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稻麦秸秆栽培大球盖菇并与水稻轮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8943.X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沈亚强;沈盟;姚祥坦;程旺大;王瑞森;张红梅;袁晔;陈贵;王保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G22/22;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陈格 |
地址: | 314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生态循环农业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稻麦秸秆栽培大球盖菇并与水稻轮作的方法,包括如下过程:整田作畦→铺设稻麦混合秸秆培养料及预湿→播菌种→开沟覆土→日常管理及采收→菌渣还田水稻种植。本发明充分利用空间、土地资源,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生态循环利用;另外,本发明种大球盖菇采用预湿、播种、开沟、覆土一次性完成的轻简化栽培技术,节省工时成本。大球盖菇采收完毕后秸秆菌渣直接还田利用,不仅减少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化肥投入,还提高了水稻产量并可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优质生态大米,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栽培的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大球盖菇 稻麦秸秆 生态循环 水稻种植 轮作 栽培 水稻 采收 覆土 还田 菌渣 开沟 预湿 农业废弃物 一次性完成 工时成本 化肥投入 混合秸秆 简化栽培 农业领域 日常管理 生态大米 稻麦 菌种 土地资源 秸秆 无公害 播种 铺设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稻麦秸秆栽培大球盖菇并与水稻轮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整田作畦:采用露地栽培方式,将田内泥土翻松、耙平、消毒,田块内规划宽度为75~85cm的畦床,畦间规划宽度为60~70cm的排水沟;b)铺设秸秆培养料及预湿:收集未粉碎的水稻秸秆和粉碎后的小麦秸秆,晒干后铺放于规划的畦床上,铺放完毕后进行预湿;其中,于规划的畦床上先铺放一层未粉碎的水稻秸秆,再铺放一层粉碎后的小麦秸秆,最后再铺放一层未粉碎的水稻秸秆;每平方米净面积铺秸秆培养料10~13kg,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的重量比为4:2~4;c)播种:预湿完毕待水分稳定后,将菌包掰成4~6cm的小块,采用梅花形点播,穴距10~12cm,接种量为500~600g/m2;d)开沟覆土:播种后开排水沟,开沟的土壤覆盖于秸秆培养料上,敲细铺匀,再在覆土层上盖一层3~5cm厚的水稻秸秆保水;e)日常管理及采收:播种后维持覆土层的湿润状态,控制料温不超过30℃,含水量为67~70%;当大球盖菇子实体菌褶尚未破裂、菌盖呈钟形时采收;f)菌渣还田种植水稻:采收完毕清理田面,及时翻耕,将秸秆菌渣一并翻耕入土中并平整田块后,进行水稻种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未经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7894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下分层垄畦棘托竹荪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富硒灵芝菌袋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