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模型的目标可见性判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0687.3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7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詹军;董学才;段春光;王战古;刘荣;杨凯;祝怀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G01S13/93 |
代理公司: | 22201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杜森垚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模型的目标可见性判断方法,解决智能汽车仿真测试中利用虚拟传感进行目标可见性判断的问题,提高虚拟传感器模型的精度,同时满足仿真效率的要求。包括以下步骤:目标车辆信息检测,对探测目标车辆信息进行获取;目标车辆反射强度模拟:将所有目标车辆,根据几何裁剪方法遍历所有目标车辆,对存在可见部位的目标车辆计算其可见部位的信息,计算目标车辆反射强度;目标车辆可见性判断:根据步骤二计算出的目标车辆反射强度值,对目标车辆的可见性进行分析,并将可见目标车辆的信息,按照真实毫米波雷达感知对象的表达形式进行转换输出。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车辆 可见性 毫米波雷达 反射 可见部位 虚拟传感器 车辆信息 仿真测试 仿真效率 几何裁剪 计算目标 强度模拟 探测目标 信息检测 智能汽车 遍历 传感 感知 虚拟 输出 转换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模型的目标可见性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目标车辆信息检测,对探测目标车辆信息进行获取:/n根据智能汽车仿真测试模型中存储的车型,以及毫米波雷达对该车型在不同位置处360°角度进行目标反射率的标定结果,获取目标车辆在主车探测时,位于主车探测范围内不同位置和不同角度时的信息,包括目标车辆的车型、形状尺寸、材质、位置、速度、加速度、行驶方向以及反射率信息,并建立相应的链表进行存储;/n步骤二:目标车辆反射强度模拟:/n首先将步骤一中获取的所有目标车辆,根据几何裁剪方法遍历所有目标车辆,对目标车辆进行遮挡判断,丢弃完全不可见目标车辆,对存在可见部位的目标车辆计算其可见部位的信息,包括可见部位的位置以及对应的角度信息;/n在计算反射强度时,区分目标车辆相对主车的行驶方向,按行驶方向分类,包括四类:目标车辆与主车同向行驶,目标车辆与主车相对行驶,目标车辆相对主车向左行驶,以及目标车辆相对主车向右行驶;在每一类型下,根据目标车辆可见部位与主车的位置关系,进一步划分出多种情况,具体计算每种情况下的目标车辆反射强度;/n步骤三:目标车辆可见性判断:/n根据步骤二计算出的目标车辆反射强度值,对目标车辆的可见性进行分析,并将可见目标车辆的信息,按照真实毫米波雷达感知对象的表达形式进行转换输出。/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7068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