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白光发光元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2304.0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1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华;刘舸;闫成员;周贵港;温嘉敏;武红磊;郑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32 | 分类号: | H01L33/3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袁文英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白光发光元器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创新点在于器件的材料选用氮化铝晶体,器件结构采用简单的三明治层叠结构。传统的白光半导体器件采用掺杂的外延氮化镓薄膜作为发光层,再配合荧光粉二次激发混合成白光输出。本发明的新方法直接采用气相传输法制备的氮化铝晶体材料作为功能材料,在晶体上制备电极后直接通电发光。该方法实现单一材料的白光输出,无需荧光粉的二次转换,因此器件结构更加简单紧凑,晶体材料的功能层也能承载更大的功率。由于利用宽紧带半导体氮化铝材料禁带内的缺陷发光,丰富的缺陷能级导致器件的发射光谱十分丰富,能完全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域,光色品质也非常出色。 | ||
搜索关键词: | 白光 制备 荧光粉 氮化铝晶体 发光元器件 器件结构 发光 三明治 半导体器件 氮化铝材料 氮化镓薄膜 可见光区域 材料选用 层叠结构 单一材料 发射光谱 功能材料 晶体材料 气相传输 缺陷能级 新型白光 直接通电 输出 掺杂的 传统的 发光层 功能层 宽紧带 电极 光色 禁带 半导体 紧凑 承载 转换 激发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白光发光元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氮化铝晶体层,所述氮化铝晶体层层叠结合在所述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0230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