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6534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氮化硅的纳米电极方法-CN201410066383.2有效
  • 曹忠;朱爽丽;何婧琳;伍娉;曾巨澜;孙立贤 - 长沙理工大学
  • 2014-02-26 - 2014-05-07 - G01N27/3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化硅的纳米电极,该电极包括覆盖有一层纳米级厚度工作(2)和引脚(3)的基片(1),该引脚(3)与外包有塑料绝缘层(4)的金属丝导线(5)通过焊锡(6)相连接;所述基片(1)的制备是采用磁控溅射镀膜法,即在抛光的氮化硅基板(11)上逐步溅射沉积二氧化锡层(12)、金属钛层(13)、铜锰合金层(14);铜锰合金层(14)经抛光处理后,再采用掩版法在其表面上溅射沉积工作(2)和引脚(3),所沉积的厚度为20~400nm。该纳米电极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且工作面积大、平整度高、易进行表面修饰,优于传统电化学的盘电极。
  • 一种基于氮化纳米电极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硅硼酸盐的纳米电极方法-CN201410066303.3有效
  • 曹忠;谢晶磊;寻艳;陈丹;曾巨澜;孙立贤 - 长沙理工大学
  • 2014-02-26 - 2014-05-14 - G01N27/3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硼酸盐的纳米电极,该电极包括覆盖有一层纳米级厚度工作(2)和引脚(3)的基片(1),该引脚(3)与外包有塑料绝缘层(4)的金属丝导线(5)通过焊锡(6)相连接;所述基片(1)的制备是采用磁控溅射镀膜法,即在抛光的硅硼酸盐基板(11)上逐步溅射沉积二氧化锡层(12)、金属铬层(13)、铜锰合金层(14);铜锰合金层(14)经抛光处理后,再采用掩版法在其表面上溅射沉积工作(2)和引脚(3),所沉积的厚度为20~400nm。该纳米电极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且工作面积大、平整度高、易进行表面修饰,优于传统电化学的盘电极。
  • 一种基于硼酸盐纳米电极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金平板电极-CN201420081510.1有效
  • 曹忠;朱爽丽;何婧琳;伍娉;曹婷婷;肖忠良 - 长沙理工大学
  • 2014-02-26 - 2014-09-24 - G01N27/3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平板电极,该电极包括覆盖有一层纳米级厚度工作(2)和引脚(3)的基片(1),该引脚(3)与外包有塑料绝缘层(4)的金属丝导线(5)通过焊锡(6)相连接。所述基片(1)的结构是:在抛光的氮化硅基板(11)上逐步沉积二氧化硅层(12)、金属铬层(13)、铜镍合金层(14);铜镍合金层(14)经抛光处理后,再在其表面上沉积工作(2)和引脚(3),所沉积的厚度为20~400nm。该金平板电极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且工作面积大、平整度高、易进行表面修饰,优于传统电化学的盘电极。
  • 一种平板电极
  • [发明专利]一种通过退火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CN201210270560.X无效
  • 张彤;郭新立;朱圣清;林梦娜;王洋洋 - 东南大学
  • 2012-07-31 - 2012-12-05 - B22F9/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退火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磁控溅射或真空蒸镀方法在基底材料(1)上沉积纳米薄膜(2),磁控溅射腔体或真空蒸镀室真空度为10-3-10-4Pa,沉积纳米薄膜(2)厚为5-20纳米;然后把沉积纳米薄膜(2)和基底材料(1)整体置于退火炉中加热30-120分钟,加热温度为350-600ºC,冷却至室温,在基底材料(1)上形成纳米颗粒(3)。本发明通过控制厚、退火温度、退火时间等参数可得到大小和形貌不同的纳米粒子,该方法具有制备简单,纳米颗粒尺寸形貌可控,制备效率高等优点。
  • 一种通过退火制备纳米颗粒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柔性电致变色器件-CN201110406387.7有效
  • 贾春阳;吴姗霖;翁小龙;邓龙江 - 电子科技大学
  • 2011-12-08 - 2012-05-02 - G02F1/153
  • 包括六层结构:透明柔性薄膜、电致变色薄膜、厚度为50nm~1000nm的、多孔薄膜衬底、吸附了电解液的多孔薄膜材料和柔性下电极;其中采用真空蒸发工艺沉积于多孔薄膜衬底上,电致变色薄膜采用电化学方法或化学原位聚合法沉积上本发明采用作为上电极,由于厚度为50nm~1000nm的具有多孔网状的结构特征,使得沉积其上的电致变色薄膜附着力更好;离子能够在电场作用下顺利穿过多孔薄膜衬底和金,实现在电致变色薄膜材料中的注入和抽出,从而体现出电致变色薄膜颜色的可逆变化;另外,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这使得采用电化学方法所沉积的电致变色薄膜更加均匀,从而能够实现大面积电致变色器件。
  • 一种柔性变色器件
  • [发明专利]一种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CN201510965894.2在审
  • 张利琴;董川 - 张利琴
  • 2015-12-22 - 2016-05-25 - G01N27/3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饰电极,由基底电极,涂覆在所述基底电极表面的钯纳米粒子沉积,涂覆在所述钯纳米粒子沉积表面的WCNTs-Nafion,以及涂覆于所述WCNTs-Nafion表面的钯纳米粒子构成本发明的修饰电极具有多层修饰结构,对甲烷的电氧化催化活性更高,灵敏度提高,且重现性和稳定性较好。本发明的修饰电极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操作方便,用于检测甲烷快速、易操作。
  • 一种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高灵敏度的CO气体光谱传感器的制备方法-CN201310359876.0无效
  • 葛明;姚建林;袁亚仙;贾雪平;王南平 - 南通大学
  • 2013-08-19 - 2013-12-11 - G01N21/6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的CO气体光谱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以正己烷为油相,将正己烷加入到溶胶溶液中,在油水液/液两相界面上形成纳米粒子;通过提拉法将捞至ITO导电玻璃上,制备成单分散的且具有SERS增强效应的固相基底;采用计时伏安法恒电流沉积Pt颗粒至固相基底。本发明通过电化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沉积条件沉积Pt颗粒,利用的表面增强效应和Pt与CO分子的强化学吸附作用,充分发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极高灵敏度及光谱分辨率高的特点,对CO气体分子实现实时在线检测。
  • 灵敏度co气体光谱传感器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包覆银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CN201510164685.8有效
  • 孙浩亮;何孟杰;谢敬佩;刘玉亮;王爱琴;游龙 - 河南科技大学
  • 2015-04-09 - 2017-10-20 - C23C14/35
  • 一种纳米包覆银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在聚酰亚胺基体表面制备银‑锆合金,并使基体保持一定温度以使银原子在合金表面生长为银颗粒,然后在制备的银‑锆合金表面纳米沉积薄膜即制得产品。本发明采用磁控溅射双靶共沉积制备银合金薄膜及基体原位加热技术,实现了无需模板制备出纳米银薄膜/银颗粒复合结构材料,进而在已获得的纳米银薄膜/银颗粒复合结构表面溅射沉积薄膜制备高性能、大比表面积纳米薄膜包覆银颗粒复合材料,无需采用模板,成本低,绿色环保,易于在基体上无需模板制备出大面积、高性能纳米薄膜包覆银颗粒复合材料,较之纯金薄膜比表面积可增大20%以上。
  • 一种纳米金包覆银颗粒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