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搬运车架竖围板压形模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7793.4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7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泰立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3/88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刘瑞平 |
地址: | 21411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搬运 车架 竖围板压形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搬运车零件的成形模结构,具体为一种搬运车架竖围板压形模结构。
背景技术
搬运车架竖围板零件的特点是:外形尺寸大且厚度薄,现采用传统的折弯工艺方法制备搬运车架竖围板零件,其工序多、弯曲过程中工件易回弹,生产效率低,而且压形的尺寸要求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搬运车架竖围板压形模结构,能够在保证压形尺寸要求的同时,克服工件回弹,实现一次性弯曲成型。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其包括凹模、凸模,所述凹模分左凹模、右凹模分别与下模座固定连接,所述左凹模和所述右凹模的工作面为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凹模和所述右凹模之间设置顶板,所述顶板上表面为弧面,与所述左凹模和所述右凹模的工作面吻合构成一面完整的弧面,所述顶板的下部中间设置顶杆,所述顶杆上表面与所述顶板下表面接触,所述顶杆下表面连接液压缸,在所述左凹模和所述右凹模上分别嵌装转轴,所述转轴外表面开有V型槽口,所述转轴内部安装销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在所述凹模内部安装销轴,所述转轴内部的销轴中心线与所述凹模内部的销轴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转轴内部的销轴与所述凹模内部的销轴通过拉簧连接。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座顶板上开直通孔,所述直通孔至少有三个;所述顶板底部连接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穿过所述直通孔;所述导向柱数量至少为两个。
本发明采用上述改进结构后,在对工件进行弯曲成型时,机床工作推动顶杆顶起顶板,当顶板上升至与凹模顶部持平,此时由于拉簧的作用,嵌在左凹模上的转轴逆时针旋转,嵌在右凹模上的转轴顺时针旋转,同时凸模下行接触顶板,凸模与顶板夹紧工件一起下行进入凹模行腔,顶板、左凹模、右凹模构成的完整弧面与凸模的工作面一起作用于工件,而当凸模接触到转轴时,随着压力增大,嵌在左凹模上的转轴顺时针旋转,嵌在右凹模上的转轴逆时针旋转,凸模压住工件卡紧在转轴的V型槽口处,至压形完成。因此在整个压形过程中,转轴和顶板均参与成型过程,它们与凸模一起给予工件一定的压形力,使工件弹复小,一次成型,并且压形的尺寸能够满足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发明包括凹模1、凸模8,凹模1分左凹模、右凹模,分别与下模座11固定连接,凹模1左凹模和右凹模的工作面为弧面,凹模1的中间部位左凹模和右凹模之间设置顶板3,顶板3上表面为弧面,与左凹模和右凹模的凹模1的工作面吻合构成一面完整的弧面,顶板3的底部中间设置顶杆2,顶杆2上表面与顶板3下表面接触,顶杆2下表面连接液压缸(液压缸在图中未表达),在凹模1左凹模和右凹模上分别嵌套装转轴5,对应凹模1、凸模8合模成型处,转轴5外表面开有V型槽口12(见图2),转轴5内部安装销轴6-1,转轴5的外部在凹模1内部安装销轴6-2,转轴5内部的销轴6-1中心线与凹模1内部的销轴6-2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转轴5内部的销轴6-1与凹模1内部的销轴6-2通过拉簧7连接,在下模座顶板10上开直通孔13、直通孔14,直通孔13至少有二个,顶板3底部连接导向柱9,导向柱9数量至少为两个。凹模1和凸模6使用Cr12材料,凸模8采用线切割加工完成。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在对工件进行弯曲成型时,机床工作液压缸推动顶杆2,顶杆2上行并穿过下模座顶板10中间的直通孔14,顶起顶板3继续上行,顶板3下部的导向柱9的作用可使顶板3在上升过程中保证在同一个垂直方向移动不偏移,当顶板3上升至与凹模1顶部持平,此时拉簧7作用,致使嵌在左凹模上的转轴逆时针旋转,嵌在右凹模上的转轴顺时针旋转,同时凸模8下行接触顶板3,凸模8与顶板3夹紧工件一起下行进入凹模1行腔,而当凸模8接触到转轴5时,随着压力增大,嵌在凹模1左边的左凹模上的转轴顺时针旋转,嵌在凹模1右边的右凹模上的转轴逆时针旋转,凸模8压住工件并卡紧,工件在转轴5的槽口12处成型。因此在整个压形过程中,转轴5和顶板3均参与成型过程,它们与凸模8一起给予工件一定的压形力,使工件弹复小,一次成型,并且压形的尺寸能够满足工艺要求。当工件压形结束后,凸模8上行返回,工件上的压力减小直至为0,转轴5又在拉簧7的拉力下复位,在拉簧7复位的同时还能对工件起到脱料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泰立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泰立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7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康复医疗器械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微型发声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