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8405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引力探测链路故障快速诊断方法-CN202210005923.0在审
  • 高艾;徐胜楠;赵梓辰;尚海滨;徐瑞 - 北京理工大学
  • 2022-01-05 - 2022-04-12 - G06F30/20
  •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引力探测链路故障快速诊断方法,属于深空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构建双层神经网络,外层网络实现引力探测链路控制故障区域的检测,内层网络实现引力探测链路控制故障区域内具体故障参数的辨识,在快速进行引力探测链路故障检测的同时保证故障检测的准确性;本发明通过使用先验数据训练得到双层网络引力探测链路故障诊断模型,在应用网络结构模型时能够快速对引力探测链路的故障区域及具体参数进行快速辨识和诊断。根据本发明得到的引力探测链路控制系统故障快速诊断结果,实现引力探测断链预警,进行星间链路控制系统的修复调整,从而维持引力探测星间链路的稳定。
  •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引力探测故障快速诊断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类光引力探测-CN202210987258.X在审
  • 刘江涛;申珅;徐艳丽;李伟民;胡明哲;刘超;刘文静 - 贵州民族大学
  • 2022-08-17 - 2022-11-29 - G01V7/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光引力探测器,属于弱信号探测技术领域。类光引力探测器,包括:发射电极、石墨烯基底、类光分束镜、收集电极、绝缘层和基底电极,发射电极和收集电极分别与石墨烯基底电连接,发射电极发射的载流子通过电子类光动量选择器后被类光分束镜分束,分别通过三个相互垂直探测臂到收集电极上有益效果:墨烯类光输运的波长更短,对引力更敏感,提高引力探测器的灵敏度,可以减小引力探测器的尺寸;且利用三个相互垂直探测臂可以获得引力波源的坐标方位信息。
  • 种类引力探测器
  • [发明专利]基于动态混合高斯的空间引力探测构型稳定性演化方法-CN202110987081.9在审
  • 乔栋;周星宇;李翔宇 - 北京理工大学
  • 2021-08-26 - 2021-12-24 - G06F30/20
  •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动态混合高斯的空间引力探测构型稳定性演化方法,属于空间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动态混合高斯模型实现空间引力探测构型稳定性演化分析,预测空间引力探测构型稳定性指标的不确定性分布,在空间引力探测构型的构建过程中回避不稳定区域,提高空间引力探测精度和效率。本发明使用动态演化方法对空间引力探测构型中探测器的轨道误差进行递推,根据轨道误差的不确定性分布的非高斯程度使用不同数量的子高斯分布进行近似,相比混合高斯方法显著提升预测效率;同时基于轨道误差分布,使用加权的子高斯分布表征构型稳定性指标的不确定性分布
  • 基于动态混合空间引力探测构型稳定性演化方法
  • [发明专利]引力探测装置-CN200410012718.9有效
  • 罗俊;刘中柱 - 华中科技大学
  • 2004-02-11 - 2004-12-29 - G01V7/00
  • 引力探测装置,属于光测量技术领域,既利用共振效应又利用延长光路来放大引力信号,以提高探测引力的灵敏度。共振棒与其上的光纤一起作为共振质量,利用共振效应将引力信号放大Q倍;同时利用光纤折叠极大地增长光信号运行的光程,积累共振棒对引力的响应来增强探测引力的能力,进一步放大引力信号,极大地提高探测灵敏度
  • 引力探测装置
  • [发明专利]基于TRIZ的多功能空间引力探测器的设计方法-CN201310669322.0在审
  • 吴寿煜;张宇红;吴佳蓬 - 江南大学
  • 2013-12-11 - 2014-03-26 - G01V7/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TRIZ的多功能空间引力探测器的设计方法,根据TRIZ推荐的7个发明原理作为技术进化路线,可以将地面激光干涉引力探测器进化成一种多功能空间引力探测器,其包括:航天器等器件,如图所示,其特征在于,由3个航天器组成一个边长为103-109千米的等边三角形星座,星座的中心运行于地球轨道上,每个航天器上的光学台都会和相邻的航天器上的光学台通过激光器产生的相干光束发生干涉,如果有引力扫过时,通过光检测器的光电二极管的光强发生变化,利用差分器和相关器计算光强与相位之间的关系,获得待测引力的值,其功能特征在于:探测中低频引力、研究双星系统、大质量的黑洞和随机背景引力等。
  • 基于triz多功能空间引力探测器设计方法
  • [发明专利]原初引力探测信号读取系统及方法-CN202111122049.0在审
  • 沈梦萍;段然;张海燕;李菂;张来宇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2021-09-24 - 2023-03-28 - G01V7/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初引力探测信号读取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所述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包括数字序列存储模块和逻辑处理模块;数模转换器,用于将从所述数字序列存储模块读取的第一数字信号转换为第一模拟信号;探测器阵列,用于基于原初引力探测信号调整所述第一模拟信号,输出第二模拟信号;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所述第二模拟信号转换为第二数字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数字信号发送到所述逻辑处理模块;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逻辑处理信号,输出原初引力探测信号的相位图像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原初引力探测信号读取系统及方法,提高了原初引力的读取效率和准确率。
  • 原初引力探测信号读取系统方法
  • [发明专利]引力探测装置设计及其方法-CN201310249675.5无效
  • 吴寿煜;张宇红;吴佳蓬 - 江南大学
  • 2013-06-24 - 2013-09-18 - G01V7/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力探测装置设计及其方法,其装置的设计利用了TRIZ和光学干涉原理。引力探测装置组成:1.激光器;2.循环镜;3.半透明半反射玻璃;4.相位调节器;5.反射镜;6.相位调节器;7反射镜;8.光电二极管;9.差分器;10.相关器。当2光臂相互垂直时,在入射引力的作用下,2个光臂以相反的相位随着入射引力振动,激光器发射的光束往返于2个光臂的检验质量之间。当有入射引力存在的情况下,光电转换器件接收到从2个光臂来的光束间的位相差就会变化。高频引力(10Hz一10kHz)是引力探测装置最敏感的频带。
  • 引力探测装置设计及其方法
  • [发明专利]基于双向飞秒脉冲的深空引力探测方法及装置-CN201610084900.8有效
  • 于亮;谭久彬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6-02-06 - 2017-11-10 - G01S17/48
  • 基于双向飞秒脉冲的深空引力探测方法及装置属于引力探测领域,该方法通过扫描光延迟线实现对引力信号的等臂长差动探测探测灵敏度可以达到亚纳米量级;两个测量臂均采用了脉冲时域锁定式双向测量结构,将系统回光功率由距离的四次方衰减函数变为了平方衰减函数,实现了上亿公里尺度的深空引力探测;该装置包括位于主星的测量端、位于从星A的一号主动反射器和位于从星B的二号主动反射器,避免了相距遥远的卫星间的实时通信和高精度时钟同步问题。
  • 基于双向脉冲引力探测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基于中继式飞秒脉冲的深空引力探测方法-CN201610084897.X有效
  • 谭久彬;于亮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16-02-06 - 2018-08-31 - G01V7/00
  • 基于中继式飞秒脉冲的深空引力探测方法属于引力探测领域,该方法通过扫描光延迟线实现对引力信号的等臂长差动探测探测灵敏度可以达到亚纳米量级;两个测量臂均采用了脉冲时域锁定式中继测量结构,各通过三个飞秒锁相中继器的级联对测量光的光功率进行放大,将系统回光功率由距离的四次方衰减函数变为了平方衰减函数,实现了外太阳系尺度的深空引力探测;测量端与六个飞秒锁相中继器之间相对独立,避免了相距遥远的卫星间的实时通信和高精度时钟同步问题。
  • 基于中继式飞秒脉冲引力探测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