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65486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化油器气阀转轴加工设备-CN202011446040.0在审
  • 梅海峰 - 骏马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 2020-12-09 - 2021-04-09 - B23P23/02
  •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油器气阀转轴加工设备,包括机台,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分度旋转盘机构,均匀分布设置在分度旋转盘机构的转盘边缘的夹持机构,以及围绕分度旋转盘机构设置在机台上的定位装夹机构、顶面铣削机构、底面铣削机构、钻孔机构、切槽机构、端面铣削机构和卸料机构;定位装夹机构用于圆轴定位装夹在夹持机构上;顶面铣削机构用于对圆轴顶面的平面铣削加工;底面铣削机构用于对圆轴底部的平面铣削加工;钻孔机构用于对圆轴钻孔;切槽机构用于在圆轴的侧面加工安装通槽;端面铣削机构用于加工圆轴两端平面加工;卸料机构用于取出夹持机构上的圆轴;各夹持机构上设有避空加工刀具的避空缺口。
  • 化油器气阀转轴加工设备
  • [发明专利]一种叶轮的组合开粗加工方法-CN202310322693.5在审
  • 吴琳;鲁建于;邹含青;罗攀;卢长鑫;李鹏;赵举坤;邓欣;袁列军 - 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 2023-03-29 - 2023-06-27 - G05B19/4093
  • 本发明涉及叶轮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轮的组合开粗加工方法,包括:利用三维建模软件绘制叶轮叶片及流道作为编程加工铣削目标;利用三维建模软件绘制叶轮铣削毛坯模型;利用编程软件对叶轮进行定轴编程,编程结束后,通过编程软件生成铣削后的毛坯文件;分析毛坯文件,并在联动铣削编程软件中编制联动铣削程序;对定轴编程及联动编程的接刀位置进行仿真;本发明在叶轮铣削加工中将五轴联动加工及3+2定轴加工相结合,3+2定轴编程加工较大的开阔性型腔,去除大的毛坯余量,得到铣削毛坯后,对空间较小的分流叶片叶前缘处使用五轴联动加工与硬质合金球刀进行去除,能够提高叶轮铣削效率。
  • 一种叶轮组合粗加工方法
  • [实用新型]化油器气阀转轴加工设备-CN202022987266.3有效
  • 梅海峰 - 骏马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 2020-12-09 - 2021-08-10 - B23P23/02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油器气阀转轴加工设备,包括机台,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分度旋转盘机构,均匀分布设置在分度旋转盘机构的转盘边缘的夹持机构,以及围绕分度旋转盘机构设置在机台上的定位装夹机构、顶面铣削机构、底面铣削机构、钻孔机构、切槽机构、端面铣削机构和卸料机构;定位装夹机构用于圆轴定位装夹在夹持机构上;顶面铣削机构用于对圆轴顶面的平面铣削加工;底面铣削机构用于对圆轴底部的平面铣削加工;钻孔机构用于对圆轴钻孔;切槽机构用于在圆轴的侧面加工安装通槽;端面铣削机构用于加工圆轴两端平面加工;卸料机构用于取出夹持机构上的圆轴;各夹持机构上设有避空加工刀具的避空缺口。
  • 化油器气阀转轴加工设备
  • [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泡沫陶瓷板生产系统-CN202022841224.9有效
  • 高飞宇;余齐;宋俊伟;梁伟 - 山西安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020-11-30 - 2021-12-07 - B28B11/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泡沫陶瓷板生产系统,包括有立体式输送系统、正面铣削加工系统、翻板机、反面铣削加工系统、分层装置、第一切边装置、转向机、第二切边装置,立体式输送系统用以将泡沫陶瓷板由窑炉出口输送至正面铣削加工系统,正面铣削加工系统用以对泡沫陶瓷板的正面进行铣削加工处理,翻板机用以将泡沫陶瓷板竖直翻转180度,反面铣削加工系统用以对泡沫陶瓷板的反面进行铣削加工处理,分层装置用以对铣削后的泡沫陶瓷板进行分层处理,第一切边装置对泡沫陶瓷板进行纵向切割本实用新型提供可以提高泡沫陶瓷板的加工效率。
  • 一种全自动泡沫陶瓷生产系统
  • [实用新型]六工位转台专机-CN202220138468.7有效
  • 方金奇;罗伟;张涛 - 重庆山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2022-01-19 - 2022-08-05 - B23P23/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六工位转台专机,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顶端对角处均设置有第一工位铣削加工、第六工位装卸工件、第五工位钻扩孔、第四工位铣削加工、第三工位铣削加工和第二工位铣削加工;所述第一工位铣削加工、第四工位铣削加工、第三工位铣削加工和第二工位铣削加工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延伸设置有电机轴,且电机轴的一端和第六工位装卸工件固定连接。
  • 六工位转台专机
  • [实用新型]一种车铣集成加工装置-CN201220642468.7有效
  • 马顺国;王绍复 - 温州市琅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2012-11-29 - 2013-05-08 - B23P23/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铣集成加工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的固定底座上装设有车削机构和铣削机构,所述的车削机构包括车削刀架、车刀,所述的铣削机构包括铣削刀架、铣刀,所述固定底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车削滑移导轨和铣削滑移导轨,所述的车削刀架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车削滑移导轨相滑移配合的车削刀架导槽,所述的铣削刀架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铣削滑移导轨相滑移配合的铣削刀架导槽,且所述车削刀架和铣削刀架的滑移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车刀固装于车削刀架上,所述的铣刀固装于铣削刀架上,从而可使产品在同一设备上完成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还能有效地降低加工成本。
  • 一种集成加工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数控龙门加工中心的五面体铣削-CN202123067067.1有效
  • 李传玉 - 无锡沈工精机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2021-12-08 - 2022-05-03 - B23C9/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龙门加工中心的五面体铣削头,包括加工中心本体、铣削头本体,所述铣削头本体装配在加工中心本体下表面,所述加工中心本体与铣削头本体之间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铣削头本体内靠近主轴夹刀处嵌设有清理组件本实用新型利用垂直套环可对延伸套环进行初步的限位固定,并在加固部的配合下,带动加固块在垂直套环上的贯穿区内滑动延伸,使得加固块对应穿插至加固槽内,可对加工中心本体、铣削头本体进行额外加固,提升了两者连接的稳定性,且在清理组件的配合下,实现了对铣削头本体的全面快速清理,保持了铣削头本体的良好工作状态,避免其上残留废屑等对铣削头本体的后续加工产生影响。
  • 一种数控龙门加工中心五面体铣削
  • [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的铣削结构-CN202222355122.5有效
  • 桂奕明;熊旭敏;冷汪林;钟日华;乔春;黄平艺 - 广东井和精密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2022-09-05 - 2022-12-23 - B23C5/20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中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立式加工中心的铣削结构,包括立式加工车床,所述立式加工车床的内部设置有驱动壳体,所述驱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铣削装置,所述驱动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铣削装置包括转动轴、安装架、安装板、限位板、安装槽、连接块、铣削刀板、螺栓、螺纹孔和支承座,所述支承座固定连接于转动轴的底部,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于支承座的顶部。该立式加工中心的铣削结构,通过设置有铣削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铣削刀板进行安装和拆卸,使得立式加工中心的铣削结构在使用时能够方便的进行拆装,在长时间使用后刀头出现磨损不平时可以及时进行更换,不会影响装置的铣削效果
  •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铣削结构
  • [实用新型]一种加工卡环槽的铣刀片-CN202020919536.4有效
  • 赵鸿成;黄晓;张鹏云 - 成都晶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2020-05-27 - 2021-04-16 - B23C5/1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工卡环槽的铣刀片,包括刀柄、铣削柱、环槽加工铣柱、锥形环槽铣刀刃、环槽生成铣件和铣削刃,所述刀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所述铣削柱,所述铣削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所述环槽加工铣柱,所述环槽加工铣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所述环槽生成铣件,所述环槽生成铣件的底面上开设有环面卡槽,所述环面卡槽的外侧形成铣削环面,所述铣削环面上固定安装有环形槽切削刀组件,所述环形槽切削刀组件由球形环铣件和锥形切割刃组成,所述铣削柱的侧柱面上安装有若干个所述铣削刃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工卡环槽的铣刀片通过底部的环形铣削组件生成卡环槽,然后通过两级铣削进行拓宽和修理,从而达到加工卡环槽的效果。
  • 一种加工卡环铣刀
  • [发明专利]基于核偏最小二乘的薄壁件铣削力系数识别方法-CN201310422594.0有效
  • 张为民;董新峰;李鹏忠 - 同济大学
  • 2013-09-16 - 2014-01-01 - G01L5/00
  • 一种薄壁件铣削力系数识别方法,包括步骤有,步骤一,实验平台的构建,主要涉及铣削力测试系统设计和薄壁结构设计两部分。步骤二,解析铣削力系数的建立,将铣刀铣削刃沿轴线方向离散,以轴向元为研究对象,将铣削刃参与切削的时间段为研究对象来建立解析铣削力系数公式。步骤三,铣削力系数的重构和预测:本发明采用核偏最小二乘在高维空间对铣削用量及其组合变量与解析铣削力系数进行回归分析,确定相应的核函数、核参数以及核主元个数。该方法能可靠、快速实现铣削力系数的识别,并且具有高的预测能力,对特定铣削用量条件下,薄壁件铣削力的计算,铣削变形、铣削工艺优化、铣削稳定域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基于最小薄壁铣削力系识别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