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缸盖罩油气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71446.0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49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洪志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志才 |
主分类号: | F01M11/08 | 分类号: | F01M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602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盖 油气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缸盖罩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生产的内燃机缸盖罩的内侧大多设计有迷宫或稀滤网来分离曲轴箱内混合气中的机油,从而达到控制机油耗和保护环境的目的。但是这种结构的油气分离效果较差,并不能适应曲轴箱强制通风技术的需要;即使配置了分离效果良好的独立油气分离装置,也会使独立油气分离装置内的滤网处在恶劣的饱和性工作状态,最终使内燃机的使用和维护周期缩短及一系列不良故障的发生,特别是不利于更高效的油气分离装置的设计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油气分离效果较差、使用寿命短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油气分离效果良好、工作可靠的缸盖罩油气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缸盖罩油气分离装置,包括了缸盖罩以及设置在缸盖罩内的盖板和盖板座,盖板与缸盖罩之间设置有若干组相互错开或独立开有槽口的迷宫挡板,缸盖罩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管与末端迷宫挡板之间设置有阻断管,所述的阻断管与出气管连通,阻断管另一端延伸至迷宫腔体内。本实用新型针对迷宫腔体内通道壁黏附的液态机油而设计的阻断管结构,其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防止缸盖罩内的液态机油被吸入进气系统,而且其制造成本低廉、制作简单、油气分离效果良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延伸至迷宫腔体内的阻断管与迷宫内壁没有接触点。阻断管延伸至迷宫腔体内的部分与迷宫内壁不接触,有效地避免了液态机油顺着阻断管从出气口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盖板与盖板座之间通过若干个螺钉或铆钉固定,形成迷宫通道。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制造成本相对低廉。
作为优选,所述的盖板冲压有若干个集油凹陷,在凹陷的最低点设置有回油孔,分别与若干个U或V形回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的回油口低于盖板的下平面和气门室相通。盖板和气门室盖连接形成的迷宫通道、盖板上的集油凹陷和回油U或V形管,能使黏附在迷宫通道内的液态机油更顺畅的回流到曲轴箱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阻断管是出气管在迷宫内的延伸段,与出气管之间垂直连接或延伸连接。可根据内燃机缸盖罩的实际结构来选择安装阻断管与出气管的连接方式,其结构简便、实用性强;阻断管还可设置在两气室之间挡板的槽口内,周边密封可靠,形成迷宫通道,延伸段朝向进气的一侧。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油气分离效果良好、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制造成本相对低廉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剖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盖板部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盖板部分的一种结构侧示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阻断管部分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说明书附图1、2、3所示,一种缸盖罩油气分离装置,包括了缸盖罩1以及设置在缸盖罩内的盖板2和盖板座10,盖板与缸盖罩之间设置有若干组相互错开或独立开有槽口的迷宫挡板3,缸盖罩上设置有进气口4和出气管5,出气管与末端档板之间设置有阻断管6,阻断管与出气管连通,阻断管另一端延伸至迷宫腔体7内。延伸至迷宫腔体内的阻断管与迷宫内壁没有接触点。盖板与盖板座之间通过若干个螺钉8固定。盖板侧面分别设置有若干个U形回油管9,U形回油管进口设置有集油凹陷11。阻断管与出气管之间垂直连接。
本实用新型针对迷宫腔体内通道壁黏附的液态机油而设计的阻断管结构,其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防止缸盖罩内的液态机油被吸入进气系统,而且其制造成本低廉、制作简单、油气分离效果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志才,未经洪志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1714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拆卸螺母
- 下一篇:用于淋浴房门的嵌入式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