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高电流密度燃料电池传热均温的液冷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0615.9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3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简弃非;刘家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4029 | 分类号: | H01M8/04029;H01M8/04007;H01M8/042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向玉芳;唐善新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于高电流密度燃料电池传热均温的液冷式装置;主要由燃料电池电堆、冷却液流道、超薄均温板、蓄液箱、循环液体泵和加热装置组成;蓄液箱、循环液体泵、加热装置通过冷却液流道依次串联,形成传热均温循环回路;冷却液流道穿过多个间隔设置的燃料电池电堆的超薄均温板的冷凝端;膜电极的两侧分别设有超薄均温板,多个膜电极和超薄均温板交替设置;超薄均温板的空腔体设置在壳体中,至少从壳体的一端伸出壳体,空腔中设有吸液芯和工质;壳体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分别设有空气流道或氢气流道。本实用新型工质把热量传到超薄均温板冷凝段,通过冷却液把热量带走,达到电堆均温散热的效果,始终保持电堆在良好的温度下工作。 | ||
搜索关键词: | 均温板 均温 壳体 传热 燃料电池电堆 本实用新型 冷却液流道 循环液体泵 加热装置 燃料电池 膜电极 蓄液箱 液冷式 电堆 间隔设置 交替设置 空气流道 冷却液流 氢气流道 热量带走 循环回路 依次串联 空腔体 冷凝端 冷凝段 冷却液 上表面 吸液芯 下表面 散热 空腔 应用 伸出 | ||
【主权项】:
1.应用于高电流密度燃料电池传热均温的液冷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燃料电池电堆、冷却液流道、超薄均温板、蓄液箱、循环液体泵和加热装置组成;加热装置安装在冷却液流道的进液端;蓄液箱、循环液体泵、加热装置通过冷却液流道依次串联,形成传热均温循环回路;冷却液流道穿过多个间隔设置的燃料电池电堆的超薄均温板的冷凝端;所述燃料电池电堆包括端盖、膜电极、超薄均温板,膜电极的两侧分别设有超薄均温板,多个膜电极和超薄均温板交替设置;所述超薄均温板包括壳体、空腔体、吸液芯和工质;空腔体设置在壳体中,至少从壳体的一端伸出壳体,空腔中设有吸液芯和工质;壳体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分别设有空气流道或氢气流道;空气流道或氢气流道分别与膜电极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连接;壳体及与壳体连接的空腔体部分构成超薄均温板蒸发端,空腔体伸出壳体部分构成超薄均温板冷凝端;超薄均温板的总体厚度不超过2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98061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