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列车内藏门密封条和门槛踏板机构装配用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46807.4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1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桐;徐岩;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9/00 | 分类号: | B61D19/00;B61D17/00;B25B1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高速列车内藏门密封条和门槛踏板机构装配用定位装置属于高速列车内藏门的辅助安装定位装置领域,其包括门板结构简化框架、两个门框密封条压紧器组、阶梯面定位块组和四个框架固定器。本实用新型的门槛踏板机构关键端面模拟定位器可用于确定所需踏板底座垫片组G的垫片数量,门板结构简化框架除用于使阶梯面定位块组符合门机构标准图纸要求的相对位置关系之外,还可通过其中垂面确定左、右两个门板的拼合中缝位置及其门板后端曲面位置,从而为其它门板附属部件的定位和尺寸校验提供测绘基准,大幅降低安装调试真实门系统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列车 门槛踏板 内藏门 门板 密封条 用定位装置 定位块组 机构装配 门板结构 阶梯面 相对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 门框密封条 模拟定位器 安装调试 标准图纸 测绘基准 尺寸校验 定位装置 辅助安装 附属部件 曲面位置 人力物力 踏板底座 中缝位置 垫片组 固定器 门机构 门系统 压紧器 垂面 垫片 可用 拼合 | ||
【主权项】:
1.高速列车内藏门密封条和门槛踏板机构装配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装置包括门板结构简化框架(3)、两个门框密封条压紧器组(5)、阶梯面定位块组(6)和四个框架固定器(4),门板结构简化框架(3)的主体结构为四棱柱的矩形框架,构成其四棱柱前端面的矩形框包括框架前端上部横梁(3‑1)、两个框架前端侧方立柱(3‑2)、框架前端下部横梁(3‑3)和两个门框转角密封条压紧器安装斜梁(3‑6);构成门板结构简化框架(3)四棱柱的后端面的矩形框包括框架后端上部横梁、两个框架后端侧方立柱和框架后端下部横梁,其四棱柱后端面的矩形框结构与构成四棱柱前端面的矩形框完全相同,且前、后两个矩形框的共计四个角点均通过长度相同的水平小纵梁一一对应连接;框架前端上部横梁(3‑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对应的框架前端侧方立柱(3‑2)形成一个高位直角;每个门框转角密封条压紧器安装斜梁(3‑6)的两端均分别以45度的倾角姿态分别与框架前端上部横梁(3‑1)的下端面以及一个对应的框架前端侧方立柱(3‑2)固连,每个门框转角密封条压紧器安装斜梁(3‑6)均以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形式与其对应的一个高位直角的两条直角边共同构成一个等边直角三角形;所述门板结构简化框架(3)还包括两个框架中垂面定位小纵梁(3‑4)、两个门槛踏板机构关键端面模拟定位器(3‑5),一个框架中垂面定位小纵梁(3‑4)的两端与框架前端上部横梁(3‑1)的侧壁以及框架前端下部横梁(3‑3)的侧壁分别垂直固连,另一个框架中垂面定位小纵梁(3‑4)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同时与框架后端上部横梁的侧壁以及框架后端下部横梁的侧壁分别垂直固连;门槛踏板机构关键端面模拟定位器(3‑5)包括门板下滑道侧壁定位竖板(3‑5‑1)和踏板底座垫片厚度测量水平板(3‑5‑2),踏板底座垫片厚度测量水平板(3‑5‑2)以水平的姿态垂直固连于门板下滑道侧壁定位竖板(3‑5‑1)前侧壁的中段,门板下滑道侧壁定位竖板(3‑5‑1)的厚度值为D2;门板下滑道侧壁定位竖板(3‑5‑1)的后侧壁与框架前端下部横梁(3‑3)的外侧壁固连,且踏板底座垫片厚度测量水平板(3‑5‑2)的下端面到框架前端下部横梁(3‑3)底面的垂向高度值为H5;两个框架中垂面定位小纵梁(3‑4)左侧侧壁均与门板结构简化框架(3)的整体中垂面彼此重合;框架前端上部横梁(3‑1)的上端面与框架前端下部横梁(3‑3)底面之间的高度值为H1;所述每个门框密封条压紧器组(5)均包括四个完全相同的密封条法向压紧器,其四者分别为门楣密封条压紧器(5a)、门框转角密封条压紧器(5b)和两个门立柱密封条压紧器(5c),每个密封条法向压紧器均包括法向压紧器凹槽连接座(5‑1)、法向压紧器连接杆(5‑2)和法向压紧器丝杠压头机构(5‑3),法向压紧器凹槽连接座(5‑1)上设有与框架前端侧方立柱(3‑2)宽度尺寸相匹配的法向压紧器矩形通槽(5‑1‑1);法向压紧器连接杆(5‑2)的一端垂直固连于法向压紧器凹槽连接座(5‑1),且法向压紧器连接杆(5‑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法向压紧器矩形通槽(5‑1‑1)的凹槽内侧壁;法向压紧器凹槽连接座(5‑1)的另一端垂直固连于法向压紧器丝杠压头机构(5‑3)的法向压紧器丝母(5‑3‑1)的圆周外侧壁上,法向压紧器丝杆(5‑3‑2)的压紧器丝杆端头垂直于法向压紧器矩形通槽(5‑1‑1)的凹槽底面并朝向其凹槽开口的方向;所述每个门楣密封条压紧器(5a)均通过其法向压紧器凹槽连接座(5‑1)与框架前端上部横梁(3‑1)端部的下方固连,门楣密封条压紧器(5a)上的法向压紧器矩形通槽(5‑1‑1)的通槽底面与框架前端上部横梁(3‑1)的下端面贴合;每个门框转角密封条压紧器(5b)均通过其法向压紧器凹槽连接座(5‑1)与一个对应的门框转角密封条压紧器安装斜梁(3‑6)的中段固连,且门框转角密封条压紧器(5b)上的法向压紧器矩形通槽(5‑1‑1)的通槽底面与门框转角密封条压紧器安装斜梁(3‑6)的下端面贴合;每个框架前端侧方立柱(3‑2)的中上段和中下段分别对应设有一个门立柱密封条压紧器(5c),每个门立柱密封条压紧器(5c)均通过其法向压紧器凹槽连接座(5‑1)与其对应的框架前端侧方立柱(3‑2)固连,且门立柱密封条压紧器(5c)上的法向压紧器矩形通槽(5‑1‑1)的通槽底面均与框架前端侧方立柱(3‑2)的内侧端面贴合;所述框架固定器(4)包括固定器凹槽连接座(4‑1)、固定器连接杆(4‑2)、固定器水平距离调整丝杆(4‑3)和固定器压头丝杠(4‑4),固定器凹槽连接座(4‑1)上设有与框架前端侧方立柱(3‑2)宽度尺寸相匹配的固定器矩形通槽(4‑1‑1);固定器连接杆(4‑2)的一端垂直固连于固定器凹槽连接座(4‑1)的外侧壁上,且固定器连接杆(4‑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固定器矩形通槽(4‑1‑1)的凹槽内侧壁;固定器连接杆(4‑2)的另一端设有丝杆横向丝母(4‑2‑1),且丝杆横向丝母(4‑2‑1)的轴线垂直于固定器矩形通槽(4‑1‑1)的凹槽底面所在平面;固定器水平距离调整丝杆(4‑3)包括水平距离调整丝杆(4‑3‑1)和丝杠纵向丝母(4‑3‑2),其水平距离调整丝杆(4‑3‑1)的一端垂直固连于丝杠纵向丝母(4‑3‑2)的圆周外侧壁上;水平距离调整丝杆(4‑3‑1)与丝杆横向丝母(4‑2‑1)螺纹连接;固定器压头丝杠(4‑4)与丝杠纵向丝母(4‑3‑2)螺纹连接,其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固定器压头丝杠机构;固定器压头丝杠(4‑4)的轴线平行于固定器连接杆(4‑2),且固定器压头丝杠(4‑4)的固定器丝杠端头(4‑4‑1)位于丝杠纵向丝母(4‑3‑2)上邻近固定器矩形通槽(4‑1‑1)的一侧;个框架前端侧方立柱(3‑2)的中上段均分别对应设有两个框架固定器(4),每个框架固定器(4)均通过其固定器凹槽连接座(4‑1)与其对应的框架前端侧方立柱(3‑2)固连,且框架固定器(4)上的固定器矩形通槽(4‑1‑1)的通槽底面均与框架前端侧方立柱(3‑2)的内侧端面贴合;所述阶梯面定位块组(6)包括三个门板顶端直线段及其密封条定位竖板(6‑1)、右侧门板拱形端面及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组(6‑2)、左侧门板拱形端面及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组(6‑3)以及多个定位块角铁座J;门板顶端直线段及其密封条定位竖板(6‑1)的前端顺次设有滑槽固定横梁侧壁定位面(6‑1‑1)、橡胶条门形轮廓环门楣段理论位置定位面(6‑1‑2)和联合双门板后侧壁上边缘理论位置定位面(6‑1‑3),每个门板顶端直线段及其密封条定位竖板(6‑1)均与框架前端上部横梁(3‑1)的前侧壁固连,且三个门板顶端直线段及其密封条定位竖板(6‑1)在门楣边框(1‑1)的宽度范围内等距均布;右侧门板拱形端面及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组(6‑2)包括四个主体结构相同但参数尺寸不同的右侧门板拱形端面及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其分别为右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高位直线段理论位置第一随形定位横板(6‑2a)、右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高位直线段理论位置第二随形定位横板(6‑2b)、右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圆弧段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6‑2c)和右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低位直线段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6‑2d),其四个随形定位横板的主体结构是带有三级阶梯台端面的水平侧向顶板,所述三级阶梯台端面顺次包括右侧门框后方壁板定位端面(6‑2‑1)、右侧门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定位端面(6‑2‑2)和右侧门板后侧拱形端面理论位置定位端面(6‑2‑3);右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高位直线段理论位置第一随形定位横板(6‑2a)和右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高位直线段理论位置第二随形定位横板(6‑2b)均分别通过一个对应的定位块角铁座J固连于位于右侧的框架前端侧方立柱(3‑2)的外侧壁上,且其二者上端面在铅锤方向上的投影点恰将门框高位直线段M2在铅垂方向上投影线段均分成上、中、下三段;右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圆弧段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6‑2c)和右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低位直线段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6‑2d)也分别通过一个对应的定位块角铁座J固连于位于右侧的框架前端侧方立柱(3‑2)的外侧壁的上,且右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圆弧段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6‑2c)的高度值与门框高位直线段M2最底点所对应的理论装配高度值相同,且右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低位直线段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6‑2d)的高度值与门框低位直线段N2的中点所对应的理论装配高度值相同;左侧门板拱形端面及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组(6‑3)包括四个主体结构相同但参数尺寸不同的左侧门板拱形端面及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其分别为左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高位直线段理论位置第一随形定位横板(6‑3a)、左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高位直线段理论位置第二随形定位横板(6‑3b)、左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圆弧段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6‑3c)和左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低位直线段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6‑3d),其四个随形定位横板的主体结构是带有三级阶梯台端面的水平侧向顶板,所述三级阶梯台端面顺次包括左侧门框后方壁板定位端面(6‑3‑1)、左侧门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定位端面(6‑3‑2)、左侧门板后侧拱形端面理论位置定位端面(6‑3‑3);左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高位直线段理论位置第一随形定位横板(6‑3a)和左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高位直线段理论位置第二随形定位横板(6‑3b)均分别通过一个对应的定位块角铁座J固连于位于左侧的框架前端侧方立柱(3‑2)的外侧壁的上,且其二者上端面在铅锤方向上的投影点恰将门边框高位直线段M2在铅垂方向上投影线段均分成上、中、下三段;左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圆弧段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6‑3c)和左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低位直线段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6‑3d)也分别通过一个对应的定位块角铁座J固连于位于左侧的框架前端侧方立柱(3‑2)的外侧壁上,且左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圆弧段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6‑3c)的高度值与门边框高位直线段M2最底点所对应的理论装配高度值相同,且左侧门板橡胶条门形轮廓环低位直线段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6‑3d)的高度值与门边框低位直线段N2的中点所对应的理论装配高度值相同;所述右侧门板拱形端面及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组(6‑2)和左侧门板拱形端面及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组(6‑3)二者关于门板结构简化框架(3)的整体中垂面左、右互为镜像对称;所述三个门板顶端直线段及其密封条定位竖板(6‑1)各自对应的滑槽固定横梁侧壁定位面(6‑1‑1)、右侧门板拱形端面及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组(6‑2)上的四个右侧门框后方壁板定位端面(6‑2‑1)以及左侧门板拱形端面及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组(6‑3)上的四个左侧门框后方壁板定位端面(6‑3‑1),其十一者作为最外层的第一阶梯台面共同仿形模拟一个门框后端曲面,且其与滑槽固定横梁焊接座板(9‑1)、两个门框转角(1‑2)以及两个侧部门边框(1‑3)五者所共同对应的门框后侧外围拱形曲面的理论面型完全相同;所述三个门板顶端直线段及其密封条定位竖板(6‑1)各自对应的橡胶条门形轮廓环门楣段理论位置定位面(6‑1‑2)、右侧门板拱形端面及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组(6‑2)上的四个右侧门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定位端面(6‑2‑2)以及左侧门板拱形端面及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组(6‑3)上的四个左侧门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定位端面(6‑3‑2),其十一者作为中间层的第二阶梯台面共同仿形模拟出一个具有合并姿态下左右双门板整体外边界的拱形整体门板橡胶条轮廓环的后端曲面,且其与未粘接橡胶条门形轮廓环外端面的理论面型完全相同;所述三个门板顶端直线段及其密封条定位竖板(6‑1)各自对应的联合双门板后侧壁上边缘理论位置定位面(6‑1‑3)、右侧门板拱形端面及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组(6‑2)上的四个右侧门板后侧拱形端面理论位置定位端面(6‑2‑3)以及左侧门板拱形端面及橡胶条门形轮廓环理论位置随形定位横板组(6‑3)上的四个左侧门板后侧拱形端面理论位置定位端面(6‑3‑3),其十一者作为最内层的第三阶梯台面共同仿形模拟出一个合并姿态下拱形左右整体双门板的后端曲面,且其与左、右两个门板(2‑1)合并姿态后的后端拱形曲面的理论面型完全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94680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