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高精度定位的智能导盲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6230.0 | 申请日: | 2009-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278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常青;刘永强;徐勇;于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26 | 分类号: | G01C21/26;G01C21/34;G01S1/04;G01S5/02;H04M3/51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顺荣 |
地址: | 100191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高精度 定位 智能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高精度定位的智能导盲系统,它能为广大盲人朋友的出行提供全方位的、具体的、精确的导盲服务。属于信息工程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由于视力缺乏,出行问题一直是困扰盲人或视障人士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能够提供一种有效的导盲方法或系统,为盲人朋友的出行提供精确、具体的指引,一直以来是社会中关注的焦点,也是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
传统的导盲方法中,盲人的出行需要旁人或者导盲犬的指引;或者沿着盲道或者固定行迹找到熟悉的位置。这种传统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在盲人需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时,无法提供有效的导引。
为解决传统导盲方法的缺陷,近来也有一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导盲方法或系统出现。如基于固定轨迹的导盲方法、基于语音的导盲装置等等。但这些方法目前仅能在一定范围内,解决某一个方面的问题,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的导盲系统,为盲人提供精确的、具体的导盲服务。并且,这些导盲系统本身也有一定的缺陷和限制。如,沿轨迹的导盲方法中,充分利用了盲道和固定通道的作用,结合坐标定位方法指引盲人达到目的地,但这种方法必须有盲道或固定通道,能确保盲人一直在盲道或固定通道上行走,局限性很大;同时,坐标定位方法的精度不够高,无法高精度的定位,因而提供的导盲信息不够精确。再如,基于语音的导盲装置发明中,提出了通过语音为盲人提供指引的方案,但没有明确提出如何获取有效的导盲信息进行语音播放,即没有精确的定位信息,无法精确的判断盲人的位置,也就无法给出精确的导盲信息,精确导盲无从谈起。
为解决现有的导盲方法的种种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导盲方法和系统,为盲人朋友的出行提供全方位的、精确的、具体的导盲服务。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高精度定位算法来获取盲人的定位数据,结合高精度的电子地图来确定盲人的精确位置,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和判断形成精确的针对性地导盲信息,通过语音引擎的方式进行播放。同时,在导盲仪自身的功能不能满足需求时,也可以通过一建拨通的方式,向导盲服务中心(CallCenter)发出请求,导盲服务中心(CallCenter)采用CTI技术,以人工服务的方式为盲人提供针对性地、具体的导盲服务。
(三)发明内容:
(1)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高精度定位的智能导盲系统,它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为广大盲人朋友的出行提供全方位的、具体的、精确的导盲服务。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高精度定位的智能导盲系统,它主要包括四部分:
智能导盲服务中心,高精度GPS定位接收机,高精度城市道路空间数据库和智能导盲仪。
智能导盲服务中心是系统的核心枢纽,对内建立和高精度城市道路空间数据库之间的连接,对外建立和智能导盲仪的连接。高精度GPS定位接收机负责接收GPS卫星信号并解算高精度经纬度位置数据,通过蓝牙通信建立和智能导盲仪之间的连接,智能导盲仪通过CDMA通信方式建立和智能导盲服务中心之间的连接。该智能导盲服务中心可以接收智能导盲仪以无线的方式呼叫并接听,提供人工语音导盲等服务。
所述智能导盲服务中心,是一个呼叫中心系统(CallCenter),它包括GIS服务器、CTI服务器、数据通信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以及人工服务终端软件。
该GIS服务器是地理信息数据访问和处理引擎,对内建立和高精度城市空间数据库的连接,在高精度城市空间数据库内进行查找和匹配,对外建立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接收应用服务器发来的任务和数据,并将处理结果数据返回给应用服务器。
该CTI服务器是呼叫中心系统的核心,建立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负责所有呼入呼出电话的控制和转接,并将请求和数据通过应用服务器转发给空闲的人工服务终端软件进行处理;
该数据通信服务器是数据通信中枢,对内建立和应用服务器的连接,对外通过CDMA通信方式建立和智能导盲仪的连接,负责将智能导盲仪发送上来得的数据传递给应用服务器,以及将应用服务器发出的数据传递智能导盲仪;
该应用服务器是业务控制中枢,对内建立和CTI服务器、通信服务器、GIS服务器的连接,对外建立和人工服务终端软件之间的连接;负责接收人工服务终端软件传递来的请求和数据,传递给GIS服务器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递给人工服务终端软件;负责接收通信服务器传递来的智能导盲仪发上来的请求和数据,分别传递给GIS服务器以及人工服务终端软件进行查询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6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阻断式水力脉冲钻井工具
- 下一篇:多用途设备腐蚀坑深度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