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4660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病原微生物培养观察器-CN202223383246.0有效
  • 马艳华;娜琴;薛慧婷;叶书梅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2022-12-16 - 2023-05-05 - C12M1/38
  •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原微生物培养领域,具体是一种病原微生物培养观察器,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底部设置有滚动组件;支撑框架侧壁上设置有连接腔,连接腔内部设置有加热器,支撑框架内部设置有加热筒,支撑框架和加热筒之间通过导向组件连接,加热筒外端安装有病原微生物培养瓶,病原微生物培养瓶顶部设置有加料组件,病原微生物培养瓶底部设置有排料组件;加热筒底部设置有旋转管道,旋转管道与支撑框架连接,支撑框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旋转管道转动的驱动组件;旋转管道底部通过通风组件与连接腔连接,旋转管道通过循环组件与加热筒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方便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加热培养处理,从而可以方便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处理。
  • 一种病原微生物培养观察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病原微生物检测识别方法-CN202011092801.7在审
  • 不公告发明人 - 深圳赛威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20-10-13 - 2022-04-15 - G06V20/6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病原微生物检测识别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至少一种病原微生物的三维图像;(2)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处理步骤(1)获取的三维图像;(3)根据步骤(2)的处理结果输出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识别类型本发明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病原微生物检测识别方法操作简单、相对便宜且能够快速检测识别以提供立即结果,同时没有检测培训过的普通人员都可以操作识别。与某些常规方法相比,本发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病原微生物检测识别方法可以使病原微生物更快速和/或更一致地被识别。与某些常规方法相比,本发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病原微生物检测识别方法可以使病原微生物的识别更加一致,因为它在测量和分析过程中都不太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病原微生物检测识别方法
  • [发明专利]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系统-CN202010356182.1在审
  • 王莉娟;杨娟;乔北辰 -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 2020-04-29 - 2020-08-07 - C12M1/36
  • 本发明属于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以及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和采集装置,且基于采集装置采集带有病原微生物的浓缩液,基于检测装置对浓缩液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进行检测;所述采集装置包括:进出料组件,用于收集待测目标;富集组件,与进出料组件连接,并对收集的待测目标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富集,以获取带有病原微生物的浓缩液;循环组件,与富集组件,用于承接富集后多余的清液;控制组件和供电组件;本发明中,基于检测装置与采集装置的配合,具有浓缩液转存次数少,检测精度高的优点;并且,利用采集装置全自动化富集待测目标中的病原微生物,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 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以及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病原微生物收集培养装置-CN202021001005.3有效
  • 李嗣乾 - 深圳华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6-03 - 2021-02-12 - C12M1/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原微生物收集培养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电源接头,所述密封盖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密封盖与橡胶塞的下端安装有取样头,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给液气囊该病原微生物收集培养装置,可将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类批量培养,不仅大大提高了培养量,同时也保证了病原微生物的成活率,以及可在培养前先对培养筒进行杀菌消毒,进而除去病原微生物之外的细菌,确保所需病原微生物的无干扰培养,同时便于对不同场所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收集,降低了装置的局限性,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适合大规模推广。
  • 一种病原微生物收集培养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壳聚糖的病原微生物灭活方法-CN201010547705.7无效
  • 张家骊;夏文水;李博 - 江南大学
  • 2010-11-17 - 2011-03-09 - A61L2/08
  • 一种壳聚糖的病原微生物灭活方法,属于生物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是采用NaOH溶液对壳聚糖中病原微生物进行初步灭活,然后将壳聚糖干燥,充氮并密封,在-20~30℃条件下进行10~50kGy的γ-射线辐照,将壳聚糖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灭活,保证壳聚糖作为生物材料的安全性与现有病原微生物灭活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在保证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同时,壳聚糖的脱乙酰度、结晶度等质量指标不变,分子量的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其他灭活方法,在保证有效的杀灭可能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同时,维持该生物材料的质量和功能。
  • 一种聚糖病原微生物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医药工程病原微生物分离提取工艺-CN202310489257.7在审
  • 徐翠枝;袁夏冰;李明玉;康欢 - 康欢
  • 2023-05-04 - 2023-07-18 - C12N1/0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医药工程病原微生物分离提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无菌操作后冷却至60~70℃的水琼脂培养基10ml,倒入灭菌培养皿中,凝固成平板,后将盛有水琼脂平板的培养基打开30~45°,并将适量待培养的病原微生物置于平板上;步骤二:使用灭菌水配置孢子悬浮液5ml,同时将培养完成的病原微生物孢子从水琼脂平板上分离出来,将分离出来的病原微生物孢子与孢子悬浮液进行混合,得到初步稀释液体;步骤三:将孢子悬浮液与初步稀释液体倾倒至二次稀释设备中进行二次稀释;步骤四:使用胶头滴管对完成稀释的病原微生物孢子进行转移,并等量置于多个试管中,同时采用离心设备对试管中的病原微生物孢子进行分离,以实现病原微生物分离提取。
  • 一种生物医药工程病原微生物分离提取工艺
  • [发明专利]一种医学样本中筛检病原微生物的微流控方法-CN202110709024.4在审
  • 朱应竹;谢正顺 - 广州水石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6-25 - 2021-10-01 - G01N1/28
  • 本申请属于微生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医学样本中筛检病原微生物的微流控方法,包括:样本处理:对医学样本进行体细胞裂解处理,病原微生物染色处理与聚集物清除处理,得到检测样本;流动控制:使用微流泵驱动检测样本通过微流控系统;图像摄取:使用高速摄相系统获取检测样本通过微流控系统的图像;分析确认:实时分析图像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影像,以确定医学样本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本申请通过使医学样本经处理后流过微流控系统,使用高速摄相系统摄取微流控系统中检测样本的图像,实时分析图像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影像,如果存在,则确定医学样本中存在病原微生物
  • 一种医学样本中筛检病原微生物微流控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