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轻量化自卸车厢总成厢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4999.4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4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何峰;陈世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铝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28 | 分类号: | B60P1/28;B60P7/02;B60R19/02;B62D2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84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轻量化自卸车厢总成厢,包括前车厢板、后车厢板、两侧车厢板和车厢底板,所述侧车厢板包括侧板上边梁,在所述侧板上边梁上一体挤压成型有雨棚导轨,所述雨棚导轨设置于所述侧板上边梁远离车厢的一侧;所述侧车厢板与车厢底板之间还通过过渡连接板相连,在所述过渡连接板的外侧覆设有沿车厢长度方向设置的空心防撞结构;所述车厢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副车架,所述副车架的前侧通过顶升机构与所述车厢底板相连,所述副车架的后侧通过转动轴与所述车厢底板的后侧枢接,在车厢底板的上方还设置有防护钢板;其显著效果是:不仅车厢结构强度高,便于生产,而且能够抵抗较大的货物冲击力,车厢防撞性能好。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底板 车厢板 副车架 上边梁 侧板 过渡连接板 车厢 自卸车厢 轻量化 导轨 雨棚 长度方向设置 一体挤压成型 车厢结构 顶升机构 防护钢板 防撞结构 防撞性能 后车厢 前车厢 转动轴 枢接 冲击力 抵抗 货物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高强度轻量化自卸车厢总成厢,包括铝制的前车厢板、后车厢板、两个对称设置的侧车厢板和车厢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车厢板包括侧板上边梁,在所述侧板上边梁上一体挤压成型有雨棚导轨,所述雨棚导轨设置于所述侧板上边梁远离车厢的一侧;所述侧车厢板与车厢底板之间还通过过渡连接板相连,在所述过渡连接板的外侧覆设有沿车厢长度方向设置的空心防撞结构;所述车厢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副车架,所述副车架的前侧通过顶升机构与所述车厢底板相连,所述副车架的后侧通过转动轴与所述车厢底板的后侧枢接,在车厢底板的上方还设置有防护钢板;所述车厢底板包括交叉连接的底板横梁、底板纵梁,在所述底板横梁与底板纵梁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底板体与第二底板体,在所述第一底板体的底部采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挤压成型有加强梁,该加强梁与所述底板横梁平行设置,在相邻的两块所述第一底板体之间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底板体,所述第一底板体与第二底板体之间以及相邻两块第二底板体之间均采用摩擦焊固定连接;所述防撞结构包括贴覆于所述侧车厢板与车厢底板外侧的第一防撞区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撞区外侧的第二防撞区,所述第一防撞区与第二防撞区均为空心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防撞区由多个截面为多边形的空腔构成,所述第二防撞区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撞区的中部,且凸出于所述第一防撞区设置;所述副车架包括沿车厢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车架纵梁与第二车架纵梁,在所述第一车架纵梁与第二车架纵梁之间连接有多根车架横梁,所述第一车架纵梁与第二车架纵梁采用铝合金一体挤压成型的多空腔结构,且所述第一车架纵梁与第二车架纵梁的结构一致,其中,所述第一车架纵梁的上下两侧均向其左右两侧延伸形成凸沿,在上下两侧的所述凸沿之间形成容置槽,在该容置槽的前侧、中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所述容置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的厚度相一致,所述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的上下两侧边缘均和所述凸沿采用摩擦焊方式焊接固定;所述防护钢板由底部钢板与分设于该底部钢板两侧的侧钢板构成,其中所述底部钢板支撑于所述车厢底板上,该底部钢板的两侧边缘分别与所述车厢底板的两侧连接固定,所述侧钢板的下侧与所述车厢底板连接固定,其上侧与所述车厢侧板的底部连接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铝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铝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5499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