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1654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免开孔手扫调光开关-CN202210150509.9在审
  • 易润华 - 深圳市维盛泰光电有限公司
  • 2022-02-18 - 2022-05-13 - H05B47/13
  • 本发明涉及手扫调光开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免开孔手扫调光开关,所述免开孔手扫调光开关包括电源、防反接电路、LDO电路、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背光指示电路、单片机电路和MOS管电路,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管该免开孔手扫调光开关,通过电源、防反接电路、LDO电路、红外该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背光指示电路、单片机电路和MOS管路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手扫调光灯开关的灯罩不需要开孔,可以透过亚克力、玻璃或滤光片等透明或半透明材质进行正常扫描
  • 免开孔手扫调光开关
  • [发明专利]基于图像和近红外光谱信号的深度多模态纤维识别方法-CN202210193445.0在审
  • 池明旻;彭博;邱亦宁 - 复旦大学
  • 2022-02-28 - 2022-06-07 - G06K9/6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和近红外光谱信号的深度多模态纤维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纺织品的图像和近红外光谱信号;(2)将图像数据处理成局部切片后利用深度自注意力网络提取子图像的视觉序列;(3)对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后,用多分支深度卷积网络获得分层的近红外特征;(4)基于图像和信号相关注意力模块,通过一个评分模块对图像和近红外信号的顺序特征进行匹配,通过参数分离的双向特征一致性模块,捕捉信号到图像和图像到信号特征之间两个方向的关联性,获得融合特征;(5)对融合特征编码;(6)进行分类和损失计算;本发明能识别具有类似纹理特征、具有类似近红外光谱曲线的纺织品,识别精度高。
  • 基于图像红外光谱信号深度多模态纤维识别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安装定位的红外传感器-CN202210313119.9在审
  • 夏贤冲;颜天宝 - 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3-28 - 2022-06-07 - G01D5/4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定位的红外传感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放置有红外传感器外壳,所述红外传感器外壳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槽。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工作人员按压按钮,按钮带动驱动柱移动,使驱动柱的底侧在定位柱的导向槽内滑动,推动定位柱远离红外传感器外壳,将红外传感器外壳完全插入底座后,此时松开按钮,按钮在第一弹簧作用下使驱动柱复位,第二弹簧失去驱动柱的限位使定位柱复位插入定位槽中,即可完成对红外传感器外壳的固定,避免传统螺丝固定费时费力,安装工作效率低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安装效率,并且该连接方式拆卸也较为简单,提高了检修维护效率
  • 一种便于安装定位红外传感器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更换站-CN202011318158.5在审
  • 张萍;徐华锋 - 张萍
  • 2020-11-23 - 2022-06-10 - B60L53/3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更换站,包括电池更换站,所述电池更换站内部设有踏板,且踏板顶部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检测架,所述检测架两侧内壁分别设有多个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且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一一相对应本发明通过设置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螺纹套筒、螺纹杆、人脸检测仪和摄像头,能自动调整高度以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人脸识别,提高人员使用过程中的体验感。
  • 一种基于识别新能源汽车电池更换
  • [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检测仪-CN202210335140.9在审
  • 王玉华;杜传印;刘中庆;刘春菊;崔志军;王德权;古明光;臧传江;王术科;杨秀峰 - 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
  • 2022-03-31 - 2022-07-01 - G01N21/3577
  • 本发明涉及近红外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近红外检测仪,包括检测仪底座、检测仪外壳、数据存储器、供电电源、近红外检测器和用于置放容器的液体样品检测池,还包括线路分隔定位器;所述检测仪底座上设有定位连通柱,所述供电电源环绕设置在检测仪底座的边缘;所述线路分隔定位器套设在定位连通柱上,线路分隔定位器的边缘设置在检测仪底座上;所述近红外检测器设置在液体样品检测池上,所述近红外检测器与数据存储器相连接;所述数据存储器设置在供电电源上,所述检测仪外壳通过定位连通柱压合在检测仪底座上,本发明公开的近红外检测仪,线路分隔定位器既能用于与各零部件的安装及定位,也能对线路进行分隔,便于快速安装与拆卸。
  • 一种红外检测
  • [发明专利]直插式红外线接收头的制造方法及其直插式红外线接收头-CN202210316233.7在审
  • 苏蕾 - 苏蕾
  • 2022-03-28 - 2022-07-01 - H01L21/56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插式红外线接收头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支架对位放入压铸模具中,以至红外接收头的功能区对准于所述压铸模具的模穴;将红外接收芯片和光敏二极管分别电连接于所述金属支架的电连接端;将光学胶加热成熔融状态注入到压铸模具的导胶流道中,以至光学胶分别注入到各个模穴中;待光学胶冷却固化后,将成型的红外接收头从压铸模具中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插式红外线接收头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对导胶流道以及金属支架的改进,提高了直插式红外线接收头的制造效率,并降低了金属支架以及光学胶的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 直插式红外线接收制造方法及其
  • [发明专利]基于上区块链和智能终端的农作物生长检测装置及系统-CN202210394357.7在审
  • 吴飞;秦苗苗;任川 - 南京华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4-14 - 2022-05-31 - H04N5/225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上区块链和智能终端的农作物生长检测装置,包括摄像机壳体和红外摄像头,一号齿轮安装在摄像机壳体的内部上壁处,二号齿轮和一号齿轮啮合,二号齿轮的中心上下贯通,二号齿轮的内壁设置为内棘轮状;固定柱的轴心与二号齿轮的轴心重合,固定柱的上端与摄像机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固定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套筒套设在固定柱的外表面,套筒靠近红外摄像头朝向一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擦拭杆,套筒的外壁还装备有棘爪,二号齿轮的内壁与棘爪相配合;导管缠绕在红外摄像头的表面本发明能够对红外摄像头进行持续降温,防止红外摄像头因为温度过高发生不能工作的情况,严重的可能造成红外摄像头损坏的情况。
  • 基于区块智能终端农作物生长检测装置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CN202110350663.6在审
  • 董国平;周智豪;宗艺;叶柿;杨中民 - 华南理工大学
  • 2021-03-31 - 2022-06-07 - C09K11/6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化学通式为AlMgGaO4:xFe3+,x为摩尔分数,其中,0<x≤3.0%。本发明提供的近红外发光材料,选取Fe3+为激活离子,以AlMgGaO4为基质材料,所述激活离子掺杂在基质材料中任意取代晶体中的本发明提供的近红外发光材料,在紫外‑可见光激发下,实现了高效的宽带近红外发光,发射峰位于600‑900纳米,可作为发光探针应用于食品检测、医学影像、生物学检测等领域。所述近红外发光材料,在激活离子上选取无毒化、成本低廉的Fe3+作为离子激活剂,且制备方法简单、安全、易于控制,有利于实际应用的大规模推广。
  • 一种红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发明专利]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CN202011331338.7在审
  • 于亚运;王松柏;王广炎;何烽光 - 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2020-11-24 - 2022-05-27 - G01N21/84
  • 检测方法应用于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摄像机以及多组红外线发射器,该检测方法包括:检测装置接收用于指示检测目标卡匣中平板物料的第一检测命令;检测装置控制一个或多个检测单元中的目标检测单元的多组红外线发射器向目标卡匣发射红外线,该红外线的光亮度为根据目标卡匣所处环境的亮度确定;检测装置通过至少一个摄像机拍摄目标卡匣中的平板物料的反射的红外光图像,并对该红外光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目标卡匣中平板物料的层数及分布情况。
  • 检测方法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