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4437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醇基液体燃料电子气化灶头及电加热模块-CN201620555661.5有效
  • 钟涛;宋云辉;曾桢;刘正洪;吴亚文 - 钟涛
  • 2016-06-08 - 2016-11-30 - F24C3/12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气化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醇基液体燃料电子气化灶头及电加热模块,本实用新型的醇基液体燃料电子气化灶头的热传导体为一体铸造的金属件,气化通道的输出端铸造在热传导体内并在热传导体内呈螺旋状盘绕电加热件可通过一定工作频率和电流强度的电磁感应作用使热传导体迅速升温,因为气化通道被铸造在热传导体内,热传导体的热量快速传导到气化通道上,保证气化通道升温快、受热均匀,燃料气化效果良好,在加热过程中,根据热传导体的温度与设定值的差异,主控制器自动调整电磁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大小,以保持热传导体的温度在设定值附近。
  • 一种液体燃料电子气化灶头加热模块
  • [发明专利]热传导扩散器-CN02128792.9无效
  • 李万浩 - 李万浩
  • 2002-08-19 - 2004-02-25 - F24H1/16
  • 一种热传导扩散器,它包括与制冷或制热源的制冷剂循环导通的内导管,其特点在于:内导管置于外管内,内导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为热传导液体通道热传导液体通道的进、出液口与吸热器或散热器连通。在热传导液体通道与吸热器、或散热器连通的管路上设有液泵。具有能够充分利用能源,热交换率高,热传导迅速,制冷、制热效果好,其结构简单,易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 热传导扩散器
  • [实用新型]热传导扩散器-CN02251759.6无效
  • -
  • 2002-08-19 - 2003-08-20 - F28B5/00
  • 一种热传导扩散器,它包括与制冷或制热源的制冷剂循环导通的内导管,其特点在于:内导管置于外管内,内导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为热传导液体通道热传导液体通道的进、出液口与吸热器或散热器连通。在热传导液体通道与吸热器、或散热器连通的管路上设有液泵。具有能够充分利用能源,热交换率高,热传导迅速,制冷、制热效果好,其结构简单,易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 热传导扩散器
  • [发明专利]热传导元件及电子设备-CN202111371541.1在审
  • 曹龙国;伍明 - 深圳海翼智新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1-18 - 2022-03-25 - H05K7/20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热传导元件及电子设备。热传导元件包括蒸发端、冷凝端、连接段和第一毛细结构,连接段包括第一壳体及隔板,第一壳体内形成有第一通道,隔板位于第一通道内且将第一通道拆分为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第一毛细结构设置于第一子通道本申请的热传导元件的气相工质的传输通道与液相工质的传输通道相互独立,气相工质不会进入到第一子通道内,如此,可避免气相工质在高速传输过程中将第一子通道内的液相工质带起并撞向热传导元件的内壁面上产生噪音;且由于气相工质经由更为宽敞的第二子通道传输至冷凝端,传输速度将大大提升,进而可加快相变速度,提升热传导元件的热传导效率。
  • 热传导元件电子设备
  • [实用新型]具致冷晶片的冷暖气机设备-CN201020206314.4有效
  • 周庆龙 - 威士顿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10-05-28 - 2011-03-16 - F24F5/00
  •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致冷晶片的冷暖气机设备,其包含有:一内具有一热对流通道及一冷却通道的机壳、一设于该热对流通道内的热传导模组、一设于该冷却通道内的冷却传导模组、以及一设于该热传导模组与该冷却传导模组间的至少一致冷晶片,通过该致冷晶片、该热传导模组及该冷却传导模组的设置,可分别于该热对流通道与该冷却通道内对应产生高温及低温的流动空气,以作为温度调节之用。
  • 致冷晶片暖气机设备
  • [实用新型]一种快速传导热传感器结构-CN201720466578.5有效
  • 何诗豪 - 上海岗崎控制仪表有限公司
  • 2017-04-28 - 2018-01-05 - G01K1/1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传导热传感器结构,包括快速热响应传感器和热传导体,所述快速热响应传感器与热传导体焊接在一起,所述热传导体未与快速热响应传感器焊接的一面呈弧面圆台体结构;所述弧面圆台体结构的中心设有热传导孔;所述热传导孔在加温加压条件下通过注入金属导体与所述快速热响应传感器的感测量元件熔封为一体;所述弧面圆台体结构内还设有多个排列均匀的热流通道孔;所述热流通道孔分布在所述热传导孔的两侧。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加快传感器的热传导从而达到加速热平衡的效果。
  • 一种快速传导传感器结构
  • [发明专利]冷却服饰系统-CN202010951705.7在审
  • 翁崇钧;周伯谚;廖伟傑;叶俊谷 -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 2020-09-11 - 2021-06-18 - A41D13/005
  • 一种冷却服饰系统包括服饰、流体通道、流体储存器、导管以及马达。服饰具有热隔绝布以及热传导布,其中热传导布配置于热隔绝布相对于外界环境的表面。流体通道夹置于热隔绝布与热传导布之间,且由热隔绝布与热传导布部分地压合而成。流体通道具有入口端以及出口端。流体储存器具有入口处以及出口处。导管连接流体通道与流体储存器,其中导管将流体通道的入口端及出口端分别连接于流体储存器的出口处及入口处。马达配置于导管上,其中导管通过马达以将流体通道的入口端连接于流体储存器的出口处。通过热隔绝布、热传导布以及流体通道的配置,冷却服饰系统可具有长效冷却特性以及轻量化特性。
  • 冷却服饰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快速传导热传感器结构和方法-CN201710296384.X在审
  • 何诗豪 - 上海岗崎控制仪表有限公司
  • 2017-04-28 - 2017-07-07 - G01K1/1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传导热传感器结构,包括快速热响应传感器和热传导体,所述快速热响应传感器与热传导体焊接在一起,所述热传导体未与快速热响应传感器焊接的一面呈弧面圆台体结构;所述弧面圆台体结构的中心设有热传导孔;所述热传导孔在加温加压条件下通过注入金属导体与所述快速热响应传感器的感测量元件熔封为一体;所述弧面圆台体结构内还设有多个排列均匀的热流通道孔;所述热流通道孔分布在所述热传导孔的两侧。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快速传导热传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加快传感器的热传导从而达到加速热平衡的效果。
  • 一种快速传导传感器结构方法
  • [实用新型]热传导组件以及电子设备-CN202221573528.4有效
  • 姜华文;朱义为;吴业浩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2022-06-21 - 2023-01-31 - H05K7/20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传导组件以及电子设备;该热传导组件包括:主板、盖板以及密封圈;主板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底部设有多条第一沟槽,相邻的第一沟槽之间形成支撑部;盖板盖设于主板的容置槽;密封圈夹设于盖板和主板之间,用于实现盖板对容置槽的密封;其中,第一沟槽内形成有液体流通通道和与液体流通通道相连通的气体流通通道,液体流通通道内填充有液体工质,液体流通通道与气体流通通道相连通,液体工质蒸发为气体进入气体流通通道,气体能凝结为液体进入液体流通通道。该热传导组件通过设计一种密封结构,可以提高热传导组件的密封可靠性;另外该热传导组件具有传热效率高、薄型化的特点,可以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
  • 热传导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气水暖加热器-CN02231865.8无效
  • 王忠明;门少国 - 河北省南皮县南风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 2002-05-31 - 2003-05-21 - B60H1/18
  • 一种汽车尾气水暖加热器,其具有一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的两端分别与尾气旁通通道相连接,其中,该热交换器具有一尾气通道和环绕尾气通道的水通道,在上述尾气通道的内壁上设有复数片热传导片,热传导片的进气口端设有导流器,热传导片的出气口端设有反射板。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公知技术的缺陷,排除了汽车尾气会随空气通道进入汽车车厢,造成中毒事故的危险;还能有效地提高热传导率,且在尾气气流的吹动下,热传导片上极少积碳,而尾气中的积碳被存积在反射板的凸弧面,该反射板为活动联接
  • 一种汽车尾气水暖加热器
  • [发明专利]内燃发动机-CN201910302152.X有效
  • 山村聪;杉本充;竹形徳之;鱼住久雄;山崎信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9-04-16 - 2021-10-29 - F02F1/1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燃发动机,该内燃发动机包括:各向异性热传导构件(37,51),该各向异性热传导构件设置在限定气缸的壁表面上或设置在冷却水通道的位于所述气缸那一侧的壁表面上,所述各向异性热传导构件在所述气缸的轴向方向上的热传导率比所述各向异性热传导构件在所述气缸的径向方向上的热传导率高;以及热绝缘构件(38,52),该热绝缘构件相对于所述气缸的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各向异性热传导构件的外表面上。
  • 内燃发动机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