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裹二氧化锰的丝素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336403.6 申请日: 2019-04-25
公开(公告)号: CN110054697A 公开(公告)日: 2019-07-26
发明(设计)人: 薛鹏;杨瑞昊;康跃军;张蕾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7/14 分类号: C07K17/14;C07K14/435;C07K1/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00715***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纳米材料的合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丝素蛋白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以及一种受生物矿化启发的快速温和地将二氧化锰包裹到丝素蛋白纳米颗粒表面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丝素蛋白的提取及蚕茧的脱胶;(2)在丙酮溶液中丝素蛋白纳米颗粒的自组装;(3);利用丝素蛋白球同时作为模版和还原剂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得丝素蛋白纳米颗粒表面原位产生二氧化锰。所得到的多功能纳米平台具有光热性能,药物递送能力,类似过氧化氢酶的催化能力以及T1加权的核磁共振成像能力。在生物医学领域,及社会经济的其他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
搜索关键词: 丝素蛋白纳米颗粒 二氧化锰 丝素蛋白 高锰酸钾溶液 核磁共振成像 生物医学领域 多功能纳米 过氧化氢酶 表面原位 丙酮溶液 催化能力 合成领域 纳米材料 社会经济 生物矿化 药物递送 应用潜力 还原剂 自组装 光热 模版 脱胶 蚕茧 加权 制备 合成
【主权项】:
1.包裹二氧化锰的丝素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将蚕茧中的蚕蛹取出,其它部分切成1平方厘米左右的蚕茧碎片;(2)将步骤(1)得到的蚕茧碎片加入碳酸钠溶液中,加热至沸腾并持续30分钟;将蚕茧碎片中黄色胶状的丝胶蛋白被溶解出来,剩下棉花状的膨松固体为丝素蛋白;接着用二次水反复冲洗丝素蛋白,在35摄氏度的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过夜;(3)将步骤(2)所得到的丝素蛋白浸没于氯化钙、乙醇和水的溶液中;将溶液置于在水浴锅中加热2小时得到溶解后的丝素蛋白溶液;将所得的丝素蛋白溶液中的杂质用抽滤去除,并在透析袋中流水透析三天,去除体系中的钙离子和乙醇;最终获得的澄清丝素蛋白溶液,保存在4摄氏度的冰箱中备用;(4)快速搅拌下,将步骤(3)得到的澄清丝素蛋白溶液逐滴滴加到丙酮中;丝素蛋白在丙酮中自组装成纳米颗粒,整个体系由无色变为奶白色;随后在室温下搅拌8小时,使得丙酮充分挥发;再用二次水稀释,得到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溶液,并储藏在4摄氏度冰箱备用;(5)将高锰酸钾溶液逐滴滴加到步骤(4)得到的丝素蛋白纳米颗粒溶液中,室温下搅拌反应15分钟;随后立刻离心去除未反应的高锰酸钾,并通过加二次水溶解和离心清洗两次即得到包裹二氧化锰的丝素蛋白纳米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3640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肿瘤血管靶向磁纳米促凝血蛋白的制备方法-201910729859.9
  • 颜江华;王生育;罗芳洪;邹明园;吴婷 - 厦门大学
  • 2019-08-08 - 2019-11-12 - C07K17/14
  • 一种肿瘤血管靶向磁纳米促凝血蛋白的制备方法,涉及促凝血蛋白。制备方法:融合蛋白tTF‑EG3287的表达、纯化和复性;用共沉淀方法制备纳米Fe3O4,再制备表面改性磁性纳米颗粒Fe3O4‑NH2,接着制备羧甲基壳聚糖包裹的Fe3O4磁性纳米载体CMC/Fe3O4,最后制备磁纳米促凝血蛋白tTF‑EG3287/CMC/Fe3O4。对磁纳米促凝血蛋白tTF‑EG3287/CMC/Fe3O4表征。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FXa活化实验考察磁纳米促凝血蛋白的靶向能力和促凝血活性。体外实验证实,磁纳米促凝血蛋白tTF‑EG3287/CMC/Fe3O4具有NRP‑1靶向性和促凝血活性。
  • 包裹二氧化锰的丝素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201910336403.6
  • 薛鹏;杨瑞昊;康跃军;张蕾 - 西南大学
  • 2019-04-25 - 2019-07-26 - C07K17/14
  •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的合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丝素蛋白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以及一种受生物矿化启发的快速温和地将二氧化锰包裹到丝素蛋白纳米颗粒表面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丝素蛋白的提取及蚕茧的脱胶;(2)在丙酮溶液中丝素蛋白纳米颗粒的自组装;(3);利用丝素蛋白球同时作为模版和还原剂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得丝素蛋白纳米颗粒表面原位产生二氧化锰。所得到的多功能纳米平台具有光热性能,药物递送能力,类似过氧化氢酶的催化能力以及T1加权的核磁共振成像能力。在生物医学领域,及社会经济的其他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
  • 一种基于蛋白质薄膜隔离固定的生物大分子微反应器-201910334485.0
  • 杨鹏;刘瑞瑞 - 陕西师范大学
  • 2019-04-24 - 2019-07-19 - C07K17/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蛋白质薄膜隔离固定生物大分子的微反应器,首先将需要隔离的功能性生物大分子通过共沉淀的方法负载在CaCO3颗粒内部与表面,或者通过直接吸附的方法负载在CaCO3颗粒表面,然后将蛋白质薄膜包裹在CaCO3颗粒表面,最后通过EDTA或酸性溶液刻蚀去除内部CaCO3模板,实现功能性生物大分子在微观层面的隔离固定,进而互不影响生物大分子生理功能的发挥。本发明微反应器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可实现对各种功能性生物大分子的微观隔离,包括各种蛋白质、酶、抗体、脂质、多肽、DNA、RNA等,具有广泛的普适性,易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并且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隔离的微反应器的大小、形状可通过模板进行调控。
  • 一种用于香烟滤嘴的生物活性蛋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滤嘴-201711152924.3
  • 徐智辉 - 徐智辉
  • 2017-11-17 - 2019-04-02 - C07K17/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香烟滤嘴的生物活性蛋白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结合该生物活性蛋白材料的滤嘴结构。其中,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包括蛋白基因融合的步骤;然后将融合的生物蛋白送入蛋白槽内,于蛋白槽内加入生物蛋白2倍质量的蒸馏水进行培养,培育温度30℃,通空气量为蛋白槽的容积0.8倍,培养2h,然后向沉淀池加入生物蛋白质量80倍的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的步骤;向沉淀池中添加粒径为40‑60目的活性碳,保持温度10℃,90rpm搅拌20分钟,使活性碳与蛋白充分融合,待螯合反应充分完成后,取上层清液的步骤;最后载体包埋得到蛋白效价20亿/克以上活性碳粒子,优点是有害物质去除效率高,能使吸烟者的免疫功能基本不受损害。
  •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磁珠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201810294486.2
  • 叶庆炜 - 徐州逸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2018-03-30 - 2018-09-07 - C07K17/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磁珠的制备方法:将14株抗人PD‑1单克隆抗体分别与羧基磁珠偶联,制备PD‑1抗体磁珠;所述14株抗人PD‑1单克隆抗体源于加拿大YES公司生物技术研究有限公司,14株抗人PD‑1单克隆抗体的克隆号分别为:7E5,1H8,1C4,9A5,9B4,7C9,3E5,7G12,9E11,5B2,5H7,2H7,B1C4,2C4。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PD‑1抗体磁珠应用于CIK、CART、TIL淋巴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用于剔除PD‑1阳性细胞。本发明优化抗体与磁珠的偶联方案,使得磁珠表面抗体的偶联量达到1ml磁珠结合1mg抗体,偶联抗体后磁珠表面荧光信号增强,本发明制得的抗体磁珠可以捕获PD‑1阳性细胞。
  • 一种小粒径血红蛋白/类水滑石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510388739.9
  • 詹天荣;李尧;杨琦;赵继宽 - 青岛科技大学
  • 2015-07-05 - 2018-04-10 - C07K17/14
  • 本发明以血红蛋白为生物分子模板,以二价金属盐Mg(NO3)2和三价金属盐Al(NO3)3混合溶液为金属离子来源,以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源,在血红蛋白模板分子诱导下,采用T型微反应器共沉淀法制得了小粒径血红蛋白/类水滑石纳米复合物。本发明所述纳米复合物中,血红蛋白分子均匀地吸附在类水滑石粒子表面,并保持了其蛋白质原有的二级结构;其形貌呈海绵状和不定型的小颗粒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平均粒径小于40nm,厚度小于5nm;Zeta电位在+16mV到+30mV之间;所述血红蛋白/类水滑石纳米复合物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能,在90℃高温条件下催化邻苯二胺时的酶活保持率在31~63.5%之间,远高于游离的血红蛋白的7.28%和大颗粒类水滑石固定血红蛋白复合物的21.44%。
  • Myomegalin变体8及其应用-201180055306.1
  • 王喆;齐众 - 香港科技大学
  • 2011-11-15 - 2017-12-26 - C07K17/1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myomegalin同工型——myomegalin变体8(MMG8)。这个myomegalin变体8调节微管在高尔基体上的组织、蛋白质修饰、分泌和运输以及细胞增殖。本发明还提供了编码myomegalin同工型的核酸分子,以及包含这些核酸分子的载体与宿主细胞。此外,提供了包含本发明的myomegalin同工型的融合构建体(construct),以及与本发明的myomegalin同工型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myomegalin同工型作为诊断生物标记物以及作为用于筛选疾病治疗手段的靶点的用途,所述疾病例如癌症、糖尿病和溶酶体贮积症。
  •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410705812.6
  • 孙方霖;王美艳;常建锋 - 同济大学
  • 2014-11-27 - 2017-11-07 - C07K17/14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纳米技术与生命科学技术领域。首先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正硅酸乙酯在室温下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将聚醚酰亚胺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并加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超声搅拌,得到聚醚酰亚胺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将聚醚酰亚胺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与生长因子Activin A低温下搅拌,得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复合物;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复合物用于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其能提高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肝样细胞的效率,并且分化的肝样细胞具有成熟肝细胞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并且该纳米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一种用于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的免疫磁珠及其制备与应用-201610741713.2
  • 高国;尹婷;张倩;黄鹏;崔大祥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6-08-26 - 2017-02-01 - C07K17/1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分离的免疫磁珠,免疫磁珠包括羧基化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和特异性抗体,羧基化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和特异性抗体的质量比为(2~5)(0.1~0.5),特异性抗体选自CD8、CD3E、IL2RA或CD4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免疫磁珠通过水热法制备粒径分布均匀、水溶性好、磁性能优异的羧基化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再偶联特异性抗体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配套分选柱上样量大、阳选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可获得足量高活性淋巴细胞,通过预存淋巴细胞,可择机复苏、培养、回输淋巴细胞。
  • 一种免疫磁珠及其制备方法-201610787087.0
  • 蔡红东;刘关;陈昌岳;张祥林 - 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2016-08-31 - 2017-02-01 - C07K17/1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疫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磁性微球部分和生物配基部分,所述免疫磁珠的结构式为A‑NH‑N=CH‑B,其中A表示磁性微球,B表示生物配基,或者A表示生物配基,B表示磁性微球。本发明的免疫磁珠性质稳定,而且磁性好,磁性微球与生物配基进行化学偶联,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避免了内部交联,偶联效率高。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使生物配基可以保留生物活性。本发明原料简单易得,成本低,工艺步骤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一种磁微粒偶联抗体分子的方法-201610388140.X
  • 郑招荣;刘金超 - 深圳市瀚德标检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2016-06-01 - 2016-10-26 - C07K17/14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微粒偶联抗体分子的方法,所述方法顺序包括如下步骤:磁微粒的平衡;磁微粒的醛基修饰与还原;活化磁微粒与抗体的偶联。大幅度提高了检测效率,缩短检测时间;本发明操作简单,只需两步即得到稳定的磁微粒偶联的抗体,反应条件温和,对原料无浪费,易于大规模制备;节约生产成本;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
  • 三维石墨烯-细胞因子复合体系、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510064414.5
  • 程一琳;程国胜;王炜;宋琴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2015-02-06 - 2016-10-05 - C07K17/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石墨烯‑细胞因子复合体系、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复合体系包括三维石墨烯基体以及化学修饰于该基体上的细胞因子;其制备方法包括:将三维石墨烯材料以混合强酸溶液氧化处理后,再将细胞因子通过化学偶联方法修饰到三维石墨烯表面,即得三维石墨烯‑细胞因子复合体系。本发明三维石墨烯‑细胞因子复合体系的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且可控性好,同时既保持了三维多孔立体结构,又提高了细胞因子的负载率,具有促进神经干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特点,还可实现生物学上的活性分子的缓慢释放。
  • 一种海藻酸钠免疫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510322129.9
  • 穆海东;汪宁梅;梁晓飞 - 上海裕隆医学检验所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6-12 - 2015-09-30 - C07K17/14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藻酸钠免疫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免疫磁珠为核壳型结构,内核为磁性材料Fe3O4,中间层为脂质体和海藻酸钠的混合材料,最外层为包被在中间层上的抗体。免疫磁珠各层的组成比例为:海藻酸钠:质量含量为0.0%-50.0%;脂质体:质量含量为0.0%-50.0%;磁性材料:质量含量为0.0%-50.0%;抗体:质量含量为0.0%-30.0%。本发明海藻酸钠免疫磁珠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通过与生物活性物质中的配基偶联,能够识别并结合相应的抗原、抗体或核酸等,在外加磁场中分离富集迅速,可用于生物材料检测和分离纯化,在细胞分离、固定化酶、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测等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一种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载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201510035161.9
  • 张业旺;李越;江晓萍;刘彩虹 - 江苏大学
  • 2015-01-26 - 2015-05-27 - C07K17/14
  • 本发明属于蛋白质固定化领域,公开了一种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载体的制备以及在蛋白质的快速固定化中的应用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关键在于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备及修饰,采用P-β-硫酸酯乙基砜苯胺(SESA)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活化,对被活化的载体进行重氮化,最后用于快速固定化蛋白质。该载体为片层结构,表面积较大,且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采用了三种不同的,且形状各异的蛋白质用于固定化,利用功能化氧化石墨烯作为固定化载体,能够快速完成固定化,且固定化收率与固定化效率均可高达80-90%。因此,制备该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载体用于固定化蛋白质的方法为研究快速固定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且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 蛋白质固定膜及制作方法、固定蛋白质的方法-201210232307.5
  • 曲炳郡;谢立;雷博 - 曲炳郡
  • 2012-07-06 - 2014-01-22 - C07K17/14
  • 本发明提供一种蛋白质固定膜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固定蛋白质的方法,所述蛋白质固定膜,用于非生物材料与蛋白质的连接,包括固定在所述非生物材料表面的金膜以及巯基自组装分子膜,所述巯基自组装分子膜固定在所述金膜的表面。该蛋白质固定膜具有较高的活性以及固定效率高,蛋白质的固定数量为50~100/匹克。此外,巯基自组装分子膜致密度高,可以长时间的保持,保持时间在1年以上。
  • 一种生物矿化的胰岛素蛋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210594708.5
  • 肖云;唐睿康 - 浙江大学
  • 2012-12-31 - 2013-05-01 - C07K17/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矿化的胰岛素蛋白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生物矿化的胰岛素蛋白纳米颗粒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向DMEM培养基中加入胰岛素蛋白和可溶性钙盐,混合均匀后在含CO2环境下进行孵育,制得生物矿化的胰岛素蛋白纳米颗粒;生物矿化的胰岛素蛋白纳米颗粒的粒径为32~450nm,其中胰岛素蛋白的质量分数为8%~15%。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生物矿化的胰岛素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降糖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生物矿化的胰岛素蛋白纳米颗粒可被细胞吞入,且吞入效率高,同时对细胞无毒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另外,本发明中生物矿化的胰岛素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廉价,可批量制备。
  • 一种运载猪圆环病毒抗原表位蛋白的纳米载体及应用-201110288387.1
  • 郭慧琛;孙世琪;冯小明;孙德惠;刘湘涛;殷红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2011-09-22 - 2013-04-03 - C07K17/14
  • 本发明公开多孔结构的空心球状硅纳米颗粒(HMSNs)一种用途,即将其用于运载猪圆环病毒抗原PCV2GST-ORF2表位蛋白,这种纳米载体颗粒的直径为100~200nm,本发明同时公开多孔结构的空心球状硅纳米颗粒承载PCV2GST-ORF2表位蛋白的方法,即将具有所述的硅纳米颗粒溶于磷酸缓冲液中,再在其中加入PCV2GST-ORF2表位蛋白,使多孔结构的空心球状硅纳米颗粒充分吸咐蛋白。相关实验表明,用多孔结构的空心球状硅纳米颗粒作为猪圆环病毒抗原表位蛋白载体,可以实现猪圆环病毒抗原表位蛋白在免疫小鼠体内缓慢释放,持续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效果。
  • 金表面一步固定蛋白质分子的方法-201210085577.8
  • 牛宇;靳刚;安娜·维亚纳;维亚纳·阿布兰特什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2012-03-28 - 2012-08-01 - C07K17/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表面一步固定蛋白质分子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清洗后的金基底置于二硫化碳和蛋白质分子的混合液中,静置两个小时,使蛋白质分子的氨基、二硫化碳和金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结构,一步实现金表面有机自组装单分子膜层的改性和含氨基分子的固定,从而实现蛋白质分子的固定。本发明可以快速高效地实现金表面上蛋白质分子的固定,能够简化表面改性与配基装配步骤,缩短蛋白质分子固定的时间;同时,由于省去了传统方法中用到的活化试剂,降低了操作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一种纳米氧化石墨烯蛋白质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210031478.1
  • 张智军;沈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2012-02-13 - 2012-07-25 - C07K17/14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纳米氧化石墨烯蛋白质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物为蛋白质吸附在纳米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复合结构。通过对蛋白药物荧光标记,对纳米氧化石墨烯进行聚乙二醇(PEG)修饰,再将蛋白药物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复合聚集到纳米氧化石墨烯之上。本发明设计的纳米氧化石墨烯蛋白质复合物,具有极高的负载效率和稳定性;在体外生理环境中,物理吸附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的蛋白质可以逐渐释放,有效避免蛋白酶对蛋白的酶切水解作用,同时还可以使蛋白质在细胞中从氧化石墨烯表面上有效的递送到细胞中。本发明提高了对细胞生理活动调节控制的效果,为其在生理条件下的医学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本发明介绍的制备方法,方法简便,成本低,利于量产。
  • 一种在固体表面固定蛋白质的方法-201110346431.X
  • 徐东;韩程章;陈达;徐航;张亚非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1-11-04 - 2012-04-04 - C07K17/14
  • 本发明公开一种涉及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在固体表面固定蛋白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清洗固体表面;(2)在固体表面沉积氮化铝薄膜;(3)蛋白质的固定:直接将蛋白质滴加在氮化铝薄膜表面,孵育后冲洗。本发明可以用于生物领域中生物芯片和生物探针上蛋白质的固定,其优势在于操作步骤简单,成本较低,蛋白质的固定量高、活性好、均匀、牢固,并且可以实现图形化固定。
  • 一种牛血清白蛋白-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110134856.4
  • 郑俊萍;李石;范兆明 - 天津大学
  • 2011-05-23 - 2011-12-07 - C07K17/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血清白蛋白/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其中牛血清白蛋白插层在蒙脱土的层间结构之间。在制备过程中,利用溶液插层技术进行制备,即将蒙脱土和牛血清白蛋白放置在缓冲溶液中,利用蒙脱土和牛血清白蛋白所带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牛血清白蛋白对蒙脱土层间结构的插入。本发明克服游离活性生物分子的存活温度、pH值范围窄,容易变性和失活,对热、强酸、强碱和有机溶剂均不够稳定的缺点,提高蛋白质分子的稳定性,提供一种利用插层结构对蛋白和蒙脱土进行复合的技术方案。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