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9204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火花塞-CN201380068083.1有效
  • 吉本修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2013-10-02 - 2016-10-12 - H01T13/20
  • 火花塞(1)具备中心电极(5)以及在与中心电极(5)之间形成火花放电间隙(33)的接地电极(27),在两电极(5、27)的至少一个焊接有端头(31、32)。端头(31(32))比焊接该端头的电极(27(5))的热膨胀系数小,端头(31(32))的贵金属成分的含有率A(质量%)与电极(27(5))的贵金属成分的含有率B(质量%)的差(A‑B)被设为是50质量在端头(31(32))与电极(27(5))之间的中间层(34(35))存在空孔(38(39)),在将端头(31(32))与中间层(34(35))之间的边界的长度设为L(mm)、将沿着端头(31(32))与中间层(34(35))之间的边界的方向的空孔(38(39))的长度设为N(mm)时,被设为0.1≤N/L≤0.4。
  • 火花塞
  • [发明专利]折合式金属背板-CN202110690014.0在审
  • 陶靖雯 - 达运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6-22 - 2022-11-15 - F16C11/12
  • 一折合板部(30),连结于该第一板部(10)与第二板部(20);该折合板部(30)接近该第一板部(10)与第二板部(20)处分别形成有一第一折区(31),并于该两第一折区(31)之间形成有一第二折区(32);该第一折区(31)具有多排间隔的第一开口(311),该第二折区(32)具有多排间隔的第二开口(321);该各第一折区(31)构成一第一展开长度(L1),该第二折区(32)构成一第二展开长度(L2),其中该第一折区(31)的第一展开长度(L1)为第二折区(32)的第二展开长度(L2)的0.2倍至0.5倍。
  • 折合金属背板
  • [发明专利]电力变换装置-CN201580043117.0有效
  • 广濑翔平;鹈野良之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2015-06-23 - 2019-07-05 - H02M3/28
  • 在连接到第1输入输出端口(P1)的全桥电路与变压器(30)的1次线圈(31、32)之间连接电感器(L11、L12)。在连接到第2输入输出端口(P2)的全桥电路与变压器(30)的2次线圈(33、34)之间连接电感器(L21、L22)。变压器(30)的1次线圈(31、32)的中心抽头连接第3输入输出端口(P3)。电感器(L11、L12)相互独立。另外,电感器(L21、L22)也相互独立。由此提供设计容易、磁场噪声小的电力变换装置。
  • 电力变换装置
  • [发明专利]公路和越野用的充气轮胎-CN201080058377.2有效
  • G·科隆博;S·蒙泰塞洛;K·马查多 -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 2010-12-23 - 2012-09-26 - B60C11/11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1),其具有胎面(2),该胎面包括两个肩部部分(L2、L3)以及跨过赤道面(X-X)的中心部分(L1),其中肩部部分(L2;L3)均具有通过肩部横向凹槽(23;28)沿周向彼此分隔开的侧向块(13;14)的至少一个行;中心部分(L1)的空隙橡胶比低于0.25,并且中心部分包括中心块的第一行和第二行(9;10);第一中心行(9)的每个块(32)都与第二行的块(33)基本上沿轴向对准,以限定基本上连续的横跨中心部分(L1)的第一横向排出通道(70);第一横向排出通道(70)限定在由沿轴向并排布置的第一行(9)的块(32)和第二行(10)的块(33)形成的第一对块与以相似方式形成的沿周向相邻的第一对块之间;第一中心行(9)的每个块(32)都具有延伸方向,该延伸方向与赤道面(X-X)形成在45°至80°之间的角度α1,并且第二行(10)的每个块(33)处于第一行(9)的沿周向在前面的块(32)的延伸方向上,以限定横跨中心部分(L1)的倾斜且基本上连续的第二排出通道(71)。
  • 公路越野充气轮胎
  • [发明专利]用于促进血凝块形成的栓塞装置和从身体管腔取回该装置的方法-CN201980064304.5有效
  • C·吉尔斯;S·谢里丹 - 清流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7-25 - 2022-05-31 - A61B17/12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栓塞装置(10),其用于促进身体管腔(L)中的凝块形成并且具有塌缩的递送构型和扩展的部署构型,所述塌缩的递送构型用于将栓塞装置(10)递送到身体管腔(L)中和从身体管腔取回栓塞装置(10),所述扩展的部署构型用于将栓塞装置(10)锚固在身体管腔(L)中。栓塞装置还包括布置在管状笼架(20)中的栓塞构件(30),栓塞构件(30)包括主干部(31)和从主干部向外延伸的多个柔性刚毛(32),多个柔性刚毛(32)具有塌缩的递送构型和扩展的部署构型。栓塞装置(10)被配置为使得在管状笼架(20)从其扩展的部署构型转换到其塌缩的递送构型时,多个柔性刚毛(32)被管状笼架(20)从柔性刚毛(32)的扩展的部署构型推压到柔性刚毛(32)的塌缩的递送构型。
  • 用于促进血凝形成栓塞装置身体取回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跳床用可折叠扶手及跳床-CN201922257826.7有效
  • 于祥 - 扬州久信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2-16 - 2020-09-01 - A63B5/11
  • 本实用新型属于跳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跳床用可折叠扶手,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把手(1)、立管(2)和连接件(3),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3)包括第一、二U形连接件(31、32)、L形连接件(33);所述第一U形连接件(31)用于与圈管(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U形连接件(32)设置在立管(2)底部,第二U形连接件(32)通过对锁螺丝(34)与第一U形连接件(31)铰连接,第二U形连接件(32)在第一U形连接件(31)内部进行转动;所述第二U形连接件(32)上设置L形连接件(33),L形连接件(33)上设置第一焊接螺母(35)。
  • 一种跳床用可折叠扶手
  • [发明专利]通过设置至少一个纵向连接接缝来连接罩体的壳状纵向段的装配装置-CN200480039501.5有效
  • 赖纳·韦塞洛 - 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
  • 2004-12-21 - 2007-01-24 - B21J15/10
  • 一种用于连接构成大型构件、设有具有敞开的面部侧的空腔的罩体(9)的壳状罩体纵向段(910)的装配装置(1),其用于制造纵向连接接缝,其包括至少一个工具对(3),该工具对包括可在空腔内沿罩体(9)的纵向(L)被移动引导的内部工具(31)以及可在空腔(92)外沿纵向(L)被移动引导的外部工具(32),其中,所述工具(31,32)作为工具对(3)在垂直于罩体纵向(L)的方向上一起动作。所述装配装置(1)包括载架对(2),该载架对由在罩体(9)的空腔中沿纵向方向(L)延伸且可移动引导内部工具(31)的内引导载架(21)以及在罩体(9)外沿纵向方向(L)延伸且可移动引导外部工具(32)的外引导载架每个引导载架(21,22)可绕至少一个根据罩体(9)的外纵向轮廓(980)定向的纵向转动轴线(500)转动地保持以及可沿至少两个垂直于罩体纵向方向(L)的空间方向(Y,Z)滑动地保持,并且其是可固定的,使得所述工具对(3)中的工具(31,32)选择性地处于罩体(9)纵向圆周上的不同位置。
  • 通过设置至少一个纵向连接接缝装配装置
  • [发明专利]内窥镜用操作线牵拉装置-CN201880065771.5在审
  • 王雄伟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2018-07-31 - 2020-05-26 - A61B1/00
  • 本发明的内窥镜用操作线牵拉装置包括:操作单元30;操作线21u~21l,其一端与弯曲部连接,另一端与转动体31连接;操作线固定部25u~25l,其将操作线21u~21l的另一端分别单独地固定;和槽32u~32l,其用于对操作线21u~21l中的与转动体31转动的方向对应的操作线的中间部进行限制,使得该中间部随着转动体31的转动而卷绕在转动体31上。
  • 内窥镜操作牵拉装置
  • [发明专利]磨损部件系统-CN201780032191.1有效
  • P.库阿弗德;A.加贝拉;P.巴拉米安;C.温普;K.G.维玛 - 康比磨损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2017-04-25 - 2021-12-14 - E02F9/28
  • 以及第二接触表面(22),该第一止动表面(23)布置在磨损部件保持器(4)的前部部分上,该第一接触表面(21)和该第二接触表面(22)从磨损部件保持器的第一止动表面(23)至第二止动表面(31)和第三止动表面(32),从中心线LL对称地布置,其中第二止动表面(31)和第三止动表面(32)从第一接触表面(21)和第二接触表面(22)至第三接触表面(41)和第四接触表面(42)对称地布置在中心线LL的每一侧上,其中第三接触表面(41)和第四接触表面(42)从第二止动表面(31)和第三止动表面(32)对称地布置在中心线LL的每一侧上。
  • 磨损部件系统
  • [发明专利]涂装装置-CN201680019212.1有效
  • 光本政敬;早坂宜晃 - 长濑产业株式会社;加美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2016-05-19 - 2018-10-12 - B05B7/26
  • PCO2供给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供给部(FCO2)、用最大供给压力PP供给涂料的涂料供给部(FP)、将从二氧化碳供给部(FCO2)供给的二氧化碳和从涂料供给部(FP)供给的涂料混合而得到混合物的混合部(32)、对混合物进行喷雾的喷雾部(36)、将二氧化碳供给部(FCO2)与混合部(32)连接的第一管线(L1)、将涂料供给部(FP)与混合部(32)连接的第二管线(L2)、将混合部(32)与喷雾部(36)连接的第三管线(L3)、设置于第一管线(L1)的、设定压力PBV的第一背压阀(18)、和设置于第二管线(L2)的止回阀(28),二氧化碳供给部(FCO2)的最大供给压力PCO2、涂料供给部(FP)的最大供给压力PP和第一背压阀
  • 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