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平台的睡眠分期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1566.5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7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华;张华威;刘世元;郭少聪;杨建豪;许轶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476 | 分类号: | A61B5/047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许美红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睡眠分期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用户在移动终端上输入的个人信息,并将其作为个性化睡眠分期的输入参数;控制对应的佩戴前端采集用户的脑电信号,并将脑电信号传送至云平台;云平台应用离散小波变换算法对采集的脑电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用户脑电信号的节律波特征,并将其作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个性化睡眠分期系统的输入特征量之一;根据输入的脑电信号的节律波特征,结合用户年龄、性别以及历史数据进行实时睡眠分期,同时将相对应的工作参数传回至佩戴前端,进行自适应的睡眠调节;云平台实时记录用户的睡眠状态变化数据,在整个睡眠分期过程完成后,移动终端将从云平台获取记录的睡眠状态数据。 | ||
搜索关键词: | 云平台 睡眠 脑电信号 睡眠状态 移动终端 节律波 佩戴 个性化 预处理 卷积神经网络 离散小波变换 输入特征量 变化数据 个人信息 工作参数 过程完成 历史数据 脑电数据 前端采集 实时记录 输入参数 用户年龄 自适应 算法 传送 采集 记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睡眠分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用户在移动终端上输入的个人信息,并将其作为个性化睡眠分期的输入参数;步骤2: 控制对应的佩戴前端采集用户的脑电信号,并将脑电信号实时传送至云平台;步骤3:云平台对采集的脑电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用户脑电信号的节律波特征,并将其作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个性化睡眠分期系统的输入特征量之一;步骤4:个性化睡眠分期系统根据输入的脑电信号的节律波特征,结合用户年龄、性别以及历史数据进行实时睡眠分期,同时将相对应的工作参数传回至佩戴前端,以进行自适应的睡眠调节;步骤5:云平台实时记录用户的睡眠状态变化数据,在整个睡眠分期过程完成后,移动终端将从云平台获取记录的睡眠状态数据,并将其呈现给用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3156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