条凸肋所围成的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器轴承的自润滑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油面(63)为扇形环面,所述扇形环面的圆周角为90°~15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润滑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油槽(64)为方形凹槽、弧形凹槽或者V形槽,所述导油槽(64)的槽宽与槽深之比为5∶2~2∶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润滑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油槽(65)为方形凹槽、弧形凹槽或者V形槽,所述储油槽(65)的槽宽与槽深之比为10∶1~5∶1;
所述桨距操纵杆(2)的一端旋盖有双列球轴承螺母(41),所述储油槽(65)的第一端与所述导油槽(64)贯通,所述储油槽(65)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双列球轴承螺母(41),以使所述储油槽(65)内的滑油流入所述双列球轴承(4)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润滑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油槽(6)还包括一圆筒状的槽体(67),所述集油槽(6)的第一端(61)设置在所述槽体(67)的第一端,所述集油槽(6)的第二端(62)设置在所述槽体(67)的第二端;
所述集油槽(6)的第一端(61)的端缘上沿径向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突起(66);
所述集油槽(6)的第二端(62)的端缘上沿径向设置有安装凸条(68),所述安装凸条(68)为凸圆环或者间隔设置的多个凸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润滑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油槽(6)的槽体(67)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6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润滑减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油槽(6)的第一端(61)设有轴安装孔,所述助力器操纵杆(3)穿过所述轴安装孔后与所述桨距操纵杆(2)连接;
所述槽体(67)的腔体的侧壁与所述助力器操纵杆(3)之间设置有定位块(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14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