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安神健脑茶及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03670.0 | 申请日: | 200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4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泳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泳宏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安神 健脑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一种天然安神健脑茶及加工方法。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智力、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健 康,则国运昌盛。我国城乡在校学生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从总体上来看,较过去有 了很大改善。但问题仍然不少。据卫生部门资料显示,我国城乡学生的营养与健康 突出存在以下五多:
一是,近视眼患者多,全国城乡在校初高中生,近视眼患病率高达70.3%,北 京市为73.3%,高出全国3个百分点;
二是,超重、肥胖者多,全国城乡在校初高中生,超重者为9.72%,肥胖者为 6.53%,合计为16.25%;其规律是: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城市高于农村,经济条 件较好的地区高于条件差的地区;
三是,发育迟缓、偏矮者多,全国城乡在校初高中生,身体发育迟缓、个头偏 矮者占总人数的17%,北京市为19%;
四是,营养不良者多,全国城乡7-17岁青少年中,营养不良率为27.8%,缺少 维生素A者达45.1%,贫血者达20%,大多数人每日平均缺钙300毫克以上;
五是,饮食不科学、免疫力下降者多,在校学生每日饮食能够达到中国营养学 会制定的《学生每日膳食营养标准》者还不足4%,多数学生听课时经常走神,每到 流行性感冒爆发季节,很多学校几乎整班学生患病,此类现象大有加重之势头。
因此,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推广科学饮食,全面均衡营养,加强青少年 的饮食保健与呵护,是强壮我中华民族、造福子孙后代的必由之路。
本发明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指导,与现代养生、营养保健科学融为一体,针对 学生与脑力劳动者的现状,采用:呵护脏腑、均衡营养、益气生血、清热排毒、提 升免疫与安神健脑“多管齐下”的方法科学饮茶。自2004年上市以来,经常饮用 此茶的人群逾10万。经跟踪调查,一般大中学生或脑力劳动者,每日饮用天然安 神健脑茶1-2袋,连饮3个月,明显见效,总有效率达90%以上。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的:
如上所述一种天然安神健脑茶的配方为:党参3-6%,黄芪4-6%,绞股蓝4-6%, 甘草4-6%,制首乌6-12%,当归6-12%,枸杞子6-12%,山楂10-15%,山茱萸5-10%, 菊花4-6%,大枣10-15%,龙眼肉4-6%,益智仁4-6%,酸枣仁3-5%,远志4-6%, 灵芝2-4%,熟地5-9%,银杏茶4-6%。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实施的,该 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1)将如上所述的党参、黄芪、绞股蓝、甘草、首乌、当归、枸杞子、山楂、 山茱萸、菊花、大枣、龙眼肉、益智仁、酸枣仁、远志、灵芝、熟地、银杏茶, 按常规分别制成中药饮片及中药茶备用;
(2)将上述中药饮片及中药茶置于同一容器中,先混合搅拌均匀,再粉碎、 搅拌均匀、造粒、烘干、装袋、包装,然后灭菌,制成每袋净重1.5-3克的天然 安神健脑袋泡茶;
(3)用不锈钢锅将清水煮沸,按每袋泡茶添加水1-1.5升之比例添加天然安 神健脑袋泡茶,再用文火煮25-30分钟,即制成天然安神健脑茶饮品。
本品“源于自然,清冽爽口,香郁味醇,呵护脏腑,益气生血,养心安神, 增智健脑,清热排毒,利尿通便,养颜美容,提升免疫,物美价廉。”具有以下九 大优势:
一是,养心健脑。心脏负责供血,主管人的精神,只有心气充盛,供血量充 沛,才能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思路敏捷。本发明精选具有补血养心、安神健脑 功能的18种中草药制成,常饮能够强心、补血、安神、健脑,预防健忘、失眠、 心神不宁、记忆衰退、神经衰弱等证。
二是,养肾补脑。肾脏负责藏精、纳气、生髓、造血、排尿,只有肾气充盈, 才能耳聪目明、精力充沛、大脑发达,记忆清晰。本发明精选枸杞子、制首乌、 当归、熟地、益智仁、远志、灵芝、山茱萸等8种补肾益精、增智健的中草药, 常饮能够强肾、益精、壮骨、生髓、补血、健脑,防治发育迟缓、未老先衰、心 力交瘁、记忆力低下等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泳宏,未经刘泳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3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
- 下一篇:电化学锌-水制氢储氢系统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