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5584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吸附滚筒、柔性器件的剥离贴附装置及方法-CN202011548158.4在审
  • 高卓 -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2020-12-23 - 2022-02-11 - H01L21/68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滚筒、柔性器件的机械剥离贴附装置及方法。该吸附滚筒应用于柔性器件的剥离贴附,其包括柱状的滚筒主体,所述滚筒主体的侧表面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长条形吸附区域,各所述吸附区域的宽度≤1cm,所述滚筒主体内对应各所述吸附区域设有各自独立导气的导气通道,所述滚筒主体还设有与所述吸附区域相对应的多组通气孔,各所述通气孔的一端开口于对应的所述吸附区域上,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导气通道相连通。该吸附滚筒借助于通气孔的抽气操作与滚筒本身的转动操作,可以方便地、无损地实现机械剥离与贴附柔性器件,能够避免传统激光剥离时所遇到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吸附滚筒柔性器件剥离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晶片的加工方法及中间部件-CN201510249266.4有效
  • 卡尔·普利瓦西尔 - 株式会社迪思科
  • 2015-05-15 - 2020-10-27 - H01L21/683
  • 晶片的加工方法及中间部件,在剥离保护部件时不使凸点间残留糊或粘合剂,还容易剥离保护部件。晶片在表面上具有:中央区域,其配设有多个器件,该多个器件分别形成有多个凸点;和外周剩余区域,其围绕该中央区域,该加工方法具有:中间部件准备步骤,准备中间部件,该中间部件具有与晶片的该中央区域对应的柔软部件、和配设于该柔软部件的外周边缘的粘合部件;粘贴步骤,经由该粘合部件将该中间部件粘贴到承载板上,并在使晶片的该中央区域与该柔软部件抵接的状态下经由该粘合部件将晶片粘贴到已粘贴在该承载板上的中间部件上;磨削步骤,在实施了该粘贴步骤后对晶片的背面进行磨削;和剥离步骤,在实施了该磨削步骤后,将晶片从该承载板上剥离
  • 晶片加工方法中间部件
  • [发明专利]带热水排放孔的盖部件-CN03806893.1有效
  • 阪田登;山田新 - 日清食品株式会社;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2003-01-24 - 2005-07-20 - B65D81/34
  • 本发明的带热水排放孔的盖部件,是将外盖与内盖经由分型层可剥离地层叠、具有从外周缘向外侧突出的捏手部的盖部件。并且,在内盖上分别形成有捏手部附近位置的剥离开始刻痕、与连接捏手部与盖部件的中心的线交叉而延伸的内盖刻痕、和剥离开始刻痕与内盖刻痕之间的区域的热水排放孔刻痕。分型层在剥离开始刻痕、内盖刻痕与盖部件的周缘所包围的区域中形成。剥离开始刻痕优选为设置多条。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构成:在比捏手部靠容器内侧的位置上设置具有规定间隔的大致平行的2条剥离开始刻痕,在该2条剥离开始刻痕所夹的区域中将内盖除去。本发明的盖部件,能够在将形成有热水排放孔的内盖部分可靠地保留在容器侧的状态下,从容器上剥离除去,并且最后将保留在容器侧的内盖部分除去也很简单。
  • 热水排放部件
  • [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剥孔检测镀铜结合力的方法-CN202111054753.7在审
  • 白绎炆;徐建林;王华;姚继民 - 盐城维信电子有限公司
  • 2021-09-09 - 2022-01-18 - G01N19/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剥孔检测镀铜结合力的方法,包括:使待检测多层线路板在预设温度下加热预设时间;沿着待检测多层线路板的待观测区域边缘切割,得到开口区域;将开口区域剥离待检测多层线路板,得到剥离线路层和开口观测区;观察剥离线路层中的第一镀铜孔位置和开口观测区中的与第一镀铜位置对应的第二镀铜孔位置;通过第一镀铜孔位置和第二镀铜孔位置的状况,判定镀铜结合力是否合格。通过在线路板上设置开口观测区,对开口观测区边缘进行切割,将开口区域剥离,观察镀铜盲孔处的铜的形态,判断镀铜结合力是否合格,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提高了检测效率。
  • 一种通过检测镀铜结合方法
  • [发明专利]通过光阻剥离实现电极层图案化的方法-CN201810074903.2有效
  • 尹易彪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2018-01-25 - 2020-09-01 - H01L21/033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光阻剥离实现电极层图案化的方法,先在基板上连续涂布交联性能不同的下层光阻与上层光阻形成光阻层,然后使用半色调光罩对所述光阻层进行曝光、显影,再去除第二光阻区域内的光阻层而保留第一光阻区域内的光阻层,接着沉积电极层,最后剥离第一光阻区域内的上层光阻与下层光阻,同时去除沉积在第一光阻区域内的上层光阻上的部分电极层,得到图案化的电极层,相比现有的利用单层光阻剥离来实现电极层图案化的方法,能够提高光阻剥离速率
  • 通过剥离实现电极图案方法
  • [发明专利]层叠研磨垫及其制造方法-CN201380011801.1无效
  • 中村贤治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2013-02-28 - 2014-11-19 - H01L21/304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地制造层叠研磨垫的方法,所述层叠研磨垫即使因长时间研磨而变成高温时,研磨层与支撑层或中间层之间也不容易剥离,且具有优异的光学检测精度。本发明的层叠研磨垫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研磨区域的开口部A内设置透光区域而制作研磨层的步骤;在所述研磨层的一面上设置含有热熔粘接剂的粘接部件X的步骤;在所述粘接部件X的对应透光区域的部分设置剥离性保护部件的步骤;将支撑层贴附在设置有剥离性保护部件的所述粘接部件X上的步骤;及除去对应透光区域的部分的支撑层,进一步除去剥离性保护部件而形成开口部B的步骤。
  • 层叠研磨及其制造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穿翼板种植上颌窦底剥离器及剥离组件-CN202020696050.9有效
  • 邹多宏;高振华;杨驰;刘昌奎;李岩;张志愿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020-04-29 - 2021-05-18 - A61C3/00
  • 本申请提供一种穿翼板种植上颌窦底剥离器及剥离组件,该剥离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剥离部、第一工作部、手柄部、第二工作部和第二剥离部;所述第一工作部自近手柄部端起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工作段和第二工作段,所述第一工作段相对于所述手柄部向上折弯且折弯角为钝角,所述第二工作段相对于所述第一工作段向下折弯且折弯角为钝角;所述第一剥离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工作段向上折弯,所述第二剥离部相对于所述第四工作段向下折弯。本申请专门剥离上颌结节区域上颌窦底壁及后侧壁的专用剥离器械,可以快速剥离上颌结节区域上颌窦窦底及后侧壁的上颌窦黏膜,便于有效剥离上颌窦底黏膜,且可以保护窦膜,以防其穿孔或破裂。
  • 一种穿翼板种植上颌剥离组件
  • [发明专利]密封标签以及包装容器-CN201280027218.5无效
  • 住吉大四郎;万野幸人;西山郁也;飞田诚;坂东健司;植田隆宏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2012-04-09 - 2014-05-21 - B65D83/08
  • 一种密封标签(1),该密封标签(1)具有第一基材(2)和与第一基材的一侧的面接合的第二基材(3),第二基材以能够重复剥离的方式接合于包装容器的开口而对开口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开口进行密封的密封部(10)和与密封部的至少一部分连接且与包装容器接合的支承部(20),在密封部与支承部间的交界部具有在与剥离密封部的剥离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且将第二基材分断为剥离方向近位侧区域(3a)与剥离方向远位侧区域(3b)的切割线(22),在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的之间的比切割线靠剥离方向远位侧的位置设有使第一基材与第二基材剥离剥离层(23)。
  • 密封标签以及包装容器
  • [发明专利]吸收性物品-CN201180007606.2有效
  • 则元由美 -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 2011-01-28 - 2012-10-17 - A61F13/15
  • 在开封时将单独包装材料从卫生巾与剥离材料一起剥离之际,能不感到卡挂而顺畅地使翼用剥离材料与翼状折翼一起展开,将剥离材料容易地从吸收性物品剥离。在单独包装的成品状态下,在翼状折翼(W)形成的防偏移粘接剂层(10)被沿宽度方向横穿的翼用剥离材料(12)覆盖,翼状折翼(W)向透液性正面片(3)侧与翼用剥离材料(12)一起折叠,并且单独包装材料(16)至少与翼用剥离材料(12)粘固,翼用剥离材料(12)与单独包装材料(16)的粘固通过第一粘固区域(20)粘固,所述第一粘固区域(20)以包括两侧的翼状折翼(W)的折叠线(RL)的附近部分的方式形成,并且以沿前后方向跨过翼状折翼
  • 吸收性物品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