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69836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催化剂-CN200880014696.6有效
  • J·L·维萨吉;J·M·波塔;J·G·科尔特增;M·S·达塔;A·博默;J·范德洛斯德雷茨;A·M·赛义卜 - 沙索技术有限公司
  • 2008-05-05 - 2010-03-31 - C10G2/00
  • 一种用于生产负载型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方法,包括:在第一活化阶段中采用还原气体在HR1的加热速率下处理颗粒状催化剂前驱,直到前驱达到温度T1,以获得经部分处理的前驱,其中80℃≤T1≤180℃;在第二活化阶段中,将所述经部分处理的前驱体用还原气体在具有x个步幅的平均加热速率HR2下进行处理,持续时间t1,以获得经部分还原前驱,然后,在第三活化阶段中,将所述经部分还原前驱采用还原气体在HR3的加热速率下处理,直到所述经部分还原前驱达到温度T2,其中HR3>HR2。该经部分还原前驱保持在T2持续时间t2,以获得活化的催化剂,其中t2为0至20小时。
  • 催化剂
  • [发明专利]转底炉烟气脱硝系统和方法-CN201611218003.8在审
  • 吴道洪;郭科宏;王宁;王东方;宋敏洁;杨玉地 -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6-12-26 - 2017-05-31 - B01D53/74
  • 所述系统包括蓄热体,所述蓄热体包括烟气入口,所述烟气入口与所述转底炉喷嘴相连,适于将转底炉产生的烟气送入所述蓄热体内部,以便使所述烟气降温并回收余热;烟气出口;以及还原前驱层,所述还原前驱层覆于所述蓄热体内表面,所述还原前驱层由还原前驱构成,适于利用所述烟气余热使得所述还原前驱发生反应,得到还原剂,脱硝管道,所述脱硝管道与所述烟气出口相连,适于使由所述烟气出口排出的烟气和还原剂组成的混合烟气进行脱硝反应本发明的系统省却了喷氨装置,且还原剂与烟气混合更均匀,脱硝反应更彻底,脱除效率可达98%以上,且节能环保。
  • 转底炉烟气系统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银薄膜的方法-CN202010250745.9在审
  • 不公告发明人 - 江苏迈纳德微纳技术有限公司
  • 2020-04-01 - 2020-06-09 - C23C16/1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银薄膜的方法,包括银前躯体、肼类还原剂、待镀基料、银源罐、还原剂钢瓶、反应室、运输管道、ALD脉冲阀门,所述银前驱提选用液态银源,作为金属有机化合物前驱与所述待镀基料表面发生化学自饱和吸附并发生交换反应,在所述待镀基料表面生成银置换前驱,所述银置换前驱再与肼类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银薄膜。本发明选用液态银源为银前驱,可以避免银源在使用过程中冷凝从而堵塞阀门,并且可以良好的控制沉积工艺,降低生产成本;选用肼类还原剂为还原前驱,可以直接利用热型原子层沉积技术即可沉积单质银薄膜;采用本发明中的方法
  • 一种原子沉积技术制备薄膜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催化剂前驱还原方法-CN200910112191.X无效
  • 方维平;李枫;伊晓东;王跃敏;万惠霖 - 厦门大学
  • 2009-07-14 - 2009-12-30 - B01J37/16
  • 一种固体催化剂前驱还原方法,涉及一种还原态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一种固体催化剂前驱在无焙烧情况下的还原方法,其可减少金属组分与载体强作用的机会,抑制了还原后金属粒子的迁移和聚结,所得催化剂具有较高加氢活性首先将金属盐在水中充分溶解后,加入载体,反应5~8h后过滤,将固体于140~160℃下干燥8~10h后得催化剂前驱;然后将所制备的催化剂前驱置于耐高温的容器中,持续通入还原气体,于300~1000℃下还原处理5~50min,然后将容器从高温环境移到室温环境中快速降温,完成还原过程。该还原方法适用于催化加氢反应催化剂的还原,特别是芳烃加氢催化反应催化剂的还原
  • 一种固体催化剂前驱还原方法
  • [发明专利]前驱工艺制备镁钪合金的方法及该方法制备镁钪合金-CN202010270376.X有效
  • 韩国强;王玮玮;李诺;杜尚超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20-04-08 - 2021-05-07 - C22C1/1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驱工艺制备镁钪合金的方法及该方法制备镁钪合金。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镁粉与粉末状含钪熔盐混合,得到混合粉末;S2,将混合粉末进行热压,形成块状前驱;S3,将块状前驱加入至镁熔中进行热还原反应,得到镁钪合金。因块状前驱中已经有镁粉与含钪熔盐相互分散并接触,在将该前驱投入至镁熔后,刚开始的升温熔化过程中即使含钪熔盐还未来得及熔化分散开来,也能够与前驱中本身携带的镁发生热还原反应,还原制得的金属钪也能够迅速扩散于镁熔中这就有效避免了热还原过程中钪的烧损,提高钪原料利用率,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 前驱工艺制备合金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单质钯薄膜的方法-CN202010230844.0在审
  • 不公告发明人 - 江苏迈纳德微纳技术有限公司
  • 2020-03-27 - 2020-07-14 - C23C16/455
  • 本发明涉及单质钯薄膜制作方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单质钯薄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钯前驱和肼类还原前驱,钯前驱可采用六氟乙酰丙酮钯Pd(hfac)2,肼类还原前驱可采用无水肼、甲基肼、乙基肼、丙基肼、叔丁基肼等等C1‑C5的烃链还原前驱,肼类还原剂结构式为R1R2N‑NR3R4,其中R1、R2、R3、R4包括氢原子、C1‑C5的烃链,R1、R2、R3、R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选用肼类还原剂为还原前驱,可以直接利用热型原子层沉积技术即可沉积单质钯薄膜,优于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等离子氢气、氧气、臭氧等气体,更方便、更安全、更容易操作,既可以避免等离子氢气、等离子氨气等操作上的不便
  • 一种原子沉积技术制备单质薄膜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PtCo/C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CN201810581484.1有效
  • 林瑞;闫海旭 - 同济大学
  • 2018-06-07 - 2022-07-12 - H01M4/90
  • PtCo/C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载体为碳黑材料,活性组分为Pt或可溶性Pt,助剂为Co的可溶性无机盐,Pt占催化剂总体质量的30‑50%,Pt与Co的摩尔比为3‑1:1,制备方法为:将活性组分前驱和助剂前驱分步加入到载体中,经还原剂将活性组分还原,经过滤、洗涤、沉淀、干燥、研磨,再将得到的粉末在高温条件下使用还原性气体将助剂前驱进一步还原,即得产品。本发明采用水相分散混合制备法和高温气体还原法,利用还原剂将金属Pt和Co从前驱还原,负载在载体碳黑材料上,可用于工业化大批量制备,制备的催化剂颗粒分布均匀,尺寸小,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高等特征,操作简单且制备温度低
  • 一种ptco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高纯相亚氧化钛的可控合成方法-CN202010013383.1有效
  • 王煜;张慧娟;李剑 - 重庆大学
  • 2020-01-07 - 2020-11-06 - C01G23/04
  • base:Sub>3O5和高纯相Ti4O7,以偏钛酸为前驱,将偏钛酸前驱还原剂置于同一密闭的反应器中煅烧,且所述偏钛酸前驱与所述还原剂之间设有距离,向反应器内通入氩气,先于第一温度700~800℃下保温2~4h,再于第二温度800~1050℃下保温1~10h本发明采用前驱还原剂不接触的方法进行还原,通过偏钛酸在高温条件下钛氧键会断裂,生成高纯相亚氧化钛,同时会有氧和水蒸气溢出,水蒸气和氧在气流的作用下,会和旁边的还原剂发生反应,从而避免了因前驱还原剂混合反应,而出现产物与还原剂无法有效分离的问题。
  • 高纯氧化可控合成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单相钨铼合金粉及制备方法-CN202210721746.6在审
  • 罗来马;陈志鸿;吴玉程;王亚锋;昝祥 - 合肥工业大学
  • 2022-06-24 - 2022-09-16 - B22F9/2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钨铼合金粉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偏钨酸铵、铼酸铵、草酸分别先后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至溶液澄清无沉淀物,以形成钨铼前驱溶液;将钨铼前驱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形成钨铼前驱粉末;将钨铼前驱粉末置于氢气还原炉中,热还原形成钨铼合金粉。本发明利用湿化学法制备钨铼前驱粉末,通过改变酸性条件和喷雾干燥方法,使偏钨酸铵、铼酸铵、草酸在加热情况下充分溶解出现化学反应,制出的前驱粉末成分分布更加均匀,且此过程未受到机械应力的影响,粉末的残余应力几乎为零,可改善最终制出的钨铼前驱粉末的性能,包括粉体形貌、松装密度、成分均匀性以及氧含量,使氢气还原钨铼前驱粉末更彻底。
  • 一种单相合金粉制备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