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线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6675.9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1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贺凡波;陆钧;葛俊杰;马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14 | 分类号: | H01F38/14;H01F27/24;H01F27/22;H01F27/08;H01F27/00;B08B1/02;B60L53/12;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线圈结构,包括: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发射端导磁单元、接收端导磁单元、传动清洁机构以及散热系统;所述发射线圈设置在地表上,所述接收线圈设置在电动汽车底盘下,所述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通过电磁耦合给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所述发射端导磁单元紧贴在所述发射线圈底部;所述接收端导磁单元紧贴在所述接收线圈的上部;所述传动清洁机构设置在所述发射线圈的两侧,所述散热系统与所述发射端导磁单元相连,该实用新型采用科学的结构设计,即增大了无线充电的工作效率,增高了电能的传输距离,又能很好的解决金属进入无线充电工作区域所引发的火灾隐患,同时利用简单的物理原理设计的降温结构,较好的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导磁单元 发射线圈 接收线圈 无线充电 发射端 电动汽车 清洁机构 散热系统 线圈结构 接收端 传动 紧贴 电动汽车底盘 电动汽车电池 传输距离 电磁耦合 工作区域 工作效率 火灾隐患 降温结构 使用寿命 物理原理 增高 充电 地表 金属 | ||
【主权项】:
1.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线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发射端导磁单元、接收端导磁单元、传动清洁机构以及散热系统;所述发射线圈设置在地表上,所述接收线圈设置在电动汽车底盘下,所述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通过电磁耦合给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所述发射端导磁单元紧贴在所述发射线圈底部;所述接收端导磁单元紧贴在所述接收线圈的上部;所述传动清洁机构设置在所述发射线圈的两侧,所述散热系统与所述发射端导磁单元相连;所述发射线圈的上表面设置有上表面结构,所述上表面结构采用阻燃的非金属材料加工定型;所述接收线圈的下表面设置有下表面结构,所述下表面结构采用阻燃的非金属材料加工定型;所述发射端导磁单元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导磁条结构;所述导磁条结构包括主导磁结构与边缘导磁结构,所述边缘导磁结构固定的连接在所述主导磁结构上,所述主导磁结构中心内部设置有前后贯通的主风道,所述边缘导磁结构中心内部设置有侧风道,并与所述主风道贯通;所述接收端导磁单元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导磁条结构;其内部未开设风道,但外部结构与形状和所述发射端导磁单元保持一致;所述传动清洁机构包括:传动滚筒、动力滚筒、支架、刮板以及非金属阻燃传动带;所述传动滚筒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动力滚筒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另一侧,所述非金属阻燃传动带为一整体结构,套在所述传动滚筒与动力滚筒外侧并拉紧,所述非金属阻燃传动带紧贴在所述上表面结构上;所述刮板设置在所述传动滚筒上方,通过距离调节按钮调整所述刮板,使其压紧在所述非金属阻燃传动带的上方;所述散热系统为两台小型的静音轴流风机,通过风管分别与所述两根对称设置的导磁条结构的主风道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74667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