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9053.8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2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明;袁安俊;黄竟春;隋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惜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史密富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5/00 | 分类号: | B23B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余毅勤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包括:上料系统、机器人、下料系统、第一数控车床、第二数控车床、支撑架、横梁;所述机器人移动设置于所述横梁上,所述横梁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和所述第二数控车床之间,所述横梁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数控车床的对应的第一加工区、所述横梁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数控车床的第二加工区;所述上料系统、所述下料系统位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所述第二数控车床之间,所述上料系统位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一侧,所述下料系统位于所述第二数控车床一侧;所述上料系统和所述下料系统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上下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车床 横梁 上料系统 下料系统 自动上下料系统 机器人 车床 本实用新型 新型数控 加工区 支撑架 机器人移动 自动上下料 人力成本 生产效率 延伸 架设 支撑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数控车床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系统(1)、机器人(2)、下料系统(3)、第一数控车床(4)、第二数控车床(5)、支撑架(9)、横梁(10);所述机器人(2)移动设置于所述横梁(10)上,所述横梁(10)固定于所述支撑架(9)上,所述支撑架(9)设置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4)和所述第二数控车床(5)之间,所述横梁(1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数控车床(4)的对应的第一加工区(11)、所述横梁(10)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数控车床(5)的第二加工区(12);所述上料系统(1)、所述下料系统(3)位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4)、所述第二数控车床(5)之间,所述上料系统(1)位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4)一侧,所述下料系统(3)位于所述第二数控车床(5)一侧;所述上料系统(1)和所述下料系统(3)结构相同;其中,所述上料系统(1)包括:处理器、机架(6)、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6)上的:毛坯件(101)、毛坯安装架(102)、托盘(103)、托架(104)、第一直线导轨(105)、伺服电机减速机(106)、第一原点传感器(107)、滚珠丝杆(108)、定位靠山(109)、第一控制传感器(110)、带座轴承(111)、第二控制传感器(113)、第二直线导轨(114);所述毛坯件(101)放置在所述毛坯安装架(102)上,所述毛坯安装架(102)中在相邻的毛坯件(101)之间安装有定位靠山(109);所述毛坯安装架(102)安装在所述托盘(103)上,所述托盘(103)安装在所述托架(104)上,所述托架(104)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05)、第二直线导轨(114)上;所述托架(104)与所述滚珠丝杆(108)相连,且所述滚珠丝杆(108)位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05)、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14)之间;其中,所述机架(6)的一端设有第一原点传感器(107),所述伺服电机减速机(106)的一端与所述滚珠丝杆(108)的一端相连,所述滚珠丝杆(108)远离所述第一原点传感器(107)的一端与所述带座轴承(111)相连;抓取位置设置有所述第一控制传感器(110),所述第二控制传感器(113)设置于所述机架(6)的另一端;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原点传感器(107)、所述第一控制传感器(110)、第二控制传感器(113)和所述伺服电机减速机(106)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惜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史密富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惜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史密富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14905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