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外抗拉环的刹车毂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23036.4 | 申请日: | 200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5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华才 |
主分类号: | F16D65/10 | 分类号: | F16D65/10;B60B2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镕坚 |
地址: | 550001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拉环 刹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动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刹车毂的结构。
背景技术
刹车毂(制动鼓)是汽车的一种关键保安部件,利用制动蹄与刹车毂之间的摩擦力使汽车行进的动力转化为热能,从而使汽车减速或停车。刹车毂大都为灰口铸铁铸造而成,灰口铸铁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但抗冷热疲劳性能与韧性差,易碎、易龟裂和掉块,疲劳开裂是刹车毂损坏失效的主要原因。刹车毂损坏,失去刹车能力将严重威胁到人和车的安全,尤其是重载高速汽车刹车产生的制动力大,刹车毂内产生的应力也大,刹车毂更易开裂失效。
为了解决现有的刹车毂的缺点,人们提出不少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中国专利zL99101407.3“刹车毂材料”提出了从材料上改进的技术方案、中国专利申请200420107185.8“抗开裂汽车制动鼓”,中国专利申请200420039405.8“加箍制动鼓”中国专利申请200420118569.x“镶式制动鼓”等提出了从结构上改进的技术方案,这些方案各有其优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外抗拉环的刹车毂,它能有效地减小制动时刹车毂内产生的应力,从而改善刹车性能,延长刹车毂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它由刹车毂本体和1个外抗拉环组成,在刹车毂本体上沿轴向开有至少1个应力消除缝,外抗拉环套在刹车毂本体上。
所述应力消除缝的截面呈V形,其高度即为刹车毂本体壁厚度。
所述刹车毂本体外壁上外侧有一肩环。
本实用新型在刹车毂本体上沿轴向开有至少1个应力消除缝,可消除刹车毂本体内的应力;刹车毂本体外套外抗拉环既可减小刹车毂本体的厚度,从而减少因刹车毂本体的过厚、温差过大引起的开裂,又可将制动时刹车毂本体所受制动力传递给外抗拉环,减小刹车毂本体的受力。
外抗拉环过渡配合套在刹车毂本体上,刹车毂本体外壁上外侧有一肩环有利于外抗拉环装配时易于定位和减小轴向窜动。
为了保证外抗拉环承受制动时产生的环向外拉力,外抗拉环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应大于刹车毂本体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
经实际使用证明,本实用新型具有装配容易,使用寿命长,刹车性能好的优点,受到汽车司机们的欢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以上各图中:
1为刹车毂本体,2为外抗拉环,3为应力消除缝,4为肩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方式,
它由刹车毂本体1和一个外抗拉环2组成,在刹车毂本体1上沿轴向开有1个应力消除缝3,外抗拉环2套在刹车毂本体1上,刹车毂本体1外壁上外侧有一肩环4;
刹车毂本体1的材质是灰口铸铁,外抗拉环2的材质是40铬锰钛,外抗拉环2内壁内圆柱面和刹车毂本体1外壁外圆柱面应按过渡配合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进行机加工,使外抗拉环2过渡配合套在刹车毂本体1上:在刹车毂本体1外壁外圆柱面上涂油,用压配的方法将外抗拉环2套压在刹车毂本体1上。
图2为图1的仰视图,由图2所示,在刹车毂本体1上沿轴向开有1个应力消除缝3,应力消除缝3的截面呈V形,它是两条切缝,在刹车毂本体1内壁处相交成一条缝,在刹车毂本体1外壁肩环4外圆柱面处两条缝距离5厘米,应力消除缝3高度即为刹车毂本体1厚度,应力消除缝3在刹车毂本体1内沿轴向的长度为刹车毂本体1内圆柱面的轴向长度的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华才,未经王华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230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级分支井完井双管封隔器
- 下一篇:钢丝绳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