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液组合电极及电解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5787.3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0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葛永成;朱增伟;王登勇;马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4 | 分类号: | B23H3/04;B23H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组合电极及电解加工方法,属于电解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具电极为气液组合的圆柱电极,该电极中包含三个内部流道,中间为电解液流道,主要负责将电解液输送到加工区域,保障加工区域内电化学反应和产物排除对电解液的需求;两侧是气体流道,在已加工区域一侧输入高压气体,减小电解液在已加工表面上的覆盖范围,同时,压缩了过渡区域的范围,并将大量气体混入到过渡区域的电解液中,减少电解液的电导率,降低杂散电流对已加工表面二次侵蚀;在加工区域一侧输入低压气体,实现对加工区域内电解液的背压作用,保障阳极工件材料的去除效率。本发明提出的气液组合电极也可用于回转面和自由曲面的电解加工过程。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电极 电解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气液组合电极,其特征在于:该气液组合电极(1)包括管状本体,管状本体内部分依次被第一纵隔板、第二纵隔板隔成三个流道;第一纵隔板外侧为高压气流道(3),第二纵隔板外侧为低压气流道(5),第一纵隔板和第二纵隔板之间为电解液流道(4);上述管状本体端部开有高压进气口(13)、低压进气口(15)、电解液进口(14);上述管状本体末端封闭,末端侧壁分别开设有高压出气口(6)、低压出气口(8)、电解液出口(7);其中电解液出口(7)为一组均匀布置的出液孔,出液孔位于与电解液流道(4)对应的管状本体的前壁面上;高压出气口(6)位于与高压气流道(3)对应的管状本体的壁面前侧,紧挨第一纵隔板;低压出气口(8)位于与低压气流道(5)对应的管状本体的壁面前侧,紧挨第二纵隔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5578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去毛刺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电化学加工中的杂散腐蚀冰层抑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