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08963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河床生态综合修复方法-CN201810888927.1有效
  • 章树久;章立 - 上海久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8-07 - 2021-07-16 - C02F1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床生态综合修复方法,包括步骤S1:物理修复:对河床底泥进行过滤、搅拌和翻抛;S2:化学修复:在完成物理修复的底泥中添加生态修复药剂,并与底泥充分混合,然后等待生态修复药剂与底泥的反应结束本发明的河床生态综合修复方法,具有整体可塑性,底泥为柔性立体板块结构,可以设计各类造型;修复工艺简洁,快速,见效快;河床生态修复主要的材料是淤泥的生态改良,不消耗一次性资源,维护成本低;快速消黑除臭,长期抑制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渗出
  • 一种河床生态综合修复方法
  • [实用新型]管线卡瓦修复装置-CN201620776846.9有效
  • 赵东波;赵松柏;高传灵;李峰;李宏禄;陈广辉;陈立峰;姜海峰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2016-07-21 - 2017-02-08 - B21D3/16
  • 本实用新型公开管线卡瓦修复装置,属于油气集输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移动模具圆柱体,其直径与待修复管线卡瓦外径相等,长度不小于待修复管线卡瓦长度;固定模具,与移动模具正对设置,固定模具正对移动模具的内弧面形状与待修复管线卡瓦弧面形状相同,固定模具内径与待修复管线卡瓦外径相等;移动模具连接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带动其朝固定模具移动,待修复管线卡瓦放置在移动模具或固定模具上,由移动模具和固定模具对其挤压使其得到修复。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堵漏施工现场快速修复管线卡瓦,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堵漏成功率;能够快速修复管线卡瓦,实现再利用;能够减少管线卡瓦的加工数量,降低加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 管线修复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底泥原位修复功能毯及底泥原位修复系统-CN202122256356.X有效
  • 王笑;王雪松;徐金锁;翟冰;延晨 - 中邦山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2021-09-17 - 2022-04-01 - C02F11/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底泥原位修复功能毯,自上向下包括净化层、隔离层和曝气层,所述净化层设有网状基底,所述基底上悬挂人工水草,所述隔离层由土工织物铺设成,所述曝气层设有多个竖直向下伸出曝气管,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底泥原位修复系统,由多个所述模块化底泥原位修复功能毯整齐排列构成。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对河道底泥进行原位覆盖,通过曝气结合生物修复技术削减底泥中的污染物,减少底泥对上覆水的影响。所述底泥原位修复系统采用模块式结构,可以根据河道的长度和宽度灵活选择所述模块化底泥原位修复功能毯的用量,适用范围广,施工快速方便,当底泥修复完成后可以将修复系统或修复功能毯就地取出,再次投入到其他河段中循环使用
  • 一种模块化原位修复功能系统
  • [发明专利]针对虚拟视点图像的带方向FMM图像修复方法-CN201510324837.6有效
  • 杨柏林;王聪聪 - 浙江工商大学
  • 2015-06-15 - 2017-06-23 - H04N1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虚拟视点图像的带方向FMM图像修复方法。本发明针对基于深度图的虚拟视点绘制后的新视点图像,利用带方向的快速行进算法进行图像修复,得到前景边缘较为清晰的新视点图像。针对左虚拟视点图像,从左向右修复空洞;右视点图像,从右向左修复空洞。本发明首先两种膨胀核,对空洞标记mask图进行类似的T形膨胀和矩形膨胀并减去原mask图,以获得单侧的窄边和宽边;然后将单侧的宽边中的所有像素点到空洞边缘的距离求出;最后从窄边开始,按特定方向进行图像修复从而达到与传统快速行进算法不同的,能较好修复稍大空洞的效果。与传统快速行进算法相比,本发明能更好地保持前景边缘信息。
  • 针对虚拟视点图像方向fmm修复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能够快速修复的安全警示路桩-CN202111458852.1有效
  • 王兴洲;张金海;杨芹;李玉玲;李文斌;周海燕;李香香;李静 - 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
  • 2021-12-02 - 2023-01-20 - E01F9/6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快速修复的安全警示路桩,涉及公共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盘、快速修复部分和桩体,快速修复部分包括支撑架、复位弹簧和复位弹簧护套,复位弹簧护套固定安装在底盘的中心位置,复位弹簧位于复位弹簧护套的内腔中,其下端与复位弹簧护套底部可拆卸连接,上端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当处于连接状态时,复位弹簧处于微拉伸状态;桩体包括外壳和内胆,内胆位于支撑架上方,其上部为弹性橡胶修复仓,底部外沿处设有充气腔;修复仓内呈圆周阵列设有多个气囊;外壳、内胆和支撑架的连接处插装有用于组装三者的扁平状组装锁;本装置拆装方便,具备一定的防盗性,其外壳遭受碰撞凹陷后可通过气囊进行充气修复
  • 一种能够快速修复安全警示
  • [发明专利]修复模块的标准对接装置-CN200810036145.1无效
  • 费燕琼;张鑫;谢颖;徐磊 - 上海交通大学
  • 2008-04-17 - 2008-09-03 - B25J19/00
  • 一种自重构机器人自修复模块的标准对接装置,用于机械电子装置技术领域。电机齿轮箱,连接孔和连接轴固定在电机齿轮箱上表面的对称中心线处,电机齿轮箱底部的旋转板联在基本模块上,连接孔上端的连接手可开可合,连接轴靠珠子卡在闭合的连接手内壁凹槽中,当模块发生故障时连接手可张开以实现快速脱离,便于自修复动作的完成。本发明是在分析自重构自修复机器人各相邻模块快速对接任务的特点后,设计的一种适用于自修复模块的标准对接装置,可完成自重构自修复机器人各模块间的快速连接、脱离及便于自修复的对接动作。
  • 修复模块标准对接装置
  • [实用新型]路面破损快速修复-CN201120453547.9有效
  • 高小林 - 高小林
  • 2011-11-16 - 2012-07-11 - E01C23/10
  • 本实用新型的路面破损快速修复机涉及到道路维修工程机械的制造领域,是由机车和修复主机构成,修复主机座于机车的底盘上。所述的修复主机是由在底盘上矗立的两根导轨间嵌有悬锤、及悬锤顶端的电磁离合器通过吊索从导轨的顶端滑轮牵拉至卷扬机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路面破损快速修复机,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具有环保、节约、减少工作时间、降低工作强度、快速修复公路路基,增加路基强度、便于通车、减少安全隐患的有益效果。
  • 路面破损快速修复
  • [发明专利]一种钛合金颅骨修复体制备方法-CN200410074339.2有效
  • 李彦生;费仁元;郭宇;韩景芸 - 北京工业大学
  • 2004-09-10 - 2005-03-02 - A61F2/28
  • 一种制作钛合金颅骨修复体的方法,应用于脑神经外科颅骨修复等领域。本发明是基于患者CT图像设计、装配修复体,在存放有通用图象处理软件和反求设计软件的计算机将断层图像进行数据分割后,重建患者头部三维原型,依据三维原型设计缺损部位的修复体,然后采用快速原型系统制作修复体模型,比照模型压制钛网板,形成最终的修复体。特征在于首先通过数字设计技术制作修复体模型,使用异形曲面快速成形系统,采用渐进成形方法压制钛网板,避免了采用无模多点技术压制大尺寸零件时产生的回弹、断裂、皱褶等问题。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所完成的钛合金修复体制备精度高,成本低,速度快,最终修复体与患者颅骨吻合良好,实现了颅骨修复体的个性化定制。
  • 一种钛合金颅骨修复体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世界文化遗产古代石窟残损石雕的修复工艺-CN201910493355.1有效
  • 季云博 - 洛阳师范学院
  • 2019-06-06 - 2020-11-24 - B44C3/06
  • 本发明公开了世界文化遗产古代石窟残损石雕的修复工艺,先通过3D数字化快速修复方法修复残损石雕,直接在石窟现场采集信息,利用3dsmax的建模工具分别制作原始模型和修复模型,然后将两者合成一个整体,制得石雕模型,按照石雕模型,对原残损石雕用加固陶泥进行捏塑修补,制造石雕修复造型,用LED冷光源紫外线固化设备对石雕修复造型进行照射后快速固化,将固化后的石雕修复造型安装在可移动变高圆垫支撑修补支架上,在石窟现场移动到和原残损石雕同步对位,支撑、粘合、打磨,等待干透后,去除可移动变高圆垫支撑修补支架,即修复成功,本发明修复时间短、成本低、精度高、效果好,且现场固定无需吊车、精确位移、修复模型与原窟接触精准,粘连精确。
  • 世界文化遗产古代石窟残损石雕修复工艺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