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室真空渗碳气淬油淬多用炉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9643.1 | 申请日: | 200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25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荣华 |
主分类号: | C23F17/00 | 分类号: | C23F17/00;C23C8/20;C21D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渗碳 气淬油淬 多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具体地说是三室真空渗碳气淬油淬多用炉。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对工件进行加热、油淬和气淬工艺的时候,多是单独采用加热室、油淬室和气淬室对工件进行加工,这样操作不但需要的炉具多,而且加工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这种操作用电量很大,大大增加了加工过程的生产成本、浪费了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加工、对环境无污染的三室真空渗碳气淬油淬多用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炉体的底部设置有油缸,油缸上方炉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放置工件的绝缘底座,绝缘底座的下方为送料车,送料车的下方炉体的两侧设置有换热器和风管,炉体一侧的风管与设置在炉体侧面由电机控制的风机相通,炉体的上部设置有垂直闸板阀和闸板阀气缸,炉体的顶部为加热室,加热室与真空机组相连,炉体中心的前方为油冷室,炉体中心的后方为气淬室。
油冷室和气淬室设置有炉门;加热室的侧面相对真空机组的一面设置有冷阱。
本实用新型的三室真空渗碳气淬油淬多用炉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使用方便、一物多用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三室真空渗碳气淬油淬多用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油缸,2、换热器,3、送料车,4、风机,5、工件,6、闸板阀气缸,7、加热室,8、垂直闸板阀,9、真空机组,10、绝缘底座,11、风管,12、冷阱,13、气淬炉门,14、炉门,15、油冷室,16、电机,17、炉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三室真空渗碳气淬油淬多用炉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三室真空渗碳气淬油淬多用炉,炉体17的底部设置有油缸1,油缸1上方炉体17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放置工件5的绝缘底座10,绝缘底座10的下方为送料车3,送料车3的下方炉体17的两侧设置有换热器2和风管11,炉体17一侧的风管11与设置在炉体17侧面由电机16控制的风机4相通,炉体17的上部设置有垂直闸板阀8和闸板阀气缸6,炉体17的顶部为加热室7,加热室7与真空机组9相连,炉体17中心的前方为油冷室15,炉体17中心的后方为气淬室13;油冷室15和气淬室13均设置有炉门14;加热室7的侧面相对真空机组9的一面设置有冷阱12。
本实用新型的三室真空渗碳气淬油淬多用炉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荣华,未经李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9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聚四氟乙烯棒材的热压挤出机
- 下一篇:一种微型打印机用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