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补偿膜及制作方法、采用该补偿膜的液晶显示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73404.3 | 申请日: | 200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6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F1/1337;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偿 制作方法 采用 液晶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偿膜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采用该补偿膜的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一般常白模式扭转向列型液晶显示面板(TN-LCD)的液晶分子在外加电压时,其长轴容易受该电压所产生的电场影响,而趋于与该电场平行且与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层中的配向膜成垂直状态排列。然而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层上下两端边缘的液晶分子,因受配向膜所产生的锚定力影响,故无法完全垂直于配向膜。在实际情况中,在外加电场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层时,该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倾斜角度以靠近该配向膜侧为基准,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加至垂直于配向膜,且该倾斜角度为非线性变化。
液晶显示面板中所使用的液晶分子为柱状液晶分子,该液晶分子特性为长轴与短轴分别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即:寻常折射率(ordinaryindex of refraction)与非寻常折射率(extraordinary index ofrefraction)。当光线穿透非完全直立的液晶分子时,会穿透长轴与短轴区域,从而产生双折射(birefringence)效果,使得光线产生两种偏振方向,而偏振片无法完全过滤该拥有两种偏振方向的光线,导致漏光现象。当该漏光现象发生在一般常白模式扭转向列型液晶显示面板所显示的黑色区域时,会提高该黑色显示区域的亮度,此亮度提升会造成显示区域对比度降低,使得使用者在观看该液晶显示面板时,显示画面对比度随着观看视角增加很快就下降到可视临界值以下,无法符合广视角的要求。
鉴于光线在穿透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层时会有漏光的现象,所以如果要使对比度提升,则需减少因双折射所造成的漏光,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外加具有负延迟值的补偿膜,补偿液晶显示面板所产生的正延迟值,使两延迟值叠加后的总延迟值趋近于零,从而减少漏光以达到补偿的效果,所以补偿膜的设计需配合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学特性。
因液晶显示面板的对比度会随着可视角度的增大逐渐下降,所以如要达到广视角的要求则需一种能提升对比度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技术液晶显示面板的补偿原理示意图,该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液晶层10及上、下补偿膜12、16。该液晶层10包括有液晶分子11,该上、下补偿膜12、16分别包括补偿膜液晶分子14、18,该液晶层10中的液晶分子11在受到外加电场影响时,其倾斜角度随着该液晶分子11与该液晶层10上、下边缘间距离的增加,呈非线性递增变化。该补偿膜12、16均具有单层结构,且分别设置在该液晶层10上、下两侧,该补偿膜12、16的液晶分子14、18的倾斜角度随着该液晶分子14、18与该液晶层10边缘间距离的增加,呈线性递增变化。
如图2所示为下补偿膜16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该下补偿膜16包括:一基板161、一配向膜162及一补偿膜液晶层163。该补偿膜液晶层163中的液晶分子164、165、166的光学轴方向与平行基板的平面方向分别呈倾斜角度θ1、θ2、θ3,该液晶分子164、165、166的倾斜角度随该液晶分子堆栈的高度增加,由θ1变化到θ2再到θ3,且为线性变化。以此技术所制作的补偿膜14、16应用于液晶分子倾斜角度为非线性化变化的液晶显示面板100中,无法有效减少漏光及提高显示画面对比度,所以其补偿效果不佳,难以达到广视角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液晶显示面板漏光及显示画面对比度不佳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减少液晶显示面板漏光及提高显示画面对比度的补偿膜。
为解决上述液晶显示面板漏光及显示画面对比度不佳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减少液晶显示面板漏光及提高显示画面对比度的补偿膜制作方法。
同时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减少液晶显示面板漏光、提高显示画面对比度及增加广视角的液晶显示面板。
一种补偿膜,其包括一基板、一位于该基板表面的第一配向膜、一第一液晶层、一第二配向膜及一第二液晶层,该第一液晶层位于该第一配向膜与第二配向膜之间,该第二配向膜位于该第一液晶层与第二液晶层之间,其中在该第一配向膜表面具有多道第一沟槽,该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由该多道第一沟槽定义出一第一倾斜角度;在该第二配向膜表面具有多道第二沟槽,该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由该多道第二沟槽定义出一第二倾斜角度,该第一倾斜角度与该第二倾斜角度间有一差值,且该液晶分子具有双折射率或为碟状液晶分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73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