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25128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返工处理方法-CN200610116882.3有效
  • 李建茹;宋铭峰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06-09-30 - 2008-04-02 - G03F7/16
  • 一种返工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光致层位于介质表面;所述返工处理方法包括:确定需返工的光致;灰化处理需返工的光致;进行介质表面剥除步骤;重新涂覆并图案化光致;对光致进行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光致重复上述步骤;获得检测合格的光致。通过在移除光致后,增加一介质表层剥除步骤,可去除介质表面变质的薄层,在光致返工后获得性质均匀的介质表面,继而保证在后续刻蚀过程中介质表面的刻蚀速率不被改变,进而不再形成刻蚀开路缺陷
  • 返工处理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元件搭载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CN201380060226.4在审
  • 细樅茂 - 友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013-11-01 - 2015-07-29 - H01L23/12
  • 提供一种通过电极的剖面形状为大致逆梯形形状、并且侧面形成为粗化面而提高了电极和树脂的紧贴性的半导体元件搭载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半导体元件搭载用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经由下述工序:a),在金属板表面,通过主要的感光波长不同的,形成由下和上构成的2的工序;b)在下未曝光状态下,按照预定图案使上曝光的工序;c)显影工序,在上中形成预定图案的开口部,在未曝光状态的下中,按照该预定图案,形成开口部,部分性地露出金属板表面;d)使下曝光而硬化的工序;e)向从下露出了的金属板表面的预定镀敷的形成工序;f)将下和上这2全部剥离的工序;以及g)使在e)工序中形成了的镀敷侧面粗化的工序。
  • 半导体元件搭载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实用新型]的薄膜化装置-CN201521021638.X有效
  • 丰田裕二;后闲宽彦;中川邦弘 - 三菱制纸株式会社
  • 2015-12-10 - 2016-08-03 - G03F7/30
  •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的薄膜化装置,用于在绝缘表面形成有连接焊盘的回路基板的表面形成,将的一部分薄膜化,即使在的薄膜化的厚度大的情况下,也不易在连接焊盘表面发生的残渣在用于在绝缘表面形成有连接焊盘的回路基板的表面形成,为了使连接焊盘的一部分从露出,将的至少一部分薄膜化的的薄膜化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薄膜化处理液使中的成分胶束化的薄膜化处理单元
  • 抗蚀剂层薄膜化装
  • [实用新型]的薄膜化装置-CN201520724767.9有效
  • 丰田裕二;后闲宽彦;中川邦弘 - 三菱制纸株式会社
  • 2015-09-18 - 2016-03-02 - G03F7/30
  •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的薄膜化装置,在具备通过浸渍槽中的薄膜化处理液使中的成分胶束化的薄膜化处理单元的的薄膜化装置中,通过将基板上表面表面的薄膜化处理液的覆盖量分布抑制在最小限度,能够解决的薄膜化处理量不均匀的问题。的薄膜化装置的特征在于,薄膜化处理单元具有用于向基板下表面赋予薄膜化处理液的浸渍槽,设有用于通过辊涂敷向基板上表面赋予薄膜化处理液的涂敷辊。通过上述的薄膜化装置能够解决问题。
  • 抗蚀剂层薄膜化装
  • [发明专利]半导体元件搭载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CN201380060217.5在审
  • 细樅茂 - 友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013-11-01 - 2015-07-29 - H01L23/12
  • 提供一种电极的剖面为大致逆梯形形状并且表面形成为粗化面的提高了电极和树脂的紧贴性的半导体元件搭载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半导体元件搭载用基板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依次经过下述工序:a)在金属板表面上通过主要的感光波长不同的形成下和上这2的工序;b)在下未曝光状态下按照预定图案使上曝光的工序;c)在上中形成预定图案的开口部,在未曝光状态的下中,形成开口部,而部分性地露出金属板表面的显影工序;d)利用下的曝光的硬化工序;e)向从下露出了的金属板表面形成镀敷的工序;f)通过蚀刻处理使镀敷表面成为粗化面的工序;g)在该粗化面上进行键合用贵金属镀敷的工序;以及h)将全部剥离的工序。
  • 半导体元件搭载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通过UV-LIGA技术制造多层级金属部件的方法-CN200980132070.X有效
  • J-C·法卡布里诺;G·雷-梅尔梅特 - 尼瓦洛克斯-法尔股份有限公司
  • 2009-07-23 - 2011-07-13 - G03F7/00
  • 一种用于制造多层级金属微结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具有导电表面(2)的基板(1);b)用第一光致(3)覆盖导电表面(2);c)通过与所希望的凹腔对应的掩模(4)照射第一光致(3);d)显影第一光致(3),以便在其中挖出孔口并由此获得光致模具的第一级,在第一光致中的孔口显露出基板的导电表面(2);e)在被显影的光致(3)上沉积新的光致(6),以便覆盖被显影的光致并且填充其中的孔口;f)通过与所希望的凹腔对应的掩模(7)照射该新的光致(6);g)显影该新的光致(6),以便在其中挖出孔口并获得多层级光致模具,该多层级模具中的孔口显露出基板的导电表面(2);h)在该多层级光致模具的孔口中电沉积金属或合金;i)分离基板(1),然后去除光致,以便显露包括孔口中沉积的所述金属或合金的多层级金属结构(8)。
  • 通过uvliga技术制造多层金属部件方法
  • [发明专利]干膜层压体-CN201911144334.5在审
  • 朱霞月;李伟杰;周光大 - 浙江福斯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19-11-20 - 2021-05-21 - G03F7/095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膜层压体。该干膜层压体包括支撑、第一和第二,第一涂覆于支撑的一侧表面上;第二涂覆于第一的远离支撑的一侧表面上;其中,第二的曝光速度大于第一的曝光速度将一个干膜体分成两层叠加,吸收同一种光源同时进行不同速度的曝光,可以解决干膜厚度比较大特别是超过50um以后,底部光固化弱易出现的曝光不良现象问题。因此,该干膜层压体在印刷电路板、引线框架、金属精密加工、半导体封装、IC载板制作等领域中作为蚀刻或镀敷用的干膜层压体材料,在图形曝光显影后,能够得到侧边形貌优良,菱角分明清晰的图案。
  • 干膜抗蚀剂层压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CN201210041968.X有效
  • 仓桥健一郎;小山英寿;尾上和之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2-02-15 - 2012-08-22 - H01L21/28
  • 本申请的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在半导体表面形成绝缘膜的工序;在该绝缘膜的表面形成具有开口的的工序;使与该进行交联反应的图案收缩附着在该、在该的内周形成硬化的工序;以该及该硬化作为掩模蚀刻该绝缘膜的工序;除去该硬化的工序;在该半导体、该绝缘膜以及该表面形成金属的工序;以及通过剥离法除去该及该表面的该金属的工序。
  • 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光学校准盘-CN201280068846.8在审
  • N·仓高;G·高兹纳;Z·于 - 希捷科技有限公司
  • 2012-12-04 - 2014-10-29 - G11B5/855
  • 一种用于光学校准盘的系统和方法包括在衬底的一部分上分配。衬底的表面和模板的预定对象的形貌图案化表面接触到一起,其中接触使得衬底部分和模板之间的与形貌图案化表面共形,并且包括纳米尺度孔隙。纳米尺度孔隙通过更长的扩散时间、更薄的以及通过使用去渣步骤对残留连同孔隙的去除而减少。被硬化成形貌图案化表面的负像,其中所述负像包括可用于被光学读取器单独测量的表面。衬底和模板被分离,其中附着于衬底的表面
  • 光学校准
  • [发明专利]双镶嵌结构形成方法-CN200810117726.8有效
  • 王新鹏;沈满华;孙武;尹晓明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2008-08-04 - 2010-02-10 - H01L21/768
  • 一种双镶嵌结构形成方法,包括:在基底上形成介质及贯穿所述介质的通孔;形成覆盖所述介质并填充所述通孔的;图形化所述,暴露所述介质的部分表面及填充所述通孔的;以覆盖所述介质的部分表面为掩模,执行主刻蚀操作,去除部分深度的所述介质及填充所述通孔的,使填充所述通孔的层高于剩余的所述介质;利用氟碳气体执行平行于所述基底的刻蚀操作;去除部分深度的填充所述通孔的,使获得的填充所述通孔的与剩余的所述介质层高度相同;去除剩余的所述
  • 镶嵌结构形成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