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9169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成像装置-CN200810127102.4有效
  • 森田真次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2008-06-19 - 2008-12-24 - G03G15/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光电导;使所述光电导曝光的曝光装置;防尘元件,其沿所述光电导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曝光装置的曝光位置的上游;和盖,其支撑所述曝光装置和所述防尘元件;其中,所述盖围绕枢轴打开和关闭,所述枢轴沿所述光电导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曝光装置的上游。
  • 成像装置
  • [发明专利]用于建立导电连接的装置-CN201780050019.9在审
  • S·汉克;F·布伦纳;M·伊斯勒 - 捷温有限责任公司
  • 2017-06-06 - 2019-04-16 - H01R13/193
  • 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导元件(4),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导元件具有第一接触极(4')。所述装置(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导元件(6),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导元件具有第二接触极(6')。至少一个第一电导元件(4)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电绝缘壳元件(8)包围,至少一个第一电导元件(4)的第一接触极(4')由所述第一电绝缘壳元件接收和/或保持。此外,第一电绝缘壳元件(8)在至少一个第一电导元件(4)的第一接触极(4')的区域中具有第一空槽(10)。至少一个第二电导元件(6)同样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电绝缘壳元件(12)包围,至少一个第二电导元件(6)的第二接触极(6')由所述第二电绝缘壳元件接收和/或保持。(4)的第一接触极(4')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导元件(6)的第二接触极(6')之间的电连接。
  • 电导体元件电绝缘壳接触极空槽固定件导电连接元件接收包围耦合电连接松开穿过侧面
  • [发明专利]可变相位定位装置-CN95190170.2无效
  • 罗德尼·J·韦斯特;莉萨·C·西莫林 - 方D公司
  • 1995-03-08 - 1996-06-05 - H01B7/04
  • 用于解决预接母线硬管馈电系统的邻接部分的电导之间轴向和角度错位。该可变相定位装置包括带有装在每一端的端件的柔性护套。数个柔性电导封装在该护套之中。每一导体封装在一电绝缘套中。基本为硬质的端子装固在每一导体的每一端。在护套的每一端端子松动地卡在端子底托之内使得每一端子可自由旋转。端子底托由电绝缘材料制成。
  • 可变相位定位装置
  • [发明专利]电化学储能电池和电池组-CN202211416893.9在审
  • M·克雷布斯 - 瓦尔达微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 2022-11-11 - 2023-05-16 - H01M10/0585
  • 电池包括第一电绝缘基底、第一电导层、第二电绝缘基底、第二电导层、由第一电极层、由第二电极层和第一隔膜层。在超级电容器区域中,第一电导层的区段用由超级电容器材料制成的第一超级电容器层遮盖和第二电导层的区段用由第二超级电容器层遮盖。电极层以堆叠布置存在:第一电绝缘基底‑第一电导层‑第一电极层‑第一隔膜层‑第二电极层‑第二电导层‑第二电绝缘基底。超级电容器层以堆叠布置存在:第一电绝缘衬底‑第一电导层‑第一超级电容器层‑第二隔膜层‑第二超级电容器层‑第二电导层‑第二电绝缘衬底。
  • 电化学电池电池组
  • [实用新型]为车辆提供电力的系统及用于车辆的电力结构的转换器件-CN201620131736.7有效
  • J·J·齐默尔曼;G·L·洛曼;A·W·斯特拉瑟斯 - 乔伊·姆·特拉华公司
  • 2016-02-19 - 2016-10-05 - B60L5/04
  • 一种为车辆提供电力的系统及用于车辆的电力结构的转换器件,其中,转换器件包括第一轨道部分,所述第一轨道部分包括多个第一电导,所述多个第一电导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端;第二轨道部分,所述第二轨道部分包括多个第二电导,所述多个第二电导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二端;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用于相对所述第一轨道部分移动所述第二轨道部分以在所述第一轨道部分和所述第二轨道部分之间选择性地形成连续路径;以及多个连接器,所述多个连接器中的每一个配置在所述第一电导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导的第二端的至少一个上,所述多个连接器中的每一个均是非导电的从而所述多个连接器在所述第一电导和第二电导之间形成盲区。
  • 车辆提供电力系统用于结构转换器件
  • [发明专利]贴片天线设备-CN98814323.2无效
  • 威利·沃皮奥 - 诺基亚网络有限公司
  • 1998-11-18 - 2001-11-14 - H01Q5/00
  • 一个贴片天线,包括一个导电接地板(1)、一个放置在所述导电接地板(1)上方并与之平行的导电贴片(2),一个用于向所述贴片天线馈入信号的馈电(6),以及一个绝缘衬底材料(5),位于导电接地板(1)和导电贴片(2)之间,其中馈电(6)与绝缘衬底材料(5)的一侧相连,导电贴片(2)与所述绝缘衬底材料(5)的另一侧相连。
  • 天线设备
  • [发明专利]具有线源极和线漏极的晶体管-CN200910225703.3有效
  • 穆罕默德·本瓦迪赫 - 原子能委员会
  • 2009-11-27 - 2010-07-21 - H01L29/78
  • 一种场效应晶体管,至少包括栅极(1)、绝缘体层(2)、漏极(3)、源极(4)、将所述源极(4)连接到所述漏极(3)的半导体材料(50),所述栅极(1)和所述绝缘体层(2)每个都包围由所述源极(4)、所述漏极(3)以及所述半导体材料所构成的组件,所述绝缘体层(2)设置在所述栅极(1)和所述组件之间。所述漏极(3)和所述源极(4)分别由第一电导和第二电导构成,所述第一电导和第二电导以平行方式设置且彼此不相连接,所述半导体材料(50)层包围所述第一电导和第二电导的整个周界以及它们的至少一部分长度
  • 有线线漏极晶体管
  • [实用新型]液体冷却的充电结构及具有其的充电连接器-CN202223110439.9有效
  • 薛亚磊 - 薛亚磊
  • 2022-11-23 - 2023-04-25 - B60L53/30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冷却的充电结构及具有其的充电连接器,属于充电连接器设计技术领域,其中充电结构,包括导电组件、绝缘导热筒体、外筒体,导电组件包括通电导以及通电导线,其中,通电导包括插入段与尾段,通电导线电性连接于尾段上,绝缘导热筒体具有包裹于通电导的尾段及通电导线外侧的外侧筒部,外筒体套装于绝缘导热筒体的外侧以在其与外侧筒部之间形成尾段冷却空间,通电导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空腔。本实用新型中空腔及尾段冷却空间内的冷却液体可以对通电导的插入段及通电导的尾段与通电导线处充分冷却,从而实现对充电结构的由头部至尾部的充分且全面地冷却,进而可以提高充电连接器可以支持的电流负载。
  • 液体冷却充电结构具有连接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