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7217.6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4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詹孝军;徐谦哲;梁凯;陈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4/36;H01M4/583;H01M4/62;H01M4/38;H01M4/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黄键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该硅碳负极片呈夹心层状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网状微通孔铜箔集流体、导电碳涂层及负极活性物质层;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导电碳涂层;2)选用网状微通孔的铜箔集流体,将导电碳涂层涂覆于其表面;3)制得负极浆料;4)将负极浆料涂覆在附有导电碳涂层的网状微通孔铜箔集流体上,经过烘烤、辊压、分条、模切得到负极极片。本发明通过铜箔空隙的材料与微孔铜箔正反两面的材料可形成“工”字型咬合状态,提高了箔材表面的粘附力,可有效解决电池循环后因硅基碳负极材料体积膨胀引起的极片掉料粉化的问题,还可有效减缓电池循环过程中硅碳负极片变厚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碳涂层 负极片 硅碳 制备 铜箔集流体 微通孔 锂离子电池 电池循环 负极浆料 铜箔 涂覆 负极活性物质层 夹心层状结构 碳负极材料 箔材表面 负极极片 体积膨胀 咬合状态 由内向外 有效解决 正反两面 烘烤 掉料 分条 粉化 硅基 辊压 极片 模切 微孔 粘附 字型 | ||
【主权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片,其特征是,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片呈夹心层状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网状微通孔铜箔集流体、导电碳涂层及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的导电碳涂层的厚度为0.5~2μm,负极活性物质层厚度为50~200μm;导电碳涂层包括质量比为80~96%的导电碳、1~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2~15%的丁苯橡胶,其中导电碳包括质量比为50~70%的碳纳米管、20~40%的导电碳黑以及5~20%的石墨烯;负极活性物质包括质量比为95~98%的硅碳材料、0.5~1.5%的导电剂、0.5~2.0%的丁苯橡胶以及0.2~1.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其中导电剂包括质量比为25~35%的Super‑P和65~75%的CN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3721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正极和锂硫电池
- 下一篇:空气电池用正极和空气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