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31096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相应的驱动方法-CN01118189.3无效
  • 蛇口广行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2001-05-21 - 2004-03-31 - G02F1/136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在显示区域处的若干条线被分为两等分,并向两等分后的若干条线中的一侧线供给图像信号的第一极激励部件;以及向另一侧线供给图像信号的第二极激励部件;向与两等分后的若干条线中的一侧线相交差的若干条栅极线供给扫描信号的第一栅极激励部件;以及向与另一侧线相交差的若干条栅极线供给扫描信号的第二栅极激励部件及切换组件。
  •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相应驱动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时钟系统-CN200610036880.3无效
  • 冯健;崔英利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2006-08-02 - 2007-02-07 - G06F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钟系统,包括:第一时钟驱动模块,用于提供至少一条第一时钟信号线,该第一时钟信号线中至少一个为主时钟信号线或备用时钟信号线;第二时钟驱动模块,提供至少一条第二时钟信号线,该第二时钟信号线中至少一个为主时钟信号线或备用时钟信号线;同步时钟模块,与第一时钟信号线和第二时钟信号线相连接,提供时钟信号;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和第二时钟信号线的总和中,包括3个以上的主时钟信号线和3个以上的备用时钟信号线
  • 一种时钟系统
  • [发明专利]电流控制TFT基板的制造方法-CN201010237355.4有效
  • 井上一吉;矢野公规;田中信夫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2007-04-10 - 2010-12-15 - H01L21/77
  • 电流控制TFT基板制造方法,层叠导电体层及第1抗蚀剂层,第1掩模形成扫描线、开关管栅极及栅极线;层叠开关管栅极绝缘膜;层叠具有非晶Si或多晶Si的活性层或氧化物半导体层、导电体层及第2抗蚀剂层,第2半色调掩模形成数据线、开关管线极、沟道部、漏极、漏极线、驱动管栅极线及栅电极;层叠驱动管栅极绝缘膜;层叠氧化物半导体层及第3抗蚀剂层,第3掩模形成驱动管活性层;层叠氧化物导电体层及第4抗蚀剂层,第4掩模或第4半色调掩模形成EL驱动线、驱动管线极、沟道部、漏极、漏极线及像素电极;和层叠绝缘保护膜及第5抗蚀剂层,第5掩模使扫描线凸台、数据线凸台、EL驱动线凸台及像素电极露出。
  • 电流控制tft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显示装置-CN201080064752.4有效
  • 坂本真由子;岩瀬泰章 - 夏普株式会社
  • 2010-11-08 - 2012-11-14 - G09F9/30
  • 传送时钟信号等驱动信号的驱动信号主干配线(71),在以移位寄存器区域为基准与显示区域相反的一侧的区域中由极金属(701)形成。用于传送低电平的直流电源电位的VSS主干配线(73),在移位寄存器区域与显示区域之间的区域中由极金属(701)形成。构成移位寄存器(410)的双稳态电路和驱动信号主干配线(71)通过由栅极金属(702)形成的驱动信号分支配线(702)连接。双稳态电路和VSS主干配线(73)通过由极金属(701)形成的VSS分支配线(74)连接。
  • 显示装置
  • [发明专利]显示装置-CN03803351.8有效
  • 森田聪;田中慎一郎;小林修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鸟取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2003-04-23 - 2005-06-15 - G09F9/30
  • 使扫描信号流过栅极信号线,使数据信号流过极信号线,将数据信号供给在从平面看两信号线交叉部分配置的控制TFT的极,将扫描信号供给栅极。这样,当控制TFT接通时,使栅极连接在控制TFT的漏极的驱动用TFT接通,从电力供给线通过驱动用TFT的极和漏极,向有机EL元件供给电流而使有机EL发光。在控制TFT和驱动用TFT之间存在有保持电容,即使扫描信号为低电位且控制TFT断开,驱动用TFT的栅极电位也由保持电容保持规定的时间,使有机EL元件继续发光。
  • 显示装置
  • [发明专利]电光学装置-CN201010237351.6有效
  • 井上一吉;矢野公规;田中信夫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2007-04-10 - 2010-12-15 - G09G3/32
  • 电光学装置,具备:电光学元件、向电光学元件供给电流的驱动晶体管、控制驱动晶体管的开关晶体管、向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极施加电容器电压的电容器、和测量供给电光学元件的电流的测量晶体管,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线,与控制开关晶体管的扫描线连接,开关晶体管的线,与控制向电光学元件供给的电流的数据线连接,开关晶体管的漏极线,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线及电容器的第1电极并联连接;驱动晶体管的线,与向电光学元件供给电流的驱动线连接,该驱动晶体管的漏极线,与电光学元件、电容器的第2电极及测量晶体管的线并联连接;测量晶体管的栅极线,与扫描线连接,测量晶体管的漏极线,与测量向电光学元件供给的电流的测量线连接。
  • 光学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伪线双归保护切换系统、方法和装置-CN201410715264.5有效
  • 刘小飞;席媛媛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2014-12-01 - 2020-03-27 - H04L12/71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伪线双归保护切换系统,包括:主节点、备用节点、网络侧节点和用户侧节点;主节点和网络侧节点之间设置有工作PW,备用节点和网络侧节点之间设置有保护PW,主节点和用户侧节点之间设置有工作AC,备用节点和用户侧节点之间设置有保护AC;主节点和备用节点之间设置有第一DNI PW和第二DNI PW;第一DNI PW,用于在主节点上保护工作AC,承载网络侧节点过来的流量;还用于在备用节点上,保护保护PW,承载用户侧节点过来的流量;第二DNI PW,用于在主节点上保护工作PW,承载用户侧节点过来的流量;还用于在备用节点上保护保护AC,承载网络侧侧节点过来的流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伪线双归保护切换方法和装置。
  • 一种伪线双归保护切换系统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器件基板-CN201080037466.9有效
  • 藤川阳介 - 夏普株式会社
  • 2010-04-23 - 2012-05-30 - G09F9/30
  • 本发明的作为器件基板的元素侧基板(101)具备元素阵列区域(105)、RGB开关电路(112)以及极驱动器IC(103)。通过使该极驱动器IC(103)的与视频信号线连接的端子组的中心位置(f1)从RGB开关电路(112)的中心位置(f2)向左移动(位移)距离(g),加长弯曲的左侧的视频信号线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缩短弯曲的右侧的视频信号线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的长度。由此,充分避免与左侧控制线(2011~201a)的大的占有区域的干扰,且避免与右侧控制线(2021、202b)的小的占有区域的干扰,并且减小极驱动器IC(103)和RGB开关电路(112)的距离
  • 器件
  • [发明专利]喷墨系统形成液晶层的方法-CN02120490.X有效
  • 蔡基成;李载钧;黄龙燮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2002-05-21 - 2003-01-01 - G02F1/136
  • 所述阵列衬底包括衬底,在衬底上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栅极线,平行于栅极线且与栅极线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公用线,其中公用线与栅极线相同的材料制作。所述阵列衬底还包括处于栅极线和公用线上的栅极绝缘层,处于栅极绝缘层上的半导体层,和透明导电材料制成的象素电极,所述象素电极包括漏极区段。漏极区段与半导体层重叠而且透明材料的极与漏极区段彼此相隔一定距离。钝化层包括处于象素电极和极之上的第一接触孔和开口部分,其中第一接触孔暴露极而开口部分暴露象素电极。在钝化层上沿第二方向设置数据线,数据线通过第一接触孔与极相连并与栅极线交叉。
  • 喷墨系统形成液晶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