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75593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导电纳米的制备方法-CN201911166304.4在审
  • 韩猛立 - 西安和光明宸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1-25 - 2020-02-21 - B22F9/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纳米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向熔炼中通惰性气体,将放入熔炼中进行熔炼,得到溶液;步骤2,对溶液进行真空雾化处理,得到粉末;步骤3,将粉末放入管式中,升温至保温温度后,向管式中通还原性气体CO,然后保温反应一段时间;步骤4,关闭CO通气阀,然后升温至新的保温温度,向管式中通H2,保温反应,得到纳米本发明制备的纳米成分均匀、导电性能良好、致密度高、流动性能优良、易于成型,粉末形貌和粒度一致性较好。
  • 一种导电纳米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电解干燥和还原连续处理工艺-CN201210596501.1有效
  • 苏朝晖;傅绪成 - 六安市晖润粉末新材料有限公司;傅绪成
  • 2012-12-28 - 2017-04-19 - B22F9/2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干燥和还原连续处理装置及工艺。该干燥和还原连续处理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干燥和还原装置、氨分解装置和冷却水装置。该装置将置于同一个反应中进行连续的干燥和还原处理。电解干燥及还原连续处理工艺为在该装置反应中经过高温导热油传热真空干燥后,不经冷却,立即向反应氮氢混合气体,利用干燥的热源进行还原;在干燥和还原过程保持反应旋转,以保持受热和还原均匀通过该装置进行干燥和还原后的保持原来的树枝状结构,大幅度降低了还原的松装密度,不需要后续的破碎工序。与目前的干燥、还原工艺相比,工艺流程减少,生产时间周期显著缩短,投资成本大大降低。
  • 一种电解铜干燥还原连续处理装置工艺
  • [发明专利]一种包覆层厚度可控钨包覆纳米复合体的制备方法-CN201010209856.1无效
  • 陈文革;陶文俊;李君强 - 西安理工大学
  • 2010-06-25 - 2010-10-06 - B22F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层厚度可控钨包覆纳米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先将质量为m1的CuO体与质量为m2的WO3体均匀混合,混合后的体置于中进行烧结,再将研磨后的CuWO4体中加入质量为m3的CuO体,混合后置于氢气还原中,向内通氢气,通气速率为33L/min,再以每分钟5~10摄氏度的升温速度,升温至360℃保温10分钟,再以每分钟3~5摄氏度的速度升温至800℃,保温30min,停止通氢气,以20L/min的速率通氦气随冷却,冷却至室温后停止通氦气,即得到钨包覆纳米复合体。本发明制备工艺可以在纳米数量级精确控制W包覆层的厚度,从而可以满足不同钨比例含量的应用要求。
  • 一种覆层厚度可控钨包覆铜纳米复合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从废杂阳极板电解产生的阳极泥中回收的方法-CN202211649191.5在审
  • 王庆轮;曾强;张万兴;王江洲 - 张家港联合铜业有限公司
  • 2022-12-21 - 2023-03-31 - C22B15/00
  • 一种从废杂阳极板电解产生的阳极泥中回收的方法,包括(1)将阳极泥浆经过分离溜槽,分离出第一和红铜泥;(2)将红铜泥通溶解罐,向溶解罐中通电解过程中使用的电解液、氧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得到溶解泥浆液;(3)将溶解泥浆液经过分离溜槽,分离得到第二和低阳极泥浆;(4)将第一和所述第二混合,水洗、干燥后,送入阳极制备阳极板。本发明通过使阳极泥经过分离溜槽分离出大颗粒的及红铜泥,然后再将红铜泥经过部分溶解后再次分离,可有效回收阳极泥中的,实现了的回收利用,具有较佳的经济效益;本发明的方案简单,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化的生产
  • 一种废杂铜阳极板电解产生阳极泥回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浆料的改性微细的制备方法-CN202211497850.8在审
  • 郭屹宾;郭德林;丁琳;张爱华 - 河南可迪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1-27 - 2023-03-03 - B22F9/08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浆料的改性微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雾化方式制备出球形或类球形,通过风选或筛网进行筛选;B、将回转式干燥升温至300‑400℃,通空气或富氧气体,送入步骤A中的母;C、在步骤B中的氧化母中加入气雾化锡并均匀混合,得到混合;D、将步骤C中的混合在还原内进行还原;E、将步骤D中的还原通过风选或筛网进行筛选,改性通过抗氧化处理后,得到成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减轻传统的雾化铜在浆料生产、存储、印刷、排胶等环节容易产生沉降或偏析,在浆料烧结环节,烧结温度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浆料的改性微细的制备方法。
  • 一种适用于浆料改性微细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LTCC用的生产工艺-CN202310882639.6在审
  • 郑圆圆;刘忠庆;田太玉;杨武彬;程国栋;梁浩;王鸿印 - 贵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7-18 - 2023-08-29 - B22F1/054
  • 本申请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LTCC用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雾化制得的在空气气氛中加热氧化得到氧化铜;步骤2:将结块的氧化铜放入破碎设备进行破碎分离,得到氧化铜颗粒;步骤3:将氧化铜颗粒置于还原,加热并通还原气体还原得到板结块;步骤4:将板结块通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后分离得到纳米级实心;步骤5:采用气流分级再进行分级,去除大部分粘结颗粒和扁状颗粒。本专利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纳米级制作工艺成本高,低成本制得的纳米占比小,球形度低,流动性差,无法满足LTCC制作加工需求的问题。
  • ltcc用铜粉生产工艺
  • [发明专利]一种原位内氧化-还原法制备弥散强化铜的方法-CN201610254014.5在审
  • 李晖云 - 东莞市精研粉体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4-23 - 2016-07-20 - B22F9/08
  •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位内氧化‑‑还原制备弥散强化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Cu和Al按比例投入中频坩埚中进行熔炼,使加入的少量金属A l在Cu中形成固溶体;采用气水雾化法将铝固溶合金雾化成浆;将浆水浴加热,加热过程中向浆内持续通空气,在此过程中,铝固溶合金颗粒发生不完全氧化反应,在颗粒表面生成大量的氧化亚铜;对浆进行固液分离,室温‑100℃下干燥,然后将粉末松散地堆放于不锈钢盘中,置于还原中,先通氮气,在400‑600℃进行原位内氧化反应,Al单质被氧化后生成弥散状分布的Al2O3纳米颗粒;随后在还原中继续通氢气进行还原反应,使富余的氧化亚铜还原为单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原位内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制得弥散相分布均匀的氧化铝弥散强化铜,且工艺简单易行。
  • 一种原位氧化还原法制备弥散强化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高锡含量高密度锡合金的制备方法-CN202010326791.2有效
  • 邹军涛;王宇轩;石林;石浩;梁淑华 - 西安理工大学
  • 2020-04-23 - 2021-09-10 - C22C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锡含量高密度锡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按照质量百分数称取Cu83.2~84.3wt.%,Sn15.4~16.5%,Ti0.3%,使用球磨机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步骤2:将步骤1中的混合进行冷压得到冷压坯,将冷压坯置入雾化沉积中进行雾化沉积,得到预合金粉;步骤3:对步骤2中的所述预合金粉进行筛处理,进行二次冷压得到二次冷压坯,随后置入气氛烧结中,通惰性气体,加热升温、加压气氛烧结,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将气氛烧结降温降压后得到锡合金。本发明提高了锡合金内部锡的含量,且锡的分布较均匀,保证了锡合金的密度和硬度。
  • 一种含量高密度合金制备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渣熔烧取样装置-CN202223024807.8有效
  • 李进华;钟兴全;陈煌辉 - 科城精铜(广州)有限公司
  • 2022-11-15 - 2023-04-25 - G01N1/1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渣熔烧取样装置,涉及渣熔烧取样技术领域,包括:推车板,上侧放置有中频熔炼,所述中频熔炼的顶部配合扣接有盖,所述盖的顶部设置有拿取把;工具存放操作单元,包含有存放腔、滑动板、滑条和存放凹槽,所述推车板的一侧开设有存放腔,所述存放腔内设有滑动板,该渣熔烧取样装置,利用中频熔炼渣加热熔解,利用座降温单元采用自来水对中频熔炼座进行降温,避免中频熔炼的炉体高温影响座内的电气元件正常运行,溶解的水导入模具成型完成渣的制样工作,成功制样后能对渣进行取样成分检测,对后续渣的处理提供数据支持。
  • 一种铜粉铜渣熔烧取样装置
  • [发明专利]钨触头材料的制作方法-CN201610638460.6有效
  • 郭创立;赵伟鹏;周宁;任红艳 - 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8-05 - 2018-02-02 - C22C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触头材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向钨粉、的混合中加入粘结剂混合均匀;步骤2,将经过步骤1处理的混合通过筛网过筛后置于容器中分散晾晒;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倒入石墨模具,放置于SPS烧结内抽真空并加压,通脉冲直流电流并升温至1020‑1055℃,保温1.5‑3.5min后,冷却;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多孔烧结产物继续置于SPS烧结内抽真空并加压,通脉冲直流电流并升温至1100‑1200℃,保温1.5‑3.5min;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二次烧结的钨触头材料置于1200‑1800℃的温度范围内,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中进行保温2‑20小时,得到钨触头材料。
  • 铜钨触头材料制作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