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电推进飞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970250.1 申请日: 2018-06-22
公开(公告)号: CN208360507U 公开(公告)日: 2019-01-11
发明(设计)人: 徐大军;赵世伟;刘泽宇;张亚博;李惠峰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B64D27/16 分类号: B64D27/16;B64D27/20
代理公司: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代理人: 李冉
地址: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学***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推进飞机,包括:机身、两个高升力机翼、T型尾翼和尾部涡扇发动机,两个高升力机翼对称设置在机身展向方向两侧,尾部涡扇发动机贴合在机身航向方向机尾部,T型尾翼设置在机身尾部竖直方向上,且T型尾翼位于尾部涡扇发动机上方。本实用新型将发动机设置在机身尾部,利用边界层吞吸技术可以有效减小飞机阻力,从而减小分布式电推进飞机所需的功率,提高了电动飞机的航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搜索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电推进 机身 本实用新型 机身尾部 高升力 飞机 减小 机翼 发动机设置 电动飞机 对称设置 边界层 方向机 航时 竖直 贴合 展向 航向
【主权项】:
1.一种分布式电推进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两个高升力机翼(2)、T型尾翼(3)和尾部涡扇发动机(4),两个所述高升力机翼(2)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1)展向方向两侧,所述尾部涡扇发动机(4)贴合在所述机身(1)航向方向机尾部,所述T型尾翼(3)设置在所述机身(1)机尾部竖直方向上,且所述T型尾翼(3)位于所述尾部涡扇发动机(4)上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97025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涵道式无叶飞行器-201920230903.7
  • 李晓娇;徐彬;项昌乐;邢志强 - 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
  • 2019-02-21 - 2019-11-12 - B64D27/1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涵道式无叶飞行器,包括:至少一个环状涵道,环状涵道的壁面包括涵道内壁和涵道外壁,涵道内壁和涵道外壁围合形成涵道腔,涵道外壁的顶部具有高于涵道内壁顶部的翻折边,翻折边与涵道内壁的顶部之间形成使气流朝下喷射的顶部气流喷射口;用于向涵道腔输送高压气流的气流产生装置。该涵道式无叶飞行器不仅能够克服传统涵道式飞行器的缺陷,而且还有效提高了飞行器的升力,该种无叶飞行器飞行噪音小、结构稳定,便于维护,能够适应复杂环境,由于不具有外露的旋转部件,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可真正实现接触式作业。
  • 圆周运行的冲压发动机-201910520038.4
  • 姚平 - 姚平
  • 2019-06-02 - 2019-09-17 - B64D27/16
  • 一种圆周运行的冲压发动机,属航空冲压发动机领域。冲压发动机与其它形式的发动机相比,其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稳定可靠、重量轻、体积小、推重比大、制造成本低,尤其与活塞式柴油发动机相比,其各方面的优势更是不胜枚举。本发明将冲压发动机应用在低速飞行器上,地面发电设备上,以及水上舰船的动力设备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旋转轴上设旋转臂,旋转臂有一定的径向长度,旋转臂上设冲压发动机,冲压发动机像拉磨的毛驴一样,围绕旋转轴作圆周运行,以此产生旋转的动力转矩,以驱动飞行器、地面发电设备,以及水上舰船等等。
  • 双流式喷气发动机和飞行器-201910101690.2
  • 弗雷德里克·里德赖;弗雷德里克·皮亚尔 - 空中客车运营简化股份公司
  • 2019-01-31 - 2019-08-16 - B64D27/1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气发动机,所述喷气发动机包括发动机、风扇壳体以及短舱,短舱包括固定结构体和推力反向系统,推力反向系统具有:具有活动整流罩和框架的活动组件,其中,活动组件在固定结构体上在前进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能平移移动以限定辅助喷管与短舱外侧之间的窗口;被安装成铰接在收起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的内门和外门;每一对门的导滑件,导滑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能平移移动,该对门中的每个门从收起位置到展开位置的切换与导滑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切换机械地关联,并且反之亦然;以及每个导滑件的致动器,致动器用于确保所述导滑件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平移移位。每个导滑件由紧固至彼此的两部分构成,以便对机构进行调整。
  • 无人机动力装置-201710025311.7
  • 田松 - 重庆星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1-13 - 2019-07-16 - B64D27/16
  • 本发明涉及航空动力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主要应用于无人机领域的体积小、重量轻且工作可靠性高的无人机动力装置。沿涡轴发动机的输出轴输出方向的轴线依次设置有发电装置和减速箱;减速箱上设置有传动轴轴承座,传动轴左端与减速箱内部传动且与传动轴轴承座通过轴承配合,右端与输出轴传动配合;发电装置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固定在传动轴轴承座的右端面,传动轴自由穿过定子;转子套装在传动轴上。本发明的无人机动力装置,通过涡轴发动机、传动轴、减速箱、定子以及转子等的配合,在为无人机提供动力的同时也输出电力,具有结构简单、重量小、占用舱内体积少的特点,而且能够同时发电驱动无人机旋翼及机载电气设备,使用方便。
  • 一种飞行器-201910056800.8
  • 魏贞民 - 魏贞民
  • 2019-01-19 - 2019-04-09 - B64D27/16
  • 一种飞行器因为内部旋转部件制造在飞行运动中稳定的陀螺仪效果,结合飞行器的外型增强了飞行器无动力下降的安全性。同时因为一定质量旋转体的陀螺仪效应对飞行器机身的稳定和水平动力系统和多旋翼的辅助作用以及飞行器外型的空气流体力学原理,使得此种飞行器可以实现空中多方向转向的特殊飞行器。也可以作为潜水器使用。
  • 一种垂直起降战斗机动力装置-201811629121.7
  • 王家宇 - 王家宇
  • 2018-12-24 - 2019-03-26 - B64D27/1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垂直起降战斗机动力装置,属于航空发动机领域,包括升力风扇、进气道气流减速风扇、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分流板和分流通道,气流减速风扇位于进气道内,分流通道末端设置有矢量喷口。本发明提供的垂直起降战斗机动力装置不仅可靠性好,而且能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减少油耗。这种装置可用于垂直起降战斗机,使得战斗机理论最高时速可达3马赫以上,最大垂直起飞重量30吨以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一种分布式电推进飞机-201820970250.1
  • 徐大军;赵世伟;刘泽宇;张亚博;李惠峰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8-06-22 - 2019-01-11 - B64D27/1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推进飞机,包括:机身、两个高升力机翼、T型尾翼和尾部涡扇发动机,两个高升力机翼对称设置在机身展向方向两侧,尾部涡扇发动机贴合在机身航向方向机尾部,T型尾翼设置在机身尾部竖直方向上,且T型尾翼位于尾部涡扇发动机上方。本实用新型将发动机设置在机身尾部,利用边界层吞吸技术可以有效减小飞机阻力,从而减小分布式电推进飞机所需的功率,提高了电动飞机的航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推进装置-201711117444.3
  • 林瑤章 - 林瑤章
  • 2017-11-13 - 2018-12-07 - B64D27/16
  • 一种推进装置,包含筒体、第一组扇叶、第二组扇叶、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动力齿轮盒以及加速装置。第一组扇叶与第二组扇叶设置于筒体的气流通道中,其中第一传动轴连接第一组扇叶,且第二传动轴连接第二组扇叶。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通过加速装置相互连接,第一组扇叶具有第一转速,而加速装置会使第二组扇叶具有第二转速,其中第二转速大于第一转速,以增大推进动力。
  • 一种双向喷气飞行器-201810707865.X
  • 尹丽菊;胡浩东;许文强;于同阳;潘金凤 - 山东理工大学
  • 2018-07-02 - 2018-12-07 - B64D27/16
  • 一种双向喷气飞行器,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加压舱体(1)和加压舱体(1)四周环形均布的多组喷气尾翼,加压舱体(1)外侧设有进风口(3),内部安装增压装置,加压舱体(1)四周同一水平面上环形均布多个与喷气尾翼单独连通的出风口(4);所述的喷气尾翼为环形喷气尾翼(8),环形喷气尾翼(8)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喷气口(12)。本发明整体采用对称的结构,重力分布均匀,中心仓体内装有可产生空气动能的装置,总体结构提高了飞行器的能耗比和稳定性,使飞行器可以在空中作出更复杂的动作。飞行器的总体结构使飞行器基本不会发生意外侧翻坠机事故,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
  • 一种多级增压无风叶式空气推进装置-201820208874.X
  • 屈楠 - 屈楠
  • 2018-02-07 - 2018-09-07 - B64D27/1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增压无风叶式空气推进装置,包括内设有主风道、副风道的机身,所述主风道一端通过副风道与末端执行器连接,另一端两侧对称设有结构相同的入风风道组,所述入风风道组的出风口与主风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推进器相比,可以避免风叶式推进器受外物撞击而产生安全隐患的缺点,而且本实用新型噪音小,推进风力大,机械结构疲劳振动小,产生的气流均匀,且气流气压加入传感系统,可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作出调整,稳定受控,抗扰流能力强,另外设计不必再是圆柱形,设计打破原有设计局限性,并且推进原件分散,容易空间布置。
  • 一种飞机起降轮上的驱动部件-201610762172.1
  • 金嵩 - 金嵩
  • 2016-08-30 - 2018-07-17 - B64D27/16
  • 一种飞机起降轮上的驱动部件在起降轮上安装有驱动部件与燃烧室相互导通,在喷射口上的挡板上设有耐高温涂层,耐高温涂层由C:1.10~1.50%,Si:0.35~0.55%,Mn:1.10~1.40%,Ce:0.0030~0.008%,La:0.0024~0.0065%,sc:1.50~4.50%,Cr:5.0~6.5%,Mo:0.0020~0.007%,Ti:6.5~8.5%,pt0.004~0.009%,在飞机的起降部件上面安装有动力装置,可以进一步提升飞机起飞前的动力,能够缩短飞机起飞的时间,降低飞机起飞所消耗的时间和动力,同时可以更好的降低飞机起飞的成本,降低飞机起飞的油耗,但是飞机动力部件内的温度很高,需要在挡板上设有耐高温涂料,这样可以避免挡板在高温下出现裂纹。
  • 一种单浆翼直升机-201810143987.0
  • 谷胜利 - 谷胜利
  • 2018-02-12 - 2018-06-22 - B64D27/1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浆翼直升机,包括机架、螺旋桨、传动总轴、动力装置、尾翼、万向节总成,所述机架上端连接万向节总成,万向节总成上端连接传动总轴,传动总轴上端连接螺旋桨,在传动总轴上套装总轴齿轮,总轴齿轮连接动力装置,所述机架的后端连接尾翼,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或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总成和变速齿轮总成,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总成的喷气方向与第二动力装置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总成的喷气方向相反,并且喷气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本发明以涡轮喷气发动机解决扭矩反作用力,发动机与变速箱合二为一,由机械力平衡自行调节反作用力。
  • 一种多级增压无风叶式空气推进方法及推进装置-201810120186.2
  • 屈楠 - 屈楠
  • 2018-02-07 - 2018-06-15 - B64D27/1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增压无风叶式空气推进方法及推进装置,其推进方法包括:将数段风道连接并形成密闭风道,在密闭风道各段逐级设置不同的空压泵,并在密封风道末端设置能够均匀垂直向外输出气体的推进装置,将气体引入密闭风道,气体经过密封风道内数道空压泵的逐级加压,使得气体压力逐级增大,增压后的气体形成高速气流,高速气流通过密封风道末端的推进装置均匀垂直向外输出,并带动了推进装置排气口周边的气流形成强大的后推力,本发明与现有的推进器相比,推动风力大,机械结构疲劳振动小,产生的气流均匀,且加入了传感器,可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作出调整,稳定受控,另外设计不必再是圆柱形,并且推动原件分散,容易空间布置。 1
  • 一种喷气飞行器-201610911998.X
  • 李治永 - 南京庞托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6-10-19 - 2018-04-27 - B64D27/1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气飞行器,包括燃油箱,所述燃油箱侧面设有肩带,所述燃油箱顶部设有油箱盖,所述燃油箱底部设有输油管以及控制线,所述输油管以及控制线连接所述燃油箱和飞行装置,所述飞行装置设有涡喷发动机、支架,所述涡喷发动机设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有主控系统板,所述主控系统板通过所述输油管以及控制线连接所述燃油箱和涡喷发动机,所述支架上设有预留孔,所述支架底部设有支座。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喷气飞行器,体积小,便携易带,起降所需空间少,最低一平米以内即可起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无人直升机双余度涡轮轴动力系统-201720307414.8
  • 田松 - 必扬星环(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3-27 - 2017-12-05 - B64D27/1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直升机双余度涡轮轴动力系统,包括两台涡轮轴发动机以及与涡轮轴发动机数量对应的超越离合器,所述超越离合器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涡轮轴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超越离合器的外圈可拆卸连接,所述涡轮轴发动机的排气口与所述涡轮轴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垂直,两台涡轮轴发动机并排设置,且两台涡轮轴发动机的排气口分别朝向两侧。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输出功率高,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振动和噪声都小于采用活塞发动机的动力系统。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在单发故障或失效后,提供足够动力输出,保证无人直升机安全降落,提高无人直升机动力系统的可靠性。
  • 一种无人机动力系统-201720074021.7
  • 陈乾 - 陈乾
  • 2017-01-19 - 2017-10-24 - B64D27/16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动力系统,包括电池、电机、叶轮机、涡轮机、空压仓、导管以及喷嘴,其中电池位于无人机的底部中心处,电机位于无人机的顶部中心处,电池通过导线与电机连接;所述空压仓的顶部为开口,电机固定于空压仓的顶部开口处且电机输出轴朝下,叶轮机及涡轮机均位于空压仓内,且叶轮机和涡轮机均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随输出轴旋转,其中叶轮机位于涡轮机的上方,空压仓的底部设置有压缩气体出口,导管的一端与压缩气体出口相连接,导管的另一端与喷嘴连接,所述的导管与喷嘴均设置有两个以上,且喷嘴分布于无人机的机架四周。该系统降低了旋翼无人机所产生的噪音,降低了旋翼的不安全性并提高了飞行的稳定性。
  • 应用于多轴飞行器的无旋翼空气动力装置-201720124719.5
  • 杨海涛 - 杨海涛
  • 2017-02-12 - 2017-09-01 - B64D27/1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多轴飞行器的无旋翼空气动力装置,包括中空传送支撑管、多个喷气口、空气循环通道、空气加速或加压装置及支撑臂;中空传送支撑管连空气加速或加压装置及空气循环通道,空气循环通道与中空传送支撑管连通;喷气口设在空气循环通道上,中空传送支撑管通过支撑臂或通过快速安装接口安装在飞行器上,为飞行器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内置在动力函道内的涡喷发动机或涡轮电机或函道风扇或叶轮喷气机或其他可压缩动力产生空气动能的装置,在空气动力函道内压缩空气并高速传输到出风口系统喷出从而获得推进动力,安装在飞行器或机动装置的旋翼或螺旋桨模块达到使用目的。
  • 一种基于矢量推力垂直起降飞翼布局的无人机-201710041025.X
  • 胡光初;聂伟 - 成都前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1-20 - 2017-08-18 - B64D27/16
  • 近年来,无人机的研制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它因具有许多载人飞机所不具备的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无人机具有许多载人飞机无法比拟的优点,比如造价低廉、使用费用低、不用人冒生命危险等,能出色地完成载人机难以胜任的任务。在很多载人飞机无法工作的场合,无人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无人机的回收还存在许多不足,限制了它在许多场合的应用。精确回收、低过载着陆是未来无人机发展的趋势。推力涡喷矢量垂直起降无人机是推力矢量无人机的一种,在短距起降和超机动性能方面有着其他类型的飞机不可比拟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外许多军事强国对该内飞机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设计并制造了多型验证飞机进行试验研究。
  • 无人机动力装置-201720043494.0
  • 田松 - 重庆星环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1-13 - 2017-08-18 - B64D27/16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动力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主要应用于无人机领域的体积小、重量轻且工作可靠性高的无人机动力装置。沿涡轴发动机的输出轴输出方向的轴线依次设置有发电装置和减速箱;减速箱上设置有传动轴轴承座,传动轴左端与减速箱内部传动且与传动轴轴承座通过轴承配合,右端与输出轴传动配合;发电装置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固定在传动轴轴承座的右端面,传动轴自由穿过定子;转子套装在传动轴上。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动力装置,通过涡轴发动机、传动轴、减速箱、定子以及转子等的配合,在为无人机提供动力的同时也输出电力,具有结构简单、重量小、占用舱内体积少的特点,而且能够同时发电驱动无人机旋翼及机载电气设备,使用方便。
  • 无人直升机双余度涡轮轴动力系统-201710187684.4
  • 田松 - 必扬星环(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3-27 - 2017-06-20 - B64D27/16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直升机双余度涡轮轴动力系统,包括两台涡轮轴发动机以及与涡轮轴发动机数量对应的超越离合器,所述超越离合器包括外圈和内圈,所述涡轮轴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超越离合器的外圈可拆卸连接,所述涡轮轴发动机的排气口与所述涡轮轴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垂直,两台涡轮轴发动机并排设置,且两台涡轮轴发动机的排气口分别朝向两侧。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输出功率高,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振动和噪声都小于采用活塞发动机的动力系统。本发明还能够在单发故障或失效后,提供足够动力输出,保证无人直升机安全降落,提高无人直升机动力系统的可靠性。
  • 脚踏式手控飞行器-201611056715.4
  • 王红胜 - 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
  • 2016-11-25 - 2017-05-17 - B64D27/16
  • 本发明公开了脚踏式手控飞行器,包括踏台、主箱体和燃料罐,所述踏台上端固定设置有两个踏台固定带,所述踏台上端一侧面通过连接杆连接着方向杆,所述方向杆上固定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侧固定设置有喷嘴方向调节旋钮,所述显示屏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一侧固定设置有喷气调节旋钮,所述喷气调节旋钮与方向杆为转动连接,所述踏台下端正中间设置有主箱体。本发明,通过安装流量控制阀来调节燃料反应的量,从而控制飞行器的上升和下降,通过安装转轴与减速箱相连,在利用伺服电机与减速箱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喷头的方向进行微调,从而控制飞行器是上升还是向前或者向后运动,使飞行器操作起来更加简单。
  • 航母飞机短距快起降磁悬浮推力机,弹起飞及降落逆止法-201610614079.6
  • 王长山;王梁 - 王长山;王梁
  • 2016-08-01 - 2017-04-26 - B64D27/16
  • 发明一种航母飞机快速起降和降落惯性逆止的一种方式方法,属军事领域、其原理结构是目前1)蒸汽2)电磁3)滑跃以外的第四种方法、即磁悬浮推力机、箭弹式起飞法及降落水阻力、水器逆阻法,可相互作用,把多台大功率喷推力发动机,产生的巨大推牵引力、推力机和推力飞行弹、在磁悬浮轨道或槽式轨道上,用推力机上推止板快速起降飞机,缩短了起飞行程、在极短的时间距离内、快速提速起飞飞机。飞机降落;用水和柔性水逆阻器、推力机、喷力推止飞行弹、为保障共同逆阻止飞机降落惯性和滑行惯性,使飞机不需满加速下降飞行,不用阻拦锁,不需二次起飞,做到万无一失、安全可靠,是航母飞机降落新的一种方式,应用在航母和地面机场中,全天候起降飞机。
  • 多模多基有尾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201611079239.8
  • 李翔;吴晴;赵昌霞;谢奎;方坦;荣海春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2016-11-30 - 2017-04-26 - B64D27/16
  •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垂直起降/短距起降/常规起降/低速前飞/高速前飞等多种工作模态的、可实现岸基/舰基多基部署的有尾飞翼布局无人飞行器,包括纵剖面呈翼型的升力体式机身,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与机身平滑融合式主机翼、上翼、端翼,设置在机身尾部的涵道螺旋桨推进装置、垂尾。所述垂尾的下端与设置于机身尾部的涵道螺旋桨推进装置的涵道结构相固连。本发明采用了集成有联接翼的有尾飞翼式气动布局,无人飞行器在兼具常规飞翼布局气动特性优异、有效装载系数高等诸多优点的同时,有效克服了常规飞翼布局在稳定性和操纵性上所存在的固有缺陷。
  • 宇宙飞碟-201510571641.7
  • 陈小辉 - 陈小辉
  • 2015-09-06 - 2017-03-15 - B64D27/16
  • 本发明公开了宇宙飞碟,其特征在于包括碟壳、连杆、第一喷气动力装置、第二喷气动力装置、第三喷气动力装置、第四喷气动力装置、第五喷气动力装置;所述的连杆固定在碟壳上;所述的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所述的第一喷气动力装置、第二喷气动力装置、第三喷气动力装置、第四喷气动力装置、第五喷气动力装置的构造完全相同,均包括第三电机、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中的储气瓶、第一杠杆制动装置和第三支架;所述的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储气瓶;所述的压气机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的内壳包括上压板和双层圆筒板。
  • 一种气羽翼式气流定向飞行器-201510345535.7
  • 孙炳岐 - 孙炳岐
  • 2015-06-19 - 2017-03-15 - B64D27/16
  • 一种气羽翼式气流定向飞行器,包括机体和控制室,其技术要点是控制室设在机体的前部,升降涵道设在机体的中部,螺旋桨处于升降涵道内,升降涵道内处于螺旋桨的下方设有纵向截面呈人字形的隔气仓板,螺旋桨的传动轴穿过隔气仓板的中心孔与控制室内的动力传动系统相连,升降涵道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喷气窗口,隔气仓板的底端连接喷气窗口,升降涵道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处于喷气窗口外对称设有羽翼型的机翼,机翼的截面为向外鼓起的弧面;推进涵道靠近机体的后半部对称设置在机体的两侧,其后部连接推进喷管,所述风扇设在推进涵道内。本发明可形成定向气流,定向气流流向机翼内侧,再由机翼底端喷出形成对机体的反作用力,以便迅速托起机体。
  • 宇宙飞碟-201510238061.6
  • 陈小辉 - 陈小辉
  • 2015-05-06 - 2016-12-07 - B64D27/16
  • 本发明公开了宇宙飞碟,其特征在于:包括碟壳、固定杆和喷气动力装置;所述的碟壳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的喷气动力装置包括超高压空气生产密封装置的储气瓶和第三电机;喷气动力装置分为第一喷气动力装置、第二喷气动力装置、第三喷气动力装置、第四喷气动力装置和第五喷气动力装置,它们均通过固定杆固定在碟壳上。
  • 涡集推进器-201510129524.5
  • 吕富原 - 吕富原
  • 2015-03-24 - 2016-10-12 - B64D27/16
  • 本发明是一种空气动力装置,涡集推进器,主要由驱动装置(1)、外壳(2)、固定架(3)、承载平台(4)、涡集器(5)组成。涡集器(5)由上部叶片(6)、侧叶片(7)、转轴(8)、连接环(9)、连接环(10)组成。主要解决了传统空气动力装置(如螺旋桨式推进器)所存在的空间利用率低、推力小、所需辅助装置复杂程度高以及新空气动力装置(如涡喷推进器)所存在的能量利用率低、耗能高等问题。以涡集器为中心,驱动装置(1)驱动并将空气聚集、压缩于涡集器(5)内部,向下喷出产生反作用力,并与吸入空气所产生的另一个力重合,产生一个强大的力。主要用于飞行器的推进装置,降低飞行所需的能量消耗。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