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驱动的旋翼固定翼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19868.1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6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吴翰;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22 | 分类号: | B64C27/22;B64C27/3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驱动的旋翼固定翼无人机,采用全电动驱动垂直起降和前飞巡航,以机身轴对称利用复合式倒V型尾翼以及等弦长矩形四直翼面布局;采用旋翼组件实现垂直起降,无人机垂直起降不受场地限制,垂起改平飞过渡模式高度损失小、稳定性高。采用螺旋桨和驱动电机实现前飞巡航,无人机前飞巡航速度快、续行时间长。利用复合式倒V型尾翼符合无人机的气动原理,可保证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尾翼的气动效率;无人机采用矩形直翼面和旋翼臂结构布局所提供的升力较大,在无人机前飞巡航时能较大的提高无人机的巡航效率和前飞速度,保证无人机整体结构刚性,确保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和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巡航 尾翼 旋翼 固定翼无人机 复合驱动 垂直 复合式 倒V型 直翼 整体结构刚性 本实用新型 结构稳定性 全电动驱动 无人机飞行 场地限制 飞行安全 飞行过程 过渡模式 气动效率 气动原理 驱动电机 旋翼组件 臂结构 等弦长 轴对称 螺旋桨 机身 升力 续行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复合驱动的旋翼固定翼无人机,包括第一旋翼组件、第二旋翼组件、第三旋翼组件、第四旋翼组件、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机身、飞控系统、电池、第一机翼、第二机翼、第三机翼、第四机翼、前起落架、后起落架、第一旋翼臂、第二旋翼臂、副翼、驱动电机、第一尾翼、第二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采用玻璃钢成型,机身头部和机身尾部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机身两侧分别为第一机翼、第三机翼和第二机翼、第四机翼,第一机翼与第三机翼、第二机翼与第四机翼分别以机身轴对称安装;所述第一机翼、第二机翼、第三机翼和第四机翼均为等弦长矩形直翼面结构,展弦比为6~8,机翼的上反角为0~10度;第一旋翼臂一端与第一机翼翼尖部位固连,第一旋翼臂另一端与第二机翼翼尖部位固连,第二旋翼臂一端与第三机翼翼尖部位固连,第二旋翼臂另一端与第四机翼翼尖部位固连;驱动电机固定在第一机翼和第三机翼前缘的中间部位,第二机翼与第四机翼的后缘2/3位置处分别安装有副翼,两副翼分别与第二机翼、第四机翼铰接;所述第一螺旋桨、第二螺旋桨分别固连在驱动电机前端,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结构相同,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在工作过程中转向相反;所述第一旋翼组件、第二旋翼组件、第三旋翼组件和第四旋翼组件为结构相同的部件,其中,旋翼位于电机的上部,多个旋翼与数量相等的电机配合安装,且分别对称固定在第一旋翼臂和第二旋翼臂上,第一旋翼组件、第二旋翼组件、第三旋翼组件和第四旋翼组件的旋翼、电机均位于同一平面,工作时第一旋翼组件与第四旋翼组件的旋翼顺时针旋转,第二旋翼组件与第三旋翼组件的旋翼逆时针旋转;所述第一尾翼与第二尾翼组成复合式倒V型尾翼,第一尾翼与第二尾翼下反角为30~60度;所述前起落架位于机身底部1/4处,所述后起落架位于机身底部2/3处,前起落架、后起落架高度大于V型尾翼高度,在无人机放置于地面时或者垂直起降时,V型尾翼不会触碰到地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91986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双电机以其螺旋桨
- 下一篇:一种地效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