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阅读笔记方法及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36426.1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4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淮琰;蒋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敌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1 | 分类号: | G06F17/21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075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阅读 笔记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阅读电子文件方法及其系统,尤其是一种当电子文件再次阅读时,可自动显示前次标记翻译数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在阅读纸本书籍,尤其是其它国家语言的书籍时,往往会踫到一些生字或生词。但为了不影响阅读的连贯性我们常常用笔在生字或生词上做标记符号后,继续阅读,等到阅读至一个段落或小章节后,再从起头处查字典,以了解其生字释义,或者当我们阅读时,对文章中的某些生字或生词有所心得或感想,大多会利用书本的页面空白处纪录下来。
如今电子阅读文章日渐繁多,如何有效的利用电子笔记来提升读者阅读的便利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虽然有应用软件提供在电子文件上产生注释的功能,方便使用者记录数据,方便下次阅读时观看。但是目前使用者必须自行输入注释内容。
有鉴于背景技术的各项问题,为了能够兼顾解决,本发明人基于多年研究开发与诸多实务经验,提出一种电子阅读笔记方法及其系统,作为改善上述缺点的实现方式与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电子阅读笔记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是一种电子阅读笔记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1)加载及阅读电子文件;
2)标记电子文件中文字;
3)记录标记位置及其对应文字;
4)判断是否继续阅读电子文件,若是,则执行步骤3),若否,则执行步骤5);
5)产生笔记档案,记录所有标记位置及其对应文字。
上述步骤2)中:标记电子文件中文字时,标记还包括使用者所输入的注释。
上述步骤5)之后还包括步骤:
6)加载及阅读电子文件;
7)查询是否已有对应电子文件的笔记档案,若是,则执行步骤23);
8)在电子文件上显示出笔记档案所纪录的标记;
9)搜寻笔记档案所纪录的被标记文字的翻译数据;
10)在电子文件上显示。
一种实现上述的电子阅读笔记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储存单元、输入单元、显示单元和音讯输出单元,储存单元包括翻译字典数据库和产生笔记档案记录标记,且当电子文件再度被执行时,在翻译字典数据库搜寻对应笔记档案内标记的翻译数据,而翻译数据在显示单元与电子文件一起显示的笔记管理模块,输入单元接入处理单元,储存单元与处理单元相接,处理单元分别接入显示单元和音讯输出单元。
本发明提供的阅读电子文件方法及其系统,使用者阅读电子文件时,可将不认识的生字作标记,系统纪录使用者所标记的生字并产生笔记档案。当电子文件再次被执行阅读时,电子笔记系统显示对应被标记的生字翻译数据,从而减少使用者阅读中反复查字典的时间,有效的利用电子笔记提升了读者阅读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阅读笔记方法在初次阅读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电子阅读笔记方法在再次阅读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电子阅读笔记系统的方块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电子阅读笔记方法及其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操作步骤流程图;
图4.2为本发明电子阅读笔记方法及其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操作步骤流程图;
图4.3为本发明电子阅读笔记方法及其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第三操作步骤流程图。
其中,11~15-步骤流程;21~25-步骤流程;30-装置,31-中央处理单元,32-储存单元,33-输入单元,34-显示单元,35-音讯输出单元,36:翻译字典数据库,361-翻译资料,37-笔记管理模块,371-笔记档案,38-电子文件,381-标记,39-英汉字典;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电子阅读笔记方法在初次阅读时的步骤如下:
步骤11),加载及阅读电子文件;
步骤12),标记电子文件中文字,被标记文字以显著颜色(highlight)或显著图案,例如加上底线、外框或字体变粗等方式显示;
步骤13),记录标记位置及其对应文字;
步骤14),判断是否继续阅读电子文件,若是,则执行步骤13),若否,则执行步骤15);
步骤15),产生笔记档案,记录所有标记位置及其对应文字。
参见图2,本发明电子阅读笔记方法在再次阅读时的步骤如下:
步骤21),加载及阅读电子文件;
步骤22),查询是否已有对应电子文件的笔记档案,若是,则执行步骤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敌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未经无敌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2364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