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需平衡的远途三轮动力骑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2346.9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2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先民 |
主分类号: | B62K5/05 | 分类号: | B62K5/05;B62K5/08;B62M1/24;B62M1/10;B62J2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需平衡的远途三轮动力骑行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左侧顶端设有车把,且车把的外部左侧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与车架为一体设置,且固定块的外部左侧设有转向架,且转向架呈“凹”形,且转向架与固定块焊接相连,且车架与车把底端的交接处设有转杆,且转杆通过固定块与车把转动相连,且转向架底端的左右两侧设有托杆,且托杆与转向架为一体设置。该防倾倒中老年骑行装置,通过车架、前轮和后轮之间的配合,在前叉和转向架的作用下,提升了车辆行驶时的稳定性的同时并且能够防止中老年人骑行时发生倾倒,提升了安全性能,并且在把套和座套的作用下,能够防滑隔凉,提升骑行的舒适度,适合推广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架 固定块 车架 车把 骑行装置 一体设置 托杆 远途 转杆 本实用新型 安全性能 车辆行驶 转动相连 左右两侧 后轮 防倾倒 交接处 舒适度 外部 把套 防滑 隔凉 平衡 骑行 前叉 前轮 座套 焊接 倾倒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无需平衡的远途三轮动力骑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骑行装置的车架(1)左侧顶端设有车把(7),且车把(7)的外部左侧设有固定块(19),且固定块(19)与车架(1)为一体设置,且固定块(19)的外部左侧设有转向架(2),且转向架(2)呈“凹”形,且转向架(2)与固定块(19)焊接相连,且车架(1)与车把(7)底端的交接处设有转杆(20),且转杆(20)通过固定块(19)与车架(1)转动相连,且转向架(2)底端的左右两侧设有托杆(18),且托杆(18)与转向架(2)为一体设置,且托杆(18)的内部设有立杆(17),且立杆(17)通过托杆(18)与转向架(2)转动连接,且立杆(17)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顶杆(51),且顶杆(51)与立杆(17)为一体设置,且顶杆(51)之间设有拉杆(52),且拉杆(52)与顶杆(51)转动连接,且顶杆(51)通过拉杆(52)通与转杆(20)转动连接,且立杆(17)底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底杆(16),且底杆(16)与立杆(17)为一体设置,且底杆(16)的远离立杆(17)一端的顶部设有第三支杆(15),且第三支杆(15)与底杆(16)转动连接,且第三支杆(15)远离底杆(16)一端的底部设有第二支杆(14),且第二支杆(14)与第三支杆(15)铰接相连,且第二支杆(14)远离第三支杆(15)一端的顶部设有第一支杆(13),且第一支杆(13)与第二支杆(14)铰接相连,且第一支杆(13)通过第二支杆(14)与第三支杆(15)铰接你,且第一支杆(13)远离第二支杆(14)一端的底部设有推杆(12),且推杆(12)与第一支杆(13)转动连接,且推杆(12)远离第一支杆(13)一端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前叉(10),且前叉(10)与推杆(12)铰接相连,且前叉(10)与转向架(2)之间设有横杆(9),且前叉(10)通过横杆(9)与转向架(2)相连,且前叉(10)之间设有前轮(11),且前轮(11)与前叉(10)转动连接,所述车架(1)的中部设有车座(5),且车座(5)与车架(1)活动插接,所述车座(5)的下方设有后架(21),且后架(21)与车架(1)铰接相连,且后架(21)的下方是有后叉(3),且后叉(3)与车架(1)为一体设置,且后叉(3)之间设有后轮(4),且后轮(4)与后叉(3)转动连接,且后轮(4)与后叉(3)的交接处设有变速器(53),且变速器(53)通过后叉(3)与后轮铰接相连,且变速器(53)的外部套设有车链(27),且车链(27)的内部左侧设有牙盘(28),且牙盘(28)通过车链(27)与变速器(53)转动连接,且牙盘(28)的中心处设有转轴(30),且转轴(30)的外部套设有轴套(29),且牙盘(28)通过转轴(30)与轴套(29)转动连接,且转轴(30)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车大腿(31),且两个所述车大腿(31)的方向相反,且轴套(29)的下方设有垫块(54),且垫块(54)与车架(1)的交接处设有底板(55),且底板(55)与车架(1)为一体设置,且垫块(54)的内部设有插杆(56),且插杆(56)由上至下依次贯穿垫块(54)和底板(55),且插杆(56)与轴套(29)为一体设置,且轴套(29)通过插杆(56)与底板(55)铰接相连,且车大腿(31)远离转轴(30)的一端设有销轴(32),且销轴(32)远离车大腿(31)的一端设有杠杆(33),且杠杆(33)通过销轴(32)与车大腿(31)转动连接,且杠杆(33)远离销轴(32)的底端设有脚蹬(34),且脚蹬(34)与杠杆(33)转动连接,且杠杆(33)远离脚蹬(34)的一端设有撑簧(24),且撑簧(24)与杠杆(33)转动相连,且撑簧(24)之间设有钢套(25),且钢套(25)的内部设有铆钉(26),且钢套(25)通过铆钉(26)与撑簧(24)转动连接,所述后架(21)的右端设有横梁(22),且横梁(22)顶部的作用两侧均设有卡片(23),且后架(21)通过卡片(23)与横梁(22)铰接相连,且后架(21)与后叉(3)铰接相连,且横梁(22)底部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角码(44),且固定角码(44)与横梁(22)铰接相连,且撑簧(24)通过固定角码(44)与横梁(22)铰接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先民,未经王先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88234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