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候性超高物激光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6831.7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4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褚夫新;高亚伟;刘邓博;邵林云;刘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高桥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93 | 分类号: | G01S13/93;G01S7/02;G01S17/93;G01S17/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候性超高物激光检测系统,包括机箱外壳、ARM处理器、电源模块、雷达测距仪、激光测距仪、防撞机构和声光报警器,机箱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耐候复合膜,耐候复合膜从内往外依次包括基体层、第一耐候层和第二耐候层,基体层为透明线性低密度LLDPE薄膜,第一耐候层为透明耐候性PC薄膜,第二耐候层为透明耐候性PET薄膜,通过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电机可以起到使从动盘转动的作用,对激光测距装置的角度进行调节,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老化、耐水汽等,ARM处理器控制防撞机构的第二驱动电机驱动与挡板相连的第二滑块滑动,使挡板形成阻挡,防撞机构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该激光检测系统的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耐候性 耐候层 激光检测系统 防撞机构 机箱外壳 复合膜 基体层 透明 激光测距装置 本实用新型 激光测距仪 雷达测距仪 声光报警器 挡板 从动齿轮 挡板形成 第二滑块 电源模块 驱动电机 主动齿轮 滑动 水汽 从动盘 转动 电机 老化 阻挡 驱动 | ||
【主权项】:
1.一种耐候性超高物激光检测系统,包括机箱外壳、ARM处理器、电源模块、雷达测距仪、激光测距仪、防撞机构和声光报警器,所述ARM处理器和电源模块设置在机箱外壳内部,防撞机构设置在外部的桥墩上且与ARM处理器电连接,电源模块、雷达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均与ARM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声光报警器和防撞机构均与ARM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测距仪包括底座,底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盘,从动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呈环形阵列,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且第三驱动电机远离安装板的输出端的与主动齿轮连接,主动齿轮与设置在从动盘上的从动齿轮啮合,支撑柱远离底座内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机体,机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激光发射接收器;所述机箱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耐候复合膜,耐候复合膜从内往外依次包括基体层、第一耐候层和第二耐候层,基体层为透明线性低密度LLDPE薄膜,厚度为20μm,第一耐候层为透明耐候性PC薄膜,厚度为15μm;第二耐候层为透明耐候性PET薄膜,厚度为50μm,基体层和第一耐候层之间、第一耐候层和第二耐候层之间均设置有粘接层,两个粘接层均采用胶水,且粘接层的厚度均为10μm;所述防撞机构包括设置在桥梁桥墩上的第一滑轨、环绕在桥墩外部的第二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二滑轨固定连接,第一滑块通过第一驱动电机与ARM处理器连接,第二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挡板,第二滑块通过第二驱动电机与ARM处理器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高桥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高桥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88683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