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84245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火花塞-CN202080003963.0有效
  • 棚桥祐介;西尾直树;川岛佑典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2020-03-19 - 2022-03-04 - H01T13/20
  • 在火花塞中,中心电极(50)具有外径在中心电极(50)中最大的大径(52)。大径(52)卡止于绝缘体(10)的轴孔(20)内的朝向后的面(22A)。主体配件(30)在比中心电极(50)靠后端侧具有内径朝向后侧扩径的扩径(36)。绝缘体(10)具有作为自身在从朝向后的面(22A)的后端到扩径(36)的顶端为止的区域(AR)中的一分的第一(70),第一(70)在上述区域(AR)中厚度最大,并至少配置于大径(52)的外周
  • 火花塞
  • [发明专利]锥形立铣刀及切削头-CN201680019765.7在审
  • 畔上贵行 -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 2016-06-13 - 2017-11-28 - B23C5/10
  • 在围绕轴线(O)旋转的立铣刀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切削刃(7),该切削刃(7)具有底刃(5),从立铣刀主体(1)的内周侧向外周侧延伸;及锥形外周刃(6),从该底刃(5)的外周端向后侧延伸,且随着朝向后侧,切削刃外径逐渐变大,并且,在该切削刃(7)的后端侧设置有随着朝向后侧外径逐渐变大的圆锥台状的锥形颈部(8),该切削刃(7)与该锥形颈部(8)之间设置有以轴线(O)为中心的圆柱状的直颈部(12)。
  • 锥形铣刀切削
  • [发明专利]火花塞-CN201910594341.9有效
  • 中村真衣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2019-07-03 - 2021-06-15 - H01T13/02
  • 火花塞具备:绝缘体,沿着轴线而形成有轴孔;及端子配件,配置在绝缘体的轴孔的后端侧,端子配件在自身的后端具有朝向后侧的底面和从底面的外缘向后侧突出的凸,在至少底面的一分附设有标记。凸的维氏硬度为100HV以上,凸后端面位于比标记的后端后端侧的位置,后端面的面积为3mm2以上。
  • 火花塞
  • [发明专利]车身前部结构-CN201610810561.7有效
  • 竹田智哉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6-09-08 - 2019-04-12 - B62D21/00
  • 由前部侧车架(50)和底架(80)构成上部水平(A1)、倾斜(A2)和下部水平(A3),其中,上部水平(A1)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倾斜(A2)从上部水平(A1)的后端向后方形成向下坡度,下部水平(A3)从倾斜(A2)的后端向后方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横壁状的第1加强部件(90)从上部水平(A1)向后方延伸,纵壁状的第2加强部件(100)从第1加强部件(90)的后端延伸至倾斜(A2)的底部。在三角截面部(Tr)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承副车架(30)的前部副车架支承(31)。据此,能够抑制车架的变形且容易制造。
  • 车身前部结构
  • [实用新型]风轮、双轴流风机及换热设备-CN201520771976.9有效
  • 丘永青;陈炯刚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2015-09-29 - 2016-02-03 - F04D29/3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风轮和换热装置,其中,所述风轮包括轮芯和与所述轮芯连接的轮叶,所述轮叶包括轮边和导风叶,所述导风叶的内端连接所述轮芯,所述导风叶的外端连接所述轮边,所述轮边具有在所述风轮旋转方向上的前端和后端,所述轮边后端的端面向后延伸出第一凸起,并且,所述第一凸起在向后延伸的方向上呈渐缩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风轮通过在风轮的轮边后端增设一向后方向渐缩的第一凸起,降低了风轮旋转的风阻,提高了风轮旋转的转速,提高了安装有该风轮的换热设备的换热效率。
  • 风轮轴流风机设备
  • [实用新型]显示装置-CN202320748826.0有效
  • 刘鹏;魏香玉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4-06 - 2023-09-15 - H04N5/6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卡扣以及远场模块;壳体底部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下前壳;下前壳由金属材料挤塑成形,下前壳上形成有向后延伸的延伸壁,卡扣包括卡合、以及从卡合后端向后凸伸的凸伸卡合向前卡合在延伸壁的后边缘,且凸伸部从卡合后端向后凸伸,而使得凸伸向后凸出延伸壁的后边缘,从而在在对下前壳挤塑成形时,不需要在延伸壁的后端挤塑出多余结构,节省了成本。
  • 显示装置
  • [发明专利]可自补性汽车转向机构-CN201510525190.3有效
  • 林振长;林群;陈昆岳;吕良斌 - 温州鸿鹏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 2015-08-25 - 2017-08-15 - F16C33/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补性汽车转向机构,包括有转轴和轴套,所述转轴位于轴套内的轴向后与轴套之间设有衬套,所述转轴位于轴套外的轴向前端连接有驱动其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衬套的内环面为由一段内窄外宽的内锥形面和一段径向向内弓起的弧形面连接构成,且所述内锥形面对应位于轴向后,所述弧形面对应位于轴向前端,所述转轴的轴向后上对应设有与所述内锥形面相贴配的锥形、以及与所述弧形面相贴配的弧形,所述轴套的轴向后上装设有可推动衬套轴向向前滑动实现磨损补偿的推动机构
  • 汽车转向机构
  • [实用新型]可自补性汽车转向机构-CN201520644531.4有效
  • 林振长;林群;陈昆岳;吕良斌 - 温州鸿鹏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 2015-08-25 - 2015-12-16 - F16C33/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补性汽车转向机构,包括有转轴和轴套,所述转轴位于轴套内的轴向后与轴套之间设有衬套,所述转轴位于轴套外的轴向前端连接有驱动其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衬套的内环面为由一段内窄外宽的内锥形面和一段径向向内弓起的弧形面连接构成,且所述内锥形面对应位于轴向后,所述弧形面对应位于轴向前端,所述转轴的轴向后上对应设有与所述内锥形面相贴配的锥形、以及与所述弧形面相贴配的弧形,所述轴套的轴向后上装设有可推动衬套轴向向前滑动实现磨损补偿的推动机构
  • 汽车转向机构
  • [发明专利]车身构造-CN201080045961.4有效
  • 石园学;露崎匠;友泽幸作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0-10-29 - 2012-07-11 - B62D25/20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所述车身(11)包括:通道横梁(28),沿着在底板(19)上所具有的通道(18)的下表面向车宽方向延伸;左右的侧车架延伸(22、22),沿着仪表板(15)的下表面(31、32)从左右的前侧车架(16、16)的后端向后方延伸。该左右的侧车架延伸部分支成下纵梁侧延伸(43、43)和通道侧延伸(44、44),其中,下纵梁侧延伸部从后端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且向后方倾斜、并且一直延伸到下纵梁(17、17),通道侧延伸部从后端向车宽方向的内侧且向后方倾斜该下纵梁侧延伸的倾斜度和该通道侧延伸的倾斜实质上相同。
  • 车身构造
  • [发明专利]车体后部结构-CN201910880801.4有效
  • 金子贯志;后东光繁;平川忠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9-09-18 - 2022-04-22 - B62D21/02
  • 车体后部结构(1)具有:左右的侧梁(3)、左右的后侧车架(71)、后副车架(72)以及后减振器支座(112),后侧车架具有:后侧车架前部(71A),其从侧梁的后端向后方且左右内侧倾斜延伸;以及后侧车架后部(71C),其从后侧车架前部的后端经由后侧车架屈曲(71B)向后方延伸,后副车架具有后副车架纵梁(91),后副车架纵梁具有:向后方且左右内侧倾斜延伸的纵梁前部(91A);以及从纵梁前部的后端经由纵梁屈曲(91B)向后方延伸的纵梁后部(91C),后侧车架屈曲以及纵梁屈曲配置于在左右方向上与后减振器支座具有重叠的位置。
  • 车体后部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