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搭载电控式节流阀车辆的怠速控制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6005.1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9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08 | 分类号: | F02D41/0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佳斐;蔡胜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搭载 电控式 节流阀 车辆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怠速控制方法,特别是指一种搭载电控式节流阀车辆 的怠速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搭载电控式节流阀车辆(汽车)的怠速控制方法为:藉由曲轴位置 感知器所侦测的实际引擎转速与目标怠速引擎转速的差异,以进行该电控 式节流阀开度增大或减小以调整进气量,藉以维持怠速引擎转速稳定符合 目标值。
对于汽车而言,由于汽车引擎的排气量较大,以及其飞轮惯性质量较 大,故怠速状态下(即驾驶者未踩油门),由节流阀造成的些微进气量变化 并不会对引擎的转速造成太大的影响,故该引擎在怠速时的转速较为稳定。
但是,以目前市面的二轮摩托车(Bike,Scooter)及多功能式车种(ATV, UV)等,尚未有搭载电控式节流阀的设计。
就该电控式节流阀应用而言,由于上述车型排气量不如一般汽车,且 飞轮的惯性亦较小,因此,若需要以电控式节流阀来控制二轮摩托车或多 功能式车种的引擎的转速时,极可能因为该电控式节流阀的开度有微幅变 化时,对照该节流阀喉径所造成的进气量变化,而造成引擎转速有大幅的 变动,并引起引擎在怠速期间的转速不稳定。
此外,还有在一般二轮摩托车及多功能式车种上,利用电控式怠速旁 通阀来控制怠速时引擎的转速的设计,但是,由于电控式怠速旁通阀所能 提供的整体空气流量较小,也就是说,对于引擎的转速控制的范围也相对 较小,因此,很容易形成车辆在怠速时,当该电控式怠速旁通阀达到最大 或最小的气流通过量时,仍无法有效地将引擎的转速调整至预设的怠速转 速值的目标范围值内,而造成无法有效地控制车辆在怠速时的引擎转速。
对于一般二轮摩托车及多功能式车种而言,其引擎在怠速期间通常是 维持在一预设转速下(约1200rpm),若低于该预设转速,引擎即会熄火并造 成行车上的不顺畅,但若是高于该预设的转速,则会造成燃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搭载有电控式节流阀车 辆的怠速控制方法。
于是,本发明的搭载电控式节流阀车辆的怠速控制方法,包含一怠速 判断步骤、一主调整步骤、一侦测步骤、一节流阀判断步骤、一副调整步 骤,及一结束步骤,其中:
该怠速判断步骤是由一电子控制单元收集一车辆的引擎转速及油门开 度讯号,以判断是否对该车辆进行怠速控制,若该车辆已进入怠速状态则 进入该主调整步骤,若该车辆尚未进入怠速状态则进入该结束步骤。
该主调整步骤是由该电子控制单元控制一电控式节流阀维持目前开 度,并侦测该引擎的转速,且藉由控制一电控式怠速旁通阀的开度,以调 整该引擎的转速,若该引擎的转速是处于该预设的怠速转速值的目标范围 值内,即进入该侦测步骤,若该引擎的转速尚未达到预设的怠速转速值的 目标范围值内,则进入该节流阀判断步骤。
该侦测步骤是由该电子控制单元侦测该油门开度讯号,若该车辆的驾 驶者已驱动油门作动,则进入该结束步骤,若否,则维持该电控式怠速旁 通阀目前的开度,并回到该主调整步骤。
该节流阀判断步骤是由该电子控制单元侦测该电控式怠速旁通阀开度 讯号及引擎的转速,若该电控式怠速旁通阀开度讯号已达到一预设的临界 值,且该引擎的转速在一预设的时间内并未进入该预设的怠速转速值的目 标范围值内,则进入该副调整步骤,若否,则进入该主调整步骤以继续调 整该电控式怠速旁通阀的开度。
该副调整步骤是由该电子控制单元驱动该电控式节流阀降低其开度, 并同时侦测该引擎的转速及油门开度讯号,若该引擎的转速尚未达到该预 设的怠速转速值的目标范围值内,则继续执行该副调整步骤,若该引擎的 转速已达到该预设的怠速转速值的目标范围值内,则保持该电控式节流阀 目前的开度,并回到该主调整步骤,若该车辆的驾驶者已驱动油门作动, 则进入该结束步骤。
该结束步骤是结束该电子控制单元对该怠速旁通阀的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搭载有电控式节流阀的车 辆怠速控制装置,是与一车辆的引擎、空气滤清器,及电子控制单元相整 合,该引擎与空气滤清器之间是藉由一进气通道相连通,该怠速控制装置 包含一电控式节流阀,及一电控式怠速旁通阀。
该电控式节流阀是设置于该进气通道上并控制该进气通道内的气流流 量,且是电连接于该电子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6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