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11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重载轮胎-CN200610064838.2无效
  • 丸冈清人;西实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2006-03-14 - 2006-11-15 - B60C15/00
  • 5);以及,胎体帘布层(6A),其包括在胎圈部分之间延伸的主体部分(6a)和一对绕胎圈芯(5)卷绕的边缘部分(6b),该卷绕的边缘部分(6b)包括从胎圈芯(5)的轴向外侧一位置(P0)处轴向向内延伸的折回部(11),在该折回部(11)的径向外侧设置有辅助帘线层(8),由此折回部(11)的端部(11e)定位成与胎圈芯的径向外表面(SU)相距2.0~8.0mm的距离(U1)。在轮胎常规充气且未加负载的状态下,折回部(11)弯曲为使得折回部(11)的直径从端部(11e)到所述位置(P0)不断减小。
  • 重载轮胎
  • [实用新型]一次性尿布-CN201420505924.2有效
  • 长谷部勇树;大川幸;吉田圭志 - 株式会社利卫多公司
  • 2014-09-03 - 2015-02-04 - A61F13/58
  • 该一次性尿布具有包括固定部(27)、抓手部(29)以及中间部(28)的固定带(21);抓手部(29)具有第一固定器具(25)和第二固定器具(26),抓手部(29)以第一固定器具(25)和第二固定器具(26)处于内侧的方式折回;在中间部(28)上,在折回后的抓手部(29)的前后方向(y)的两侧以与折回后的抓手部(29)分开的方式设置有第一粘合部(33);中间部(28)以折回后的抓手部(29)处于内侧的方式在第二折痕(32)处折回
  • 一次性尿布
  • [实用新型]电容器素子-CN200920008853.4有效
  • 大河内纯一 - 日新电机株式会社
  • 2009-03-06 - 2010-01-06 - H01G4/002
  • 在其宽度方向折回一侧边缘K,将其卷向的前后两端G折回,金属箔电极12及13的另一侧边缘相对于电介质材料层11突出一部分,其余部分重叠在一起。各金属箔电极12及13的前后端G折回构造如下,在一侧边缘K的折回宽度L要比另一侧边缘的折回宽度l长5~100mm,且规定的倾斜角度θ为1~30°。根据这个构造,沿着电容器的电极箔剪切面的电场得以缓和。
  • 电容器
  • [发明专利]缺气保用轮胎-CN201080011654.4有效
  • 胁山雅史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2010-03-11 - 2012-02-08 - B60C17/00
  • 缺气保用轮胎(1)包括沿加强橡胶层(40)设置的侧加强层(14)和沿胎圈部(10)设置的、在胎圈芯(10a)的周围从胎面宽度方向(W)的内侧向外侧折回折回胎圈加强层(16)。折回胎圈加强层(16)由设在胎圈部(10)的胎面宽度方向(W)的内侧的胎圈加强层主体部(16A)和与胎圈加强层主体部(16A)相连的、在胎圈芯(10a)的周围从胎面宽度方向(W)的内侧向外侧折回折回
  • 缺气保用轮胎
  • [发明专利]兜口的闭合构造-CN201480038617.0有效
  • 吉村弘二 - 株式会社泰勒吉村
  • 2014-06-30 - 2018-03-16 - A41D27/20
  • 将内外两片兜布(pi、po)的端缘部向兜内侧折回,并且使两片折回的部分(16、19)的下端部在兜口(1)的宽度方向的中途朝向左右相反方向的上侧扭转。然后,将位于外侧的兜布(po)的朝向上侧扭转起来的部分(161)重叠于位于内侧的兜布(pi)的折回的部分(19),并在该重叠的部分进行缝合。另外,将位于内侧的兜布(pi)的朝向上侧扭转起来的部分(191)重叠于位于外侧的兜布(po)的折回的部分(16),并在该重叠的部分进行缝合。利用折回的部分(16、19)和朝向上侧扭转起来的部分(161、191)闭合兜口(1),因此投入到兜(P)内的收纳物(B)不会自兜口(1)滑落,或者在跳起时收纳物(B)不会自兜口(1)飞出。
  • 闭合构造
  • [发明专利]耐燃化热处理装置及该装置的运行方法-CN02800876.6有效
  • 山口正直 - 东邦泰纳克丝株式会社
  • 2002-03-20 - 2003-12-03 - D01F9/32
  • 一种耐燃化热处理装置,具有耐燃化炉和折回辊;该耐燃化炉具有热处理室和向上述热处理室供给热风的装置,该热处理室具有折回地水平行走的聚丙烯腈系纤维束进出的多个狭缝并从上述纤维束的上方垂直地送热风,使纤维束进行耐燃化;该折回辊为设置于上述耐燃化炉的两外侧的多个折回辊,将从上述多个狭缝进出的纤维束折回后返回到耐燃化炉;其中:平行于在上述热处理室内行走的纤维束的行走方向的热处理室侧壁与纤维束的间隙、或平行于纤维束的行走方向地插入到上述纤维束与侧壁之间的防偏流板与纤维束之间的间隙形成在
  • 耐燃化热处理装置运行方法
  • [发明专利]带切断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CN201580080996.4有效
  • 大月孝浩;下坂贤司 - 株式会社富士
  • 2015-06-18 - 2019-11-15 - H05K13/02
  • 带切断处理装置具备:输送装置(120),沿着输送路径(121)输送元件包装带(2);检测装置(150),在检测位置(Ld)检测在沿着输送路径(121)输送的元件包装带(2)的腔室(24)中是否收纳有元件(4);折回部件(155),随着元件包装带(2)的输送,以使盖带(22)的粘接面彼此相向的方式在折回位置将盖带折回;切断装置(160),在切断位置(Lc)将载带(21)及盖带(22)的各切断部位切断;及控制装置(100),控制输送装置(120)及切断装置(160)的各动作,基于来自检测装置(150)的检测信号,控制装置(100)控制输送装置(120)而将载带(21)及由折回部件(155)折回后的盖带(22)以重叠的状态定位在切断位置
  • 切断处理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带电缆连接器-CN202080055137.0在审
  • 前岨宏芳;一尾敏文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2020-07-22 - 2022-03-11 - H01R13/502
  • )具备:电缆(10),具有电线(13)、护套部(15)、以及夹在所述电线(13)与所述护套部(15)之间的编织构件(14),所述编织构件(14)通过导电性的线材编织而构成,在所述编织构件(14)设置有折回部(18),折回部(18)通过从所述护套部(15)的末端露出的所述编织构件(14)朝向所述护套部(15)折回而构成;金属制的套管(19),在所述电缆(10)的径向上外嵌于所述折回部(18)的内侧且所述护套部(15)的外表面;金属制的屏蔽构件(40),具有筒(30),以所述筒(30)压接于所述折回部(18)的外表面的状态将所述折回部(18)夹持于所述筒(30)与所述套管(19)之间;以及壳体(41),被所述屏蔽构件
  • 电缆连接器
  • [发明专利]金属带卷及其制造方法-CN201780060354.7有效
  • 阮誠義;冈本拓也;深田新一郎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2017-09-28 - 2020-09-22 - B65H54/02
  • 一种金属带卷,其是通过将金属带卷绕于卷芯而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从所述卷芯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进行卷绕,并在所述另一端部处折回,再从所述卷芯的所述另一端侧朝向一端侧进行卷绕,并在所述一端部处折回,如此重复多次地来进行卷绕,该金属带卷具有在所述折回过程中所述金属带绕与所述卷芯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卷绕的折回部,在所述金属带卷的侧视状态下,所述折回部呈圆弧状,且从所述金属带卷的内周朝向外周形成为多级状,将所述圆弧状的弧的中点与弧的中心连结起来的线形成为按照从所述内周朝向外周形成为多级状的所述圆弧状的折回部的顺序阶梯性地绕一个方向旋转。
  • 金属及其制造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换热器及空调设备-CN201521010593.6有效
  • 廖宜利;王芳;赵大勇 -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 2015-12-08 - 2016-04-27 - F25B39/00
  • 换热器包括进口管、出口管以及连通于进口管和出口管之间的换热管,其中:换热管包括与进口管连通的横向折回布管部,横向折回布管部的横向布管走向与气流路径的夹角小于90度。该方案可以使具有大量制冷能力的制冷工质优先进入横向折回布管部,当湿空气气流横向略过该横向折回布管部时,可以充分的经历降温达到露点并释出水分。相比现有技术,该方案设计可以显著提高换热器的除湿能力。
  • 一种换热器空调设备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