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回波式液/料位探测方法及探测激振器无效
申请号: | 99114462.7 | 申请日: | 199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94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惟一;张朝晖;宋爱国;王爱民;曹效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23/296 | 分类号: | G01F23/29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睿,沈廉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冲击回波式液料位探测技术及液/料位开关,用于对大型储液/料容器中液/料位的连续测量及定点监测。本发明首次将波的反射传播机理用于液/料位测量,一方面将冲击回波测试技术用于识别、判定液/料面位置,实现了非接触式测量;另一方面采用了小波时/频分析方法处理冲击回波信号,克服了傅立叶变换法处理数据信号所存在的缺陷。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回波 探测 方法 激振器 | ||
【主权项】:
1、一种冲击回波式液/料位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测量液/料位时,先从容器顶部开始,用激振器在器壁外侧激振,产生冲击,同时用拾振器同步拾取冲击波形,计算机对冲击波形进行等周期采样,再利用小波变换将波形分解成一系列时/频分布系数,然后利用小波重构算法得到原始波形的各阶逼近波形,其中某一阶逼近波形中必然会出现一个峰值,即特征峰;激振器沿器壁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再进行激振、拾振、采样、分解、重构过程,其中某一阶逼近波形中再次出现特征峰,当仍有特征峰出现时就继续下移,进行激振、拾振、采样、分解、重构过程,直到逼近波形中的特征峰消失,说明该点的冲击波形中已没有回波成分,表明激振器已经下降到了液/料位之下,即到达了液/料面位置;测出激振器下降的总高度,并由容器总高度减去这个下降高度,就是液/料位的高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911446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相机
- 下一篇:安装电缆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