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数据分解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0351.8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2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繁昌;桑凯恒;杨景阳;张立强;梁锴;张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公开提供了地震数据分解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终端,通过确定地震波形中绝对值最大的振幅值,该振幅值对应的反射时间即为零相位雷克子波的中心时间;以最大绝对值振幅对应的反射时间为中心点,确定雷克子波的主周期;主周期计算雷克子波的主频与幅度值,根据中心时间、主频和幅度值计算零相位雷克子波波形;从地震波形中减去所得的子波分量,得到残差信号;将残差信号作为输入信号,继续循环迭代,直到残差信号的能量小于给定的门槛值为止。不再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希尔伯特变换,不需要将地震数据映射到复数域。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数据 雷克子波 残差信号 存储介质 地震波形 零相位 主周期 主频 反射 终端 希尔伯特变换 分解 循环迭代 复数域 中心点 减去 映射 子波 门槛 | ||
【主权项】:
1.一种地震数据分解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地震波形中绝对值最大的振幅值,该振幅值对应的反射时间即为零相位雷克子波的中心时间;步骤二、以步骤一的最大绝对值振幅对应的反射时间为中心点,确定雷克子波的主周期;步骤三、根据步骤二的主周期计算雷克子波的主频与幅度值;步骤四、根据中心时间、主频和幅度值计算零相位雷克子波波形;步骤五、从地震波形中减去步骤四所得的子波分量,得到残差信号;将残差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转至步骤一继续循环迭代,直到残差信号的能量小于给定的门槛值为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4035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球物理信号去噪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余震断层结构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